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端瑜)


虞澜意平常的接待了他们并未露出什么嫌弃之意。
煤山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表达了对郑山辞的感激之情。
“这肉晌午炒来吃了,蔬菜做个汤,果子洗干净吃了。”虞澜意已经把它们的归属安排好了。
郑山辞轻应一声。
郑山辞在太常寺安分守己,教两位皇子学习。转瞬即逝,两年过去了。萧高阳去做了一回乡试的主考官,回来后就从侍读学士变成了正四品通政司副使。梅淮跟姜明礼也升职了,梅淮成了正五品工部郎中,姜明礼成了正五品吏部郎中。杜宁这几年在刑部战战兢兢也升职成了礼部郎中。而施玄被武明帝下放去了地方做徐州太守。崔子期从刑部郎中提到了都察院做正四品佥都御史。
他们都如愿升了官只有郑山辞在位置上还没有变,不过这也实属正常。一般升官到了正四品,再想往上升只有做侍郎跟大理寺卿这类的一门主事了。
叶云初如今就从大理寺少卿荣升为了正三品大理寺卿。
这般大家都升了官,姜兰礼跟梅哥儿成亲了,两个人现今也是如胶如漆的,梅淮对情爱没兴趣,一直单着,杜宁还是没找到让自己心甘情愿成亲的人,这般也是单下来了。
他倒是也执着,只要没遇见自己喜欢的,他就一直单着,如今他还没有到三十岁还能再苟一苟。
晌午的膳堂就是他们一块交换信息和聊天的地方,只有吃饭的时候各个部门才能凑到一起。
“施兄,你到了地方还是要记得给我们写信。”杜宁说道。
施玄笑起来,“你放心吧,我会写信回来的。”
郑山辞也说道,“施兄到了地方注意身体,到了陌生的地方容易水土不服。”
施玄应下来。
要是他是一个人去还好,这次去任职要带清音一块去,他是要多注意一些。
施玄走的时候晴空万里,郑清音把车帘打开,“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回去吧。”
“你自己一个人在徐州要好好的,到了地方就写信回来报平安。”林哥儿大声喊道。
郑清音应了一声,“大嫂放心吧。”
虞澜意瞧见他们离开心里也惆怅,郑清音在他眼里还是一个小哥儿呢。
郑山辞瞧出来自家老婆兴致不高,悄悄的伸出手去牵他的手。
他这两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武明帝的税收改革,他上折子提了不少办法,这次的税收改革里面就有很多郑山辞提出的办法。
武明帝在看见郑山辞折子的时候十分惊讶,他没想到郑山辞对这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以前做过户部郎中,又在户部折腾出了预算的模型,武明帝对郑山辞提出的建议很重视。
他跟魏首辅和庞次辅商量后,再修改了几处就打算先在京城推行,看看效果。
他们还找来了雷尚书,大燕的税收并不是每年都收完了,有的州府会拖下来,让户籍上的人都交税也是一件难事,总有人要拖欠着。
税制在缓慢的推行,要把税制推行完,这大概需要三十年,也可以是五十年,这样缓慢的推行下去所遭遇的阻力会小一些,若是大刀阔斧的改制,这般就很容易激起官员的反抗,虽说现在仍然还在私下里反对,但比起前朝那些改革已经算是平和的了。
武明帝一向很有耐心,这样的改革他完成不了,他还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志向,只要以后的皇帝明白制度要跟着岁月的流逝而顺时改变,这就已经足够了。
武明帝把这件事决定后,他觉察到自己是时候把太子定下来了。这个时间并不特殊,武明帝只是觉得今天的天气很好。
“冯德拟旨……”
“明日早朝就宣布吧。”武明帝跨步走出盘龙殿。
冯德应了一声把圣旨收好。
这时武明帝心里的大石头放下来了,他让冯德别跟着他,他独自一个人去逛一逛。他在皇城已经度过了几十年了,武明帝突然想出去看看。他是一个行动力强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返回到盘龙殿要微服出巡,冯德的一张脸顿时垮下来了。
