当然这件事村长他们是不知道的。
晚上陆知行回来时手里就拿着那封举报信,村长又让取来粮食本,上面都有签名。
一对比,竟然是林峰。
村长一家四口面面相觑,这人是为什么,在村里他一惯老实,干活不怕吃苦,村长对他印象很好,这人图什么呢。
要是林芷在这可能就知道,是因为林峰喜欢林青,而林青最近看上陆知行了啊。
村长没把这事传出去,该过年了,过年后再说,有力气去写举报信,看来是比较闲了。
今年过年,陆国强打了电报回来让去,村长拒绝了,刚见过面没多久,他现在一点也不想那个臭小子,今年在家好好过年吧。
今年迎来了一家四口完完整整的第一个年,大家都格外的开心。
一直在准备着,甄宝给一家四口每人做了一件新衣服,一看四套衣服就是一套的,过年那天一家四口穿的整整的齐齐的到村里,把村长可得意坏了。
陆大娘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了两双鞋,一双单鞋和一双棉鞋,给甄宝换了新的头花和帽子,可以说是从头新到脚了。
不知道陆大娘看村里哪个小孩子的帽子上放了毛球,专门去公社买了,会来也给甄宝的帽子上绣了个,甄宝看着简直都不知道要怎么戴出去,不过还是被陆大娘强压着戴了,还不许换别的。
甄宝浑身上下格外喜庆,红色的帽子,帽子前面缝了一圈白色的小毛球,帽子尖尖绣了个大的,大红色的棉衣外套,黑色的裤子,陆知行还买回来一双红色的小皮靴。像极了圣诞老人。
甄宝觉得尴尬,但是村里人却格外喜欢这身装扮,见一次夸一次,羡慕一次,一开始甄宝还有点羞耻,后来也习惯了。
不过当甄宝去大奶奶家拜年,看见黑子头上几乎和自己同款的红色帽子,羞耻感达到了顶点。
旁边的陆大娘和陆知行看着戴着红色小帽子往甄宝身上扑的黑子,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新年的鞭炮声在村里响起,一家四口一起守岁,说着好笑的事,他们今年都没出去,家里却热热闹闹的,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洋洋的,驱散了寒冬的冷气。
过完年,甄宝又长大了一岁,十六岁了,虚岁十七,陆大娘越发的喜欢给甄宝打扮,说是大姑娘了,要注意形象,如果不是陆大娘给她买的小裙子那么的像小孩子穿的,甄宝可能还会相信她的说辞。
甄宝长开了后确实更加漂亮了,眉目长的比较大气,脸颊有婴儿肥,虽然有下巴,但是却不尖,很是可爱,看上去有亲和力,很是讨喜,从村子里她是最受大娘们喜欢的小辈就可以看出来。
和陆大娘忙着打扮甄宝不一样,一翻过年,村长就忙碌起来,每次都往公社跑,还去牛棚里请教陈教授了几次,就为了弄清楚山水田综合治理这个事。
村长还拉着陆爷爷跑到公社找了曹主任好几次,才最终把这件事敲定。
最终发下来的文件上写着,前两年不用交任务,给300块启动资金。
其余的到没有说,只说工资什么的队里确定后和公社商量决定。
不过曹主任说了他们不能耽误种田,规模也不能做大,村长估计最后可能只招三十个人,这已经让村长很满意了。
他们村是公社唯一一个实验村,听说很多地方都失败了,所以不敢给弄了。
第71章 争议
第二天村长把副队长, 以及村里比较有名望的老人叫到一起,开个会。
“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也看到了,相当于村里扩大规模的养殖厂, 你们也知道我们村的任务猪养好了, 分下来的钱和票都能让大家下一年好过很多,更别说这个, 肯定是赚的, 就是现在前期资金筹备和工资有些让人发愁。”村长把文件递给他们, 让他们看。
“我觉得要不按公社那样给发工资吧, 到时候赚了钱再平分给村里。”副队长首先开口,在村里给村民发工资多好。
一个老人摇头:“只发工资不行,发多少都是个问题, 你有钱吗?还有村长, 你说还差钱,差多少。”
村长略微有些尴尬:“只批了三百, 买鱼苗种子以及盖场地都需要钱, 可能得1000块左右。”
老人晃晃脑袋,手里卷烟的动作停下来:“你这是想给村民开空头支票借钱啊。”
“这可不是空头支票,最后村里肯定会给利息的, 而且我想着这些厂的工作比下地干活轻松, 到时候有岗位空缺, 优先给借钱给村里的人家。”
“你先别说这些,养鸡还有死的呢,现在就确定万一亏了,村民的钱怎么办。”
村长沉默了一会儿:“这个我想过了,即使一年亏, 也不可能年年亏,要是头一年没赚钱,我就拉着我儿子,侄子先把村民的钱还上,销售的路子也问好了,只要我们能养活,就肯定能赚。”
