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非常明亮。
哪怕是在夜里,哪怕是拍立得,成像也非常清晰。
和其他人好几张黑乎乎的逆光照完全天差地别。
就好像是受上天眷顾的一对金童玉女,连光线和背景要为他们服务。
谭桐都惊呆了,捏着相片瞅了许久,说这张画面真的绝了。
她这辈子可能都再拍不出这么惊艳的照片了。
既没有这样刚好的光影,也没有这么好看的模特,更没有这么应景的情绪表达。
她央求纪枣原:“这张照片送我怎么样?简直就是我摄影路上一座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了!”
纪枣原把相片塞回兜里,很坚决:“不送。”
“……你不是不喜欢谢夏谚吗?干嘛还那么重视跟他的合影?”
“我好看。”
小纪同学慢条斯理,“而且搞不好我以后年纪大了,还可以跟我的孙子孙女炫耀,说以前奶奶年轻的时候,可是连这么帅的小男生都看不上呢。”
“……我真是服了你了。”
因为明天上午就要正式开始比赛了,等到真正进入竞赛状态,大家都不会有这么好的心情出来闲逛。
而机票订的也早,几乎相当于比赛完吃个饭,他们就要各回各家,各学各习了。
所以今天晚上,哪怕时间已经接近九点半,大家也还是没有打车,在街道边散着步打算一路走回酒店。
路边的小巷口,有老夫妇在卖小馄饨,但是不会说普通话。
纪枣原拍了拍谢夏谚的肩膀,让他帮忙当翻译。
“谢大佬还会说沪市话?”
“会说一点。”
谢夏谚简单回答,“我姥姥是沪城人。”
“哇哦,之前都没听你说过呢怎么?”
男生淡淡一笑:“也没什么必要吧主要是。”
在场这么多人,大部分都和谢夏谚关系比较熟。
从高一就认识了,所以才会被拉过来一起组队参赛。
但实际上,也就纪枣原知道,谢夏谚外祖父外祖母都是沪市人。
逢年过节的,谢夏谚也经常来沪市探亲。
就像之前找回妹妹,他们还带着小孩子专门回了一趟沪市,认祖归宗。
不过纪枣原也能看得出来,谢夏谚对沪市这个地方并没有太多的“故乡”感。
他并不会像很多处于青春期爱炫耀的小孩一样,大张旗鼓地告诉所有人他母亲就是沪城人,他外祖家还住老洋房,他去过什么什么地方,又去过什么什么地方。
并没有。
他表现的就像他也是第一次来这边的“小城市人”一样,直到这会儿才迫不得已站出来当雷锋。
“你为什么这么低调?”
纪枣原很好奇地问,“也不炫耀你的长相,也不炫耀你的智商,也不炫耀你的家庭背景,小谢同学,你都没有虚荣心的吗?”
谢夏谚瞅了她一眼:“你不懂。”
“不懂什么?”
“受人追捧也是一种烦恼。”
他平静道,“很多时候,我就想过的平凡一点。”
“……”
“怎么?”
“没。”
纪枣原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就觉得大神的烦恼真是让人太烦恼了。”
她话说的很绕,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晰。
就是嫌弃谢夏谚凡尔赛。
谢夏谚微微弯了下唇,没说话,继续跟摊主沟通。
也不知道他们说到什么,正在包馄饨的老奶奶忽然笑了起来,还仔细看了纪枣原几眼,伸出满是面粉和老茧的手指头,指了指她,又对谢夏谚说了几句话。
谢夏谚点点头,眼睛里浮现出几分笑意。
“奶奶说什么?”
纪枣原好奇地拽了下他的袖子,“是在说我吗?”
“问了下你。”
“啊,问我什么呀?”
“问你为什么扎俩小编在这边蹦来蹦去,是不是腿脚不便。我告诉她不是的,你很健康,只是脑子不太好使。”
“……”
纪枣原沉默片刻,怒目而视。
谢大佬面不改色,不为所动。
“谢夏谚,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我有那么空?”