“陛下,大殿下跟二殿下来了。”小太监上前来回话。
武明帝摆手,“让他们回去,朕现下没空理他们。”
宫人给两位殿下说了这件事。谢承就打算离开了,谢澹眼睛一亮,小声嘀咕,“这个时辰父皇有甚要做的。”
谢澹拉着谢承闯进去一眼就看见武明帝穿了一身便服。
谢澹:“带儿臣跟皇兄一块嘛。”
谢承忙不迭向武明帝见礼,看见武明帝身上的便服心里也有猜测了。他跟谢澹一直在皇宫,只去过王家,魏家还有虞家,他也想去其他的地方瞧瞧。
武明帝:“……”
武明帝作势要走,谢澹立马去抱住他的龙腿,“一块嘛,上阵父子兵。”
武明帝:“……”
武明帝走着,谢澹锲而不舍的抱着他的大腿,武明帝都有些崩溃了,“行,冯德你去给他们两个找一身便服,朕就带他们一块出去玩玩。”
谢承闻言脸上也带了笑。谢澹更是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冯德应了一声,脸上的表情更苦了,真是三个活祖宗。
冯德只好去找两个皇子的便服,他正要跟着三个活祖宗一块出去,武明帝嫌弃的看向冯德,“你还是不要跟着朕了,你一说话就知道你是宫里的。”
谢承跟谢澹点点头。
冯德委屈的收回了自己迈出的一只脚。
武明帝唇角含笑,“让长行跟着朕。”
谢澹:“虞大人保护我们耶。”
谢承也认可虞长行的武艺。
冯德:“……”
虞长行明面上跟着皇家父子三人,暗地里还有无数的大内高手在。武明帝走出盘龙殿时,他顿了一下脚步,“长行,你派人去叫凤君,问他出不出宫去玩。”
过了半晌,王凤君穿了一身便服过来。这件衣裳还是他还未嫁给武明帝时穿的,如今穿上后毫无违和感。
谢澹嘴甜:“父君好好看。”
王凤君轻咳一声,瞪了谢澹一眼。
武明帝含笑点头,“确实是好看。”
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一家子微服私巡,实则就是想到京城里去看看玩玩。虞长行跟暗地里的大内高手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到了外边谢承跟谢澹走在一块,谢澹拉着谢承叽叽喳喳的说话,他看见有卖糖葫芦的,正要买下来。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钱。在皇宫里,他跟谢承都不用钱,这般到了皇宫外,身上就没钱。
虞长行笑了笑,给了谢澹三块银锭还有一贯钱,他同时也给谢承给了同样的数量。
谢澹买了两串糖葫芦,递给谢承一串。
两个人边吃糖葫芦边走。
“这就是天下脚下啊,好多有趣的东西,我要去买衣裳。”谢澹咬着糖葫芦含糊的说。
武明帝闻言拉着王凤君一块去金衣阁,“这是京城衣服做得最好的店,你也去看看有甚好看的衣服没有,以后我们偷偷出来玩,就不用带两个小的了。”
王凤君出了皇城,看着这些街道也新鲜。听武明帝的意思是以后还要跟他一块出来,王凤君心中一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王凤君挑了几件衣裳,当下还有些纠结。武明帝大手一挥,“想买就买,长行给钱。”
武明帝自己也没带钱,他从来都没有给过钱。
王凤君买了三件衣裳,两个小的也在崔子期的金衣阁买了三件,武明帝却是死挑剔,他一件都没买。
谢承跟谢澹从皇宫里出来后就释放了天性,谢澹在街上闻到了香气,他拉着谢承寻到了卖烤肠的地方。
“一根烤肠五文钱。”谢澹念牌子上的字。
他在手心里数了十文钱给老板。
“两位小公子若是喜欢吃辣一点的,还可以刷点辣上去。”
谢澹刷了点辣椒上去,谢承也刷了。两个人拿着烤肠吃,吃完后意犹未尽,谢承又买了两根,跟谢澹分着吃。
武明帝:“给我也来两根要辣点的。”
虞长行去买了两根烤肠。
武明帝拿给王凤君。他们都是吃过山珍海味的人,还没吃过烤肠,这般是有独特的味道。
武明帝一看郑家食肆,他跨步进去,让虞长行给他们订了一个包厢。
一家子都被郑家食肆的饭菜征服了。
他们吃得心满意足,郑家食肆还给他们送了南瓜汤。
