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拜金罗曼史 番外完结 (陈之遥)


  甘扬笑出来,说:“要不你跟我一起跑吧,仰光马拉松还有缅甸妹子的拉拉队,明年我们同去。”
  曾俊杰想了想,还是觉得太痛苦了,若有所思地摇着头回答:“算了吧,跑步还是算了吧……”
  但是到了第二年,甘扬自己也没再去缅甸。
  2014年的他已身在柬埔寨,八月份参加了高棉帝国马拉松。此项赛事名字听上去霸气侧漏,其实赛道前半段好似城乡结合部,后半段倒是名副其实,穿越了吴哥王城。
  这一次,他成绩退步,322完赛。原因除了撞上一场雷雨,一鞋子的水之外,还因为路上一直停下来拍照。其实,那个时候,他在那里已经呆了一段时间,大小吴哥窟和巴央寺也都去过几次,但在跑马的途中看到,那种感觉却又不一样了,宛如闯进了《古墓丽影》或者Temple Run。
  故事讲到这里,他叫了结束:“好了,十一点,睡觉。”
  丁之童听得正入神,但还是果断道了晚安。
  那天夜里,她好像做了整整一夜《古墓丽影》和Temple Run的梦,在梦境中一次次地飞奔,一次次地跃起,再一次次地从高处跳下。等到早上听见闹钟醒过来,她摸到手机,看了看睡眠检测,竟还是有两个小时的深睡。
  手机又震了一下,是甘扬给她发来天气预报:现在是胡志明市时间早上五点整,气温23℃,湿度71%。
  好专业啊!她失笑,起来套上快干衣和短裤,穿上跑鞋。出门下楼,就看见甘扬已经等在外面。
  丁之童走出去,道了声“早”,在廊檐下做完一套拉伸动作,踏下台阶跑起来。
  甘扬跟上去,刚开始还想照顾着她一点,但等到了路上,才发现她完全可以跟上他的节奏。
  这是个海滨小镇,镇上还有一片湖水。两人一路跑到湖边,手机上记录的距离正好六公里。
  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天空湛蓝无云,他们找了一片树荫坐下来喝水,甘扬看着她说:“可以啊你……”
  丁之童这才道:“我13年跑的港马十公里,14年半程,15年第一次全马完赛。”
  还是有点得意的。
  甘扬调开目光轻轻笑着,是意外,也是欣喜,然后才问:“成绩多少啊?”
  丁之童摇摇头,说:“不能跟你比。”
  甘扬存心激她:“关门前才走完的?七个多小时?”
  丁之童这才含糊咕噜了一句:“531。”
  甘扬笑出来。
  丁之童损他,说:“我至少完赛了,不像有些人。”
  这就是她在重提当年了。甘扬把头埋在两膝之间笑,丁之童看着他,又觉这情形似曾相识。
  她不往下想了,开始给他讲自己的第一次全马,这时候回忆起来,也是一点点细节都不曾忘记。
  因为已经有过十公里和半马的经验,平常也一直保持长距离的训练,2015年的她对完赛很有信心。参赛当天,她跑完半程用去一小时四十分钟,比她之前的成绩都要好,自我感觉全程至少应该能够跑进350。
  但跑马的圈子里有句话,二十公里之后,马拉松才真正开始。
  果然,她在二十二公里处大腿抽筋,不得不停下来在路边压腿,缓了缓试着继续,刚刚跑出两三百米,又是一阵猛烈的抽搐。就这样,她跑一阵,停一阵。
  一个一起报名的跑友要留下来陪她,但被她婉拒了。那人成绩不错,她不想耽误人家。
  到三十公里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半小时。老年路跑队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陆续超上去,身边只剩下那种每到一个补给站都要停下来喝口水,吃一根士力架,再发一条朋友圈的人。
  香港地方小,全马六个小时关门,按照她这个速度,还没等走到终点,人家应该已经收摊了。她几乎就要放弃了,跟着一个吃着士力架的大叔一起跑跑停停,亦步亦趋地走完了全程。
  到达终点的时候,主办方都已经在拆展牌了,存包处只剩下零零落落几个人的袋子,但总算还是拿到了完赛的纪念奖牌。
  同路的大叔说:“我快死了,这辈子再也不报全程了。”
  她的腿已经不能动,但回头看那段漫长的路,心里却在想:明年我还会再来的。
  “后来就一直跑港马?”甘扬在旁边问。
  丁之童摇摇头,如实回答:“广州、深圳、苏州都跑过。”
  2016,2017,2018,每年一次。到了这一年,上马抽签不中。
  “而且你还在练Cross-fit。”甘扬看着她说。
  “对啊,就是因为那次抽筋,觉得自己力量和耐力还是不够,但又不可能经常去做长距离的路跑,”丁之童解释,说到一半才想起来问,“你怎么知道我专门练过?
