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趁机说了晚上聚
会的事情。
范凹里没有通电,过了夏天,天黑的逐渐早了,所以晚饭后的天色并不怎么亮,这样一来,开会就不太方便了。于是林余余让大队长在两边点一些火,就当是现代另类的篝火晚会。
篝火晚会上,林余余给大家科补了卫生知识,然后在陈霞、钱菊芬等人的带动下,范凹里的大人也喝了驱蛔虫药水。
大队长看着热热闹闹的村里,心情非常好。
林余余最近很忙,她整理了一些适合在范凹里种植的药材,都是吕医生说了这些药材的习性之后,她再整理出来的文章。
“林余余,林余余在吗?你的信。”
林余余从卫生所出来:“我的信?谢谢。”她上个月才收到过刘亚琴的信,这会儿会给她寄信的会是谁啊?
结果拿了信一看,这是温崇的字迹。
林医生你好:
听说你想研究中药种植,对中医也有兴趣,我送你两个这方面的专家,怎么样?如果你同意的话,周末找个地方,给我来个电话。
温二林余余想了下,温崇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不过不管他怎么知道,温崇信中提起的事情,严重的勾起了她的兴趣。所以一到周末,林余余就去了镇上邮局,这年头能打电话的地方有限,对老百姓来说,也就邮局可以打了。
叮铃铃……
电话响起的时候,温崇正早锻炼回来,洗了个澡,在餐厅吃饭。“喂?”他把碗端到一边,一边听着电话,一边喝粥。他平时一丝不苟,也就在周末随性一下,这份随性还是在找到小温礼之后。
林余余:“哥,是我,咱妈身体还好吗?”
温崇:“……”这开场白,差点把他给呛到,“很好,只是很想你,你在乡下过的好吗?”
林余余:“……”这人在家还能演戏,服了他了,“我在乡下过的很好,就是想你们了。”
温崇听闻,勾了勾嘴角:“谢谢你的想念。”
林余余很想送他个白眼:“哥,你在信中说的事情是什么意思啊?你要结婚了啊?姑娘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嫁给你啊?是不是看重你有钱啊?”
潜在的意思,这方面的专家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送给她?
但
是,她能扯到结婚方面,也叫温崇哭笑不得。他三两下的喝完了粥,给林余余解释:“两人是即将被下放的知识分子,你怕吗?”不知道为什么,在给林余余写这信的时候,他就知道,对方不会怕。因为对方不怕温家和杨家的恩怨,还愿意和他们接触,不怕和温贤不远千里的去见自己,所以他料定了对方不怕自己。同时,他也觉得对方有一颗与众不同的心。
林余余没有接触过这段厉害,家里人也没有接触过这段历史,她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仅仅是从小说里得知的。所以她马上明白温崇的意思了,温崇想安排这两人来范凹里。然后,让自己照顾一下。
范凹里有自己,有被温贤收买的大队长,的确能照顾好下乡的人。
林余余:“那你具体跟我说说呗,毕竟那是要做我嫂子的,我也要了解了解的啊。”
温崇对姑娘的勇敢和机智,闪过一份欣赏:“我家里的情况你知道,我爸妈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是我爸妈的朋友同学,这几年,学者下放的越来越多,现在轮到了他们。因为他们和我家的关系,杨家不会对他们太好,范凹里距离首都远,而且又贫穷,我托人把他们送到范凹里,在杨家眼中,这估计就是对他们的惩罚了。他们中刚好有了解农业的、也有中医。”
林余余:“那好吧,既然大哥喜欢,那我就恭喜大哥结婚快乐了。对了大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边的事情啊?”