武明帝吃完饭又到外边去看,他看见街道里都是一副热闹的场景,唇角带着笑,谢承跟谢澹去买了一份青团吃。
“你们两个过来。”
谢承跟谢澹走上前来。
武明帝挨个摸了摸他们两个的头,“以后不管江山交给你们其中的哪一个,你们都要好好的爱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你们做了皇帝不要目下无尘,要多出来看看,他们的生活都是依赖着你们。”
王凤君闻言笑起来。
武明帝指着在路上行走的人,在街边买吃食的商贩,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值年少的书生,牙牙学语的孩童。
“那是你们肩上的担子。”
谢承直面这一切,他感到了自己肩膀上的重量,谢澹面容也有几分肃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他们融入其中。而他们还有一个责任就是保护好大燕,才能留住这烟火气。
武明帝把两个儿子说了一顿,他自觉自己还是有当老师的潜能,一家人回了皇宫。
晚上谢承一个人躺在床上,他想了想,不管父皇让谁当太子,他都会是心甘情愿的。
翌日一早,文武百官站在金銮殿上,等百官先把手里的事说完了。
冯德手里拿了一份圣旨。
郑山辞心中一跳。

第143章 大红人
冯德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长子谢承,勤勉好学,品行高洁,才德兼备。朕观其行,察其心,是社稷之福。朕欲将江山社稷托付于贤能之人,是以册封谢承为太子,以承朕之基业,统御天下万民。望太子能恪尽职守,造福万民,不负朕之所托。钦此!”
谢承站在最前面领了旨意。
他看向武明帝,武明帝冲着他认可的笑了笑。
谢承的眼睛有些酸涩。原来在父皇眼里他还是能担大任的,他可以担起这样的责任。他的心仿佛注入了热水,变得滚烫起来。
“儿臣领旨谢恩。”
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闻言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朝臣还未站队,武明帝就已经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了,这般就让朝臣们少了猜忌,朝中的动荡也减少了。
郑山辞不知道武明帝会选择谁做太子,这般选了大殿下,郑山辞也不觉奇怪,他为谢承高兴起来。
冯德又念了一份圣旨,这圣旨就是封二皇子为齐王。
下朝后,朝臣们都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要事要商谈。现在陛下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了,他们就要派人到太子身边,亲近太子,以后等太子上位后,自有他们的好处。
长阳侯的脚步轻松,并未半点动容之色。他回到兵部,瞧见兵部的人也是小声的在议论太子的事,长阳侯美滋滋的正打算回去,自己关着门高兴一下。
一个老侯爷喊住他,“老虞,还是你有先见之明,让你家二儿婿做了少詹事,只有你们家不慌不忙的。以前你儿子是陛下的伴读,现在你们家又有人在太子身边了,这还是师生情谊。”
老侯爷说着心里就发酸了。这下虞家又要得多少便宜,这般比他们家以后还要富裕,这子辈有出息啊。
不管他们之前如何想老虞让一个寒门进士做了儿婿,现在都是眼红得厉害。这样有潜力的儿婿,谁不想要。这榜下捉婿,也没抓到一个像郑山辞这样的。
有的勋贵还去三甲进士里看了,都不符合他们心里的要求。这般想来这郑山辞是真的给虞家带来了好运气,他就该落在虞家,旁人都没这个福分。
长阳侯笑道,“你说这话,让我自己好接。当初山辞到了新奉县,我还想给他使劲去吏部找人运作一番,结果他自己升官回来了。他回到京城里继续升官,我都没帮上什么忙,这都是他自己的功劳。山辞确实像是我的另一个儿子,我对他颇为看好。”