  “看得出来……”甘扬回答,没再往下说。
  准备一次马拉松,每个月要有150公里到200公里的月跑量,至少坚持半年。如果想往上刷成绩,那还不止这点距离。像丁之童这样的工作强度,再加上跑马的训练,等于业余时间都没了。他知道,因为他也差不多。
  有那么一会儿,两个人都没说话。微风吹过来,带来湖上好闻的水汽,树影婆娑。
  “不是因为你,”丁之童先开了口,话说出来觉得不那么准确,又重新整理了词句,“也许刚开始是因为你,但后来就不是了。”
  正如港马中途的那一次抽筋,她跑一阵走一阵,朝着终点龟速移动,一直都在想心理师说过的那个pattern。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已经有了自己奔跑的理由。


第75章 在另一个跳过了2008年的平行时空,他们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上午离开酒店,坐车回到胡志明市,一行人去往这一程的最后一站,LT在越南的总公司。
  此地的总经理出来接待他们,带着他们进会议室,打开投影放PPT,自我介绍是2012年入职的老员工,说当年第一家厂刚刚建成投产,就是由他主管,花了两年时间,从集团最后一名做到第一,年终上台领奖,个个都有他的份。
  丁之童听着他讲,起初还觉得这人好实在啊,在领导面前居功,一点都不带谦虚的。
  结果,紧接着就来了个转折,她这才发现人家用的原来是烘托和渲染的修辞手法——就好像武侠书里写反派冠绝江湖,然后又出来个大侠,一刀把他杀了。
  那是2014年,陈博士担心的情况又发生了。外交部的旅行警告三个月里连发了两次,大陆、台资、港资,还有日本人的企业(大概长得差不多,分不清到底是哪国人?)都遭到打砸。
  LT的几家厂也是一样,而且因为规模不小,又没能预料到事态发展的速度,来不及立刻关门拉闸。不光外面乱了,厂区里还有几千名工人怠工滞留,坐着不肯走。其中有人带头搞事情,场面几度失控。
  中国籍管理人员大都吓得不敢回来上班,总经理说怪不了他们,因为他自己也好怂,直接住进机场附近国际品牌的酒店,打电话回去联系中国总部,问是不是可以撤了?什么时候才能撤啊?
  甘扬当时人在柬埔寨,机票一时买不到,从金边坐了七个小时的大巴过来,先到酒店捎上总经理,然后一级级地恢复BCP(Business contingency plan,业务应急计划),一个个地找失联的中国员工,统计受伤人数,安排他们该就医的就医,该回国的回国,还有愿意留下的跟着他走。
  总经理说,他记得当时他们回到工厂,甘扬坐在那儿跟工会代表聊天,和善,却又气定神闲,从缅甸、柬埔寨一直说到印度尼西亚,听着像是闲话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其实却是在告诉对方,仅仅几百公里之外就有工厂已经投产,还有的更多的在建,你们不做,自有别人做。
  谈判搓磨了几天,最后各让一步,资方适当加薪,工会也顺势让工人回去工作,流水线又开起来了。但因为开除了一批带头搞事情的人,后来那段时间,甘扬请了保安公司,随便到哪儿都得有保镖跟着。
  故事讲得挺生动,有几处丁之童心也跟着悬起来。但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听到后来,她脑中甚至还出现了这么一副画面——甘扬穿着十块钱的短裤,五块钱的夹脚拖鞋,手里拿着一根吃了一半的香蕉,身后跟着两个保镖。
  她对着电脑做记录,掩饰那一点笑意,再抬头正好遇到会议桌对面甘扬的目光。
  大概是不习惯被人这样当面吹捧,此人全程冷脸,但这时候也有点绷不住了,抿唇看着她,偏还要用眼神问:丁之童你有没有良心啊?这好笑吗?
  会议室里其他人莫知莫觉,总经理还在继续往下说,那一场风波之后,时间跨入2015。
  当时常有人在做这样的比较,说中国曾经是所有著名运动鞋品牌最大的生产基地,2001年的产量占全球40%,到了2010年降到34%,那之后便被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超过了,再根据饼图展现出来的比例变化,总结出一条中国纺织制造业逐渐陨落的轨迹。
  但在这些饼图的背后,却是甘扬曾经对陈博士说的那句玩笑话——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随便你订单发到哪里,遇到的都是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