温崇:“温贤和大队长有联系,大队长告诉温贤的。”背锅的大队长。
林余余:“原来如此。大哥,我们范凹里可穷了,连电都没有,如果能通电就好了。”
温崇:“……我会想办法解决。”
林余余:“既然大哥要送我礼物,那等你和大嫂结婚之后,我见到了大嫂,我一定会好好对他的。”
温崇:“谢谢。”
林余余:“电话费太贵了,我不能多说了,就这样了。”
温崇:“林医生如果缺钱的话,我可以先把明年的工资预支给你。”他以为林余余在跟他说缺钱。
林余余:“不用了,大哥你赚钱不容易,还是留着给嫂子和以后的侄子花吧,拜拜。”说着,挂了电话。
温崇:“拜……拜……拜拜?”他摇摇头。
第63章
温崇说关于自己的消息是大队长告诉温贤的, 林余余也相信,她自然不知道温贤还在这个县里,要说大队长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温贤, 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她没有怀疑。
不过, 也多亏了大队长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温贤,不然温崇怎么会“雪中送炭”呢?她和这个时代的人不同, 大家或许防备被下放的学者们, 不想跟他们靠近,但是林余余是尊重学者的, 尤其是这个年代读书不容易,所以这个年代的学者更加的让人尊敬。
林余余回到范凹里,开始写稿子。她希望范凹里可以通电,虽然温崇说了他会帮忙, 但是她也不能把什么都交给温崇去做, 不能仗着温崇在乎小温礼, 就这样“压榨”人家。
林余余写了两个稿子, 一个是对政府的感谢, 关于政府培养医护人员的事情,从小孩子肚子里长了蛔虫这件事开始引发, 从而提醒大家注意卫生。
还有一个稿子是关于一亩地引起的,从这一亩地的事情,宣扬范凹里大队里的人共同发展、团结的事情。
12月初天气越来越冷了,在这没有空调, 被子又不厚的年代里,林余余有点受不了了。她想到了北方的炕,于是去找了大队长。
大队长:“炕?”
林余余:“对, 我想弄个炕,其实不只是我,要是我们大队里每户人家都能有炕,那冬天里大家都不会冷了,对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也更加的好。”
大队长想了想:“这个炕的话,我们这边都不知道怎么建?”
林余余:“咱们大队里没有北方来的吗?咱们大队如果没有的话,那其他大队应该有吧?”
大队长:“说到这个……你们知青里倒是有北方来的。”
林余余:“谁啊?”
大队长:“姚鹏啊。”
姚鹏是村里的男知青,他是北方来的。
林余余:“那去找姚鹏。”
大队长:“叫姚鹏来一趟就行,你就在办公室里待着吧,我去吧他叫来。”
林余余:“哎,行。”
大队长去了地里,把姚鹏叫来了。姚鹏是个高高瘦瘦的人,也是第一批的知青,现在同样20出头了,因为吃的
不好,所以看上去脸色很黄。
进了办公室,林余余先给他倒了一杯热开水:“姚鹏同志,请喝茶。”
姚鹏:“谢谢。大队长,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大队长:“姚鹏,你是北方的吧?你睡过炕吗?”
姚鹏:“睡过,我家里就有炕,炕在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睡在炕上,盖薄薄的一条被子就够了。”说起来有些怀念,因为南方的冬天潮湿,特别特别的冷,这个时候,就尤其怀念冬天的炕。
林余余一听:“那你知道炕怎么造吗?”
姚鹏:“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林余余:“你爸爸知道吗?或者说,你能让你爸爸去问问当地知道的人吗?”
姚鹏:“这个……”有点麻烦,但是他也不好拒绝。
林余余道:“我们村里打算弄炕,如果成功的话,大家冬天就不怕冷了。当然,如果这个建炕的办法是你提出的话,对你的好处就多了。至少,有益于村里发展的人,对村里来说是大功臣,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考虑好奖励什么,但是奖励一定跑不了。”
大队长一听:“对对对,林余余说的有道理,奖励好说,你看怎么样?”
姚鹏:“那等我周末休息的时候,我打电话回去问问我爸。”
林余余:“不用等周末,你今天去问吧,今天请假不扣工分,算你平时工分。大队长,没问题吧?”
大队长:“成。”
姚鹏得了大队长的准话,就直接去了镇上的邮政局,给城里的家里打了电话,当然,电话是打到姚父上班的单位的。
姚鹏虽然下乡了,但那是家里没办法,虽然这几年过去了,家里对他的关心渐渐的淡了,但是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孩子,真心还是在的。所以姚父接到儿子的电话,还是很开心的。
姚父:“你在那边怎么样?有事情给家里打电话或者写信,能帮忙的,我和你妈都会帮。你自己也要照顾好自己,你年级也不小了,如果……如果那边有中意的姑娘,就成家吧。”这句话的言下之意,他们是真没办法把他弄回城。
姚鹏也知道家里的情况,他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虽然是工人,但是工人也有级别之分的,他们家是最基
层的,爸妈也不是那种关系户,家里是真没关系。“我知道,我打电话给你,是想你帮我个忙,这个忙帮好了,我在这边的日子会过的好一点,以后,也许就不用你们帮忙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