“……你死定了。”
女生咬咬牙,“你有胆子败坏我的名声,我绝不会让你好过。”
而谢夏谚淡定地递给她一只碗:“馄饨好了,自己放酱油醋。”
……
虽然,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就要起床去现场比赛。
但对于他们这一帮当学霸当惯了的小孩来说,考试前一天玩到深夜其实很常见。
甚至有三位队友因为行程问题,没跟他们坐同一班航班,此刻还在从机场往酒店赶。
所以,等到纪枣原他们终于吃完馄饨散步回到酒店时,已经快十一点钟了。
他们订的房间不全在同一层楼,纪枣原最高,夏刚洁比她低一层,出电梯前,对方忽然转回了头。
“纪枣原,虽然我不会说,但其实我能听懂沪市话。”
“嗯?”
“我爸妈还没离婚的时候,我在这边读过几年小学。”
“真的吗,那也算是旧地重游了诶。”
纪枣原弯弯唇,很礼貌地回了一句,但其实不太明白对方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
“所以,我能听懂之前谢夏谚和卖馄饨的老奶奶在说什么。”
“……啊?”
夏刚洁笑起来:“老奶奶问谢夏谚你们俩是不是在谈朋友,说你蛮可爱的。”
“是……是吗。”
“嗯。你猜谢夏谚回了什么?”
“回了什么?”
“他说他也觉得。”
……
“纪枣原,他绝对喜欢你。”
女生冲她眨了眨眼,“你们俩很般配的。金童玉女白月光CP,我们大家都这么觉得。”
她望着怔住的纪枣原,笑着挥挥手:“你们一定要好好在一起,也不枉费我悄悄给你透露情报。我走啦,明天加油!”
.
每个人都有青春。
有的人的青春,辉煌,耀眼,就像是黑白电影里的一袭红裙,被周围所有人记在心里。
而有的人的青春,平静,努力,默默无闻。
甚至比默默无闻更默默无闻。
她或许局促,也不谙人情世故,一整个漫长的青春期,都没有经历过偶像剧般热烈而浪漫的情节。
就算有过怦然心动,也最终被自己掐灭。
但在她的人生中,她一样是主角。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那种先抑后扬的养成系主角。
总有一天会破茧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最起码此时此刻,他们都很年轻。
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
“能不能进决赛,谁也不知道。”
宽阔的大厅内,谢夏谚把号码牌发给每一位队员,气定神闲,“但我们的目标是总冠军。”
尉迟文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这个前后逻辑都是反的好不好。”
“反了才符合我们的队伍。”
谢队长淡定解释:“不用去考虑能不能进决赛,把这当成是冠亚争夺赛来打就行了。”
纪枣原顺口帮他解释:“就是说,要么拿第一,要么拿第一。”
正好,决赛直通车就俩名额。
如果能拿到一二名,直接获得最终国际决赛资格,而不用再参加后面的加赛了。
魏驰文难以置信:“你是这个意思?”
“嗯,就是这个意思。”
“……你真不是人。”
现场十六支队伍,全部都是来自各大知名学校,学校区域基本圈定在北上宁杭深,还有蓉城、津市这种发展比较优越的大都市,且队伍成员比较单一,几乎都是同学校同学。
由好几个四级市普通重点中学学生混合组成的“杂牌军”,好像只有谢夏谚他们这一队。
而这么多精英队伍中,最终能进总决赛的,就四支队伍。
在魏驰文他们心中,能进前四就已经是很美好的成绩了。
结果没想到,他们的队长想的更美好:朝着第一名的宝座冲锋。
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基本的限定资料都已经放在各组桌上了,计时开始后开始拆资料,进行设计和发表准备。
每组配备三台电脑,准备时长为200分钟,要准备的东西也很简单:一份可以演讲的PPT就行了。
但实际上,这里面还包含了城市概念图、数据模型或图表说明、文字介绍、逻辑总结,以及,最后的口条准备。
因为这次比赛规则改了,发表的人不再由队伍自行决定,而是单纯靠抽。
评委抽到几号就由几号上去演讲。
那这其中差距可就大了。
毕竟是一个国外组织主办的国际比赛,决赛时肯定是英语为主,如果这次被抽到的这个队员刚好英语不好,用中文讲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一定会扣一部分语言分就是了。再加上口齿表达,临场状态等等。
其实还是蛮有影响的。
所以,纪枣原在准备的过程一直努力地发挥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想象力作用,然后帮大佬打下手。
数字运算和空间设计这种她都不是很擅长,贸然插手只会影响大家的进度,可如果最后演讲没抽到她,过程中又什么都不做,就真的显得她过来蹭履历一样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