长阳侯说着进了屋子,免得让人觉得他得意。他是得了好处,还有人没有得到好处,若是他太张扬了,这终归是不好的,容易惹得人眼红。
老侯爷长叹一声。他家里的哥儿长相也不差,这般怎么没有找到一个像样的儿婿。诸位朝臣还要想方设法跟谢承扯上关系,郑山辞早就跟谢承有关系了。
郑山辞下朝后回到太常寺,冷寺丞给他殷切的奉茶,“郑大人,这是上好的毛尖,您尝尝。”
郑山辞有些好笑,但他也能理解。他喝了一口颔首点头,“这茶挺好喝的。但我家里已经有了,冷大人可以留着自己喝。”
冷寺丞应下来。
晌午郑山辞去用午膳时,有几个不相熟的官员就来找郑山辞攀谈。郑山辞礼貌的跟他们说话,把他们打发走后才回到小伙伴那里。
崔子期啧了一声,“这些官见了你是少詹事,现今陛下立了太子,这就找你来套近乎了。”
崔子期去了都察院,唇舌越发厉害了。
杜宁说道,“我都没想到陛下这么早就立下太子了。陛下正值壮年,这般年轻不应该这么早就定了太子。”
萧高阳说道,“陛下早早定下太子,社稷就稳了,这般朝臣也不会想着从龙之功,安心的辅佐陛下跟太子,名分已定,两位皇子相处就更有分寸了。”
这般说来也是。史书上有多少皇族为了争夺皇位,让天下生灵涂炭。武明帝早早就把名分定下来,朝臣中一些投机分子就歇了心思。
“我赞同萧兄说的话,太子是陛下的嫡长子,品行高尚,顺应天时,这就是最好的结果。”梅淮说道。
郑山辞倒是没想这么多,两个皇子都优秀,这般立了大殿下为太子,只要二殿下心中没有介怀,这江山就是稳的。
谢承跟谢澹的关系很好,郑山辞不希望看见两个小孩的关系因为太子之位,让他们心存芥蒂。
郑山辞下午回到太常寺午睡后,冯德就带着圣旨过来了。
“郑大人过来接旨吧。”冯德笑眯眯的说。
圣旨面前,太常寺的人都跪下了。
冯德念了武明帝的旨意,封郑山辞为太子少傅,太子太傅是魏首辅,太子太保是庞次辅,蒋詹事也封了太子少保。
这官是一个虚职,更多的用于加封大臣。魏首辅跟庞次辅的官是虚职,这太子少傅跟少保对于郑山辞跟蒋詹事来说却是实打实的职务。
因为他们两个人本身就是负责教谢承跟谢澹的。
郑山辞领旨谢恩。
“郑大人快起来吧,地上凉得很。”冯德虚扶了一把郑山辞,他笑眯眯的说,“洒家还要去给蒋詹事传圣旨。”
这个消息是冯德给郑山辞卖的好。
郑山辞应了一声,给冯德塞了荷包,“多谢公公的提醒。”
冯德笑着把荷包收进自己的袖子里,带着一群人洋洋洒洒的走了。
太常寺的人都来向郑山辞说恭喜。
郑山辞一一谢过。
他在太常寺不能做出政绩,只能把心思放在两位皇子身上,这般也算落下了好结果。
蒋詹事得了圣旨,心里头高兴,也给冯德包了一个大荷包。他拿着圣旨,一想自己已经成了太子少保了,心里很是得意。
侍从打听消息回来,“大人,郑大人做了太子少傅。”
蒋詹事听了这话,面上不愉,“我教了两位皇子多年才成了少保,怎么郑山辞还做了少傅?”
侍从没有吭声。
蒋詹事把侍从打发出去,自己一个人兀自生气。
王凤君跟谢澹在坤宁宫也知晓了谢承做了太子,谢澹倒是没什么不满的。皇兄是嫡长子,而且没甚错处,待他还好,他做太子以后,他以后就有太子哥哥了。
父皇还封了他做齐王。
谢澹为谢承高兴,也为自己高兴,他这么小就是亲王了。
王凤君摸了摸谢澹的头,“这样也好,以后长大了就可以去封地了。”
谢澹眨巴着眼睛,“那儿臣要带着父君一块去封地上享福,若是父皇不骂儿臣的话,儿臣也带着父皇一块去。”
谢承先是来给王凤君听见谢澹的话抿了抿唇,宫人向王凤君通报后,谢承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君。”
王凤君把他扶起来,“快起来吧承儿,做了太子以后你要听魏大人他们的话,好好的读书学习,做一个好储君。”
谢承认真的应下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谢澹身上,眉眼间有些紧张。
谢澹抱住谢承,“你以后就是太子哥哥了,你以后罩着我么?”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