老人点着烟,吧嗒吸了一口:“行了,老头子我没问题了,我们家出五十,不过说好了,我们家孙女到时候可是要进去的。”
村长一张脸笑的满是褶子,“行,没问题。”只要他能同意,接下来就没什么问题了。
老人斜眼看了一眼得意的村长:“陆娃子,你高兴什么,工资的事还没解决呢。”
村长沉思:“我寻思着能不能按工分算,给个满工分,其余的每个月厂里也给发点福利,票和自己养的产品什么的。”
副队长摇头:“按工分算不行,现在公分都是按干活的轻重分的,到时候厂里给了满工分但是活比较轻会出问题。”
“叔爷爷,你说呢,”村长问里面一个一直沉思不说话的人。
老人慢吞吞的说:“这个事,我想过,我建议不如这样,第一年先按工分,招的人少一些,就给村里借钱的人家,这样村里也不会有人多嘴,第二年如果赚钱的话,就和公社一样,给开工资。”
想了一会儿看没人说话,又补充:“人少比人多强,这个赚了钱最后肯定要按人头,或者工分分给大家钱的,这样的话大家都愿意这件事好,闲的时候也就去帮两把,要是人多了可不好整,他们太闲矛盾就多了。”
村长想了想,也只能先这样了,第一年他们是给不出工资的,其实他是觉得开工资比较好,和工分分离开,这样有想进的人家还可以考核,这样的话就会少很多矛盾,比如,都是靠一把子力气,为什么他能去,之类的。
不过这样也有坏处,就是万一最后赚的比较多,开出的工资还没有最后分配的钱多,那样就没人愿意去工厂干活了。
不过这也是以后要考虑的了,真是没有个两全的办法。
看时间还早,村长就去公社找曹主任说了商量出来的办法,曹主任写了份文件出来,盖了章。
村长激动地摸着红色的章,总算是敲定了。
下午,村长就在村里宣布开会了。
路上,村民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啦,这段时间也没啥事呀。
“副队长,你知道这是干啥的不,怎么突然开始开会啦。”
副队长呵呵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现在别问我了。”
“这有啥不能说的,一会就知道了,快说。”
副队长仍旧呵呵笑着不说话,脚步加快越过一帮村民。
村长拿着大喇叭,副队长敲了敲锣:“安静下来,听我说。”
“昨天公社的文件下来了,我们村是山水田综合治理的示范村,以后我们村就能自己办集体工厂了。”
“啥是山水田综合治理?”
“我们村能办的起来工厂?”
村长咳了一声:“都听我说,我们村里的条件是十分有利的,有山有水,非常适合种植水果,养鱼之类的往外销售,再加上公社的运输队离我们近,肯定能成,山水田综合治理讲究一体化养殖,到时候听专家的,会有专家来指导的。”
底下的村民似懂非懂。
村长继续说:“我们村肯定能做成啊,这个你们不要怀疑,现在哪家人不会种个果树啊,到时候让专家来培训下,肯定能弄好。”
“有啥好处啊,我们村的工厂里的算是工人吗?”
“别急,你们听我说,我觉得这个要是弄好了,可比工资要多,现在先这样确定,最后赚的钱第一年我们按照工分分给大家,最后和粮食一样,分到各家各户,第二年可能会给工资,到时候盈利就按人头分。”
“能有多少个空缺啊?”
“……。”
村长被这些问题吵的头疼,一一回答了,下面的村民都不说话了。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离家近,就是养殖吗,除了脏点也轻松,而且公分给的也多。
甄志华在下面笑,“办个厂难着呢,要想分钱,那也得先挣钱啊,我可是知道的,就我们厂淡季的时候也是亏钱的。”
“志华,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有这回事?”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
“村长,你说的是真的吗,到时候要是赚不了钱我们就没得分?”
村长并不惧怕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可能会赚不了钱,我们和纺织厂不一样,我们就种常见的水果和常见的鱼,你们谁家不养动物的,死了多少,最后又得了多少实惠你们心里清楚。只不过每家的养殖数量有限制,你们自己算,要是你们家由原来的两只鸡变成五十只鸡这中间的利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