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谢宁写的两篇关于拐子的故事。
一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描写他是怎样一步步被骗,然后被迷晕拐走,遭受了怎样的对待。这篇故事大量描写了孩子的心理活动,把他从纯真快乐到惊恐惧怕描写得淋漓尽致,代入感极强。
连李掌柜这个阅文无数的人,看到最后都不免有些感同身受,为他难过,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另一篇是从拐子的角度出发,说一个人是怎样成为了拐子团伙中的一员,从刚开始的不忍,到后面的麻木,甚至是看到别人骨肉分离,痛哭流涕苦苦寻找,还会有种莫名的快感。
他们拐卖人,除了能得到银子外,也享受那种折磨他人的快感,看得李掌柜不寒而栗,震慑人心。
看完这两篇故事,李掌柜久久不能回神,荣斋先生见状也不催促,他当初看到这两篇故事的时候,跟他一个反应。
一开始还以为谢宁是给陆川打掩护才做的主编,没想到他是真有这个本事,文章的鉴赏水平很高,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写得不合理的地方,并给出修改意见。
这可是谢宁做了不知多少练习,才练出的技能。
半晌,李掌柜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下角作者的位置——主编安麓居士撰写。
谢宁跟陆川一样,不方便暴露本名,便起了一个笔名。安有宁的意思,麓与陆同音,他和陆川名字的结合体。
谢宁进入编辑这一行,有陆川的功劳,之后也是他一路教导陪伴,谢宁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他写的文章,有陆川的一份功劳。
李掌柜念叨出来:“安麓居士?主编?”然后他抬眼看向谢宁,眼里闪过一抹震惊。
如此动人心弦的故事,竟是眼前这个哥儿写的?
谢宁淡定回望,用眼神告诉他,他想得没错。
那么多人夸赞过他的文章,谢宁现在还是有点子自信在的。
李掌柜到底是翰墨书局的主事人,经历过的事不少,很快就收敛了神情。笑道:“谢主编果然厉害,这两篇故事看得我老头子都忍不住入了迷。”
这一刻,李掌柜不再把谢宁当做陆川的代理人,而是一个报社的主编,跟荣斋先生一样的身份,能做主之人。
谢宁谦虚道:“李掌柜谬赞了。”
面对一个书局掌柜的夸赞,谢宁表面谦虚,实际尾巴都快要翘起来了,他内心还是有些骄傲自豪的。跟白玉荷花陆川的夸赞不同,一个阅书无数的资深读者的夸赞,更让人欣喜。
荣斋先生插话:“李掌柜还是先看完报纸再说话吧。”他点了点报纸上小说的版面。
他已看过了文章,心绪早已平复下来,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这报纸到底能不能出版。
李掌柜深深看了谢宁一眼,然后顺着荣斋先生的话,低头看起了小说。
谢宁对他这一眼感觉有些莫名,看向荣斋先生,发现他在喝茶,察觉到谢宁的视线,也只是摇头笑而不语。
谢宁有些疑惑,但他不是一个事事深究的人,不能理解就直接抛开,反正对现状没什么影响。
一期报纸上连载的小说字数只有五千字左右,李掌柜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整张报纸后,李掌柜不禁感叹:“你们这报纸的内容,每一个版面都那么吸引人,若是出版,反响不会太差。”
得了李掌柜的准信,荣斋先生和谢宁都不免松了一口气,报纸终于能出版了,不枉他们忙活了这么久。
“不过——”两人松了一半的气,又被李掌柜这两个字给提了起来。都愣愣地看着他,期望他嘴里能吐出个好消息。
停顿了一下,把两人的视线都吸引过来后,李掌柜才开口:“我要看这本《修仙传》的全本大纲,确保里面没有不能出版的东西才可以。”
出格的事儿一次就够了,可不能再来一次。陆川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就怕又写出什么有争议的东西。
原来如此,对此荣斋先生早有准备,把陆川写的大纲抄录了一版,现在正好拿给他看。
晚间,陆川提前在国子监完成了其他夫子布置的课业,只留钟博士布置的卷子,因为太多做不完,只得拿回家做。
经过一天知识的摧残,陆川有些木然地踏进家门,不料一进院子,谢宁便冲了过来,撞进他怀里。
好在他这段时间都有在锻炼,只后退了一步就稳住了身形,同时还揽住谢宁,谨防他摔倒。
“啊啊啊!!!报纸的审核通过了!我们的报纸可以出版了!!!”谢宁在他怀里激动地叫喊着。
得到李掌柜肯定回复的那一刻,谢宁强装镇定,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和荣斋先生一起跟李掌柜讨论出版的后续事宜以及各项分成。
直到散去坐上马车,才表露出一丝兴奋,白玉荷花他们也很为他高兴,但他最想分享的人是陆川。
陆川本就有些木的脑袋,被谢宁的话冲击得更木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
陆川:“……”
陆川突然睁大了眼睛,眼里的疲惫一扫而空,他抓住谢宁的肩膀将他推开一些,注视着他的眼睛。
“过了?!!”大安朝的第一份报纸要诞生了?!!
谢宁眼里闪烁着兴奋和激动,肯定地点头:“没错!过了!我们的报纸可以出版了!”
今天李掌柜看完《修仙传》的全文大纲,大呼惊奇,对这本书极为感兴趣。知道是由荣斋先生负责编写后,还一个劲催促他赶紧写完。
至于具体内容,他之后又审了一遍,没发现什么特别有争议的情节,就大方给过了。
双方确认出版后,接下来出版的是事情就由荣斋先生和李掌柜谈。
一张报纸的成本,除了稿费之外,主要成本还是纸张墨水。纸和墨的价格区间特别大,有几百两一刀的纸,也有一两百文一刀的,墨跟纸是一样的。
陆川以前用的纸墨就是相对比较便宜的,自从和谢宁成亲后,他读书上的一切花销,谢宁直接给他准备好了,无一不是精贵的。
古代可没有多少品牌效应的营销,能卖上贵价的东西,要么是物以稀为贵,要么是质量绝对过硬。
贵有贵的好,陆川练字都感觉流畅了不少。
对于纸墨用料这方面,荣斋先生和李掌柜还是有争议的。
李掌柜认为,报纸主要是卖给读书人和后宅女眷,用料最好要中等的。只是用中等的纸墨,成本大大提升,相对应报纸的售价也得提升。
荣斋先生认为,报纸的受众是广大平民,只有便宜的东西,他们才会舍得买。报纸就适合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这个问题荣斋先生和谢宁陆川三人都讨论过,一致认为报纸一定要便宜,最好定价三文钱一份。
他们算过成本,用最低档的纸墨,一份报纸的纸墨成本大概是两文钱,利润是一文钱左右,和翰墨书斋五五分成,一份报纸他们能赚半文钱。
《修仙传》按市场价给稿费,还有林先生的稿费,以及报社的各项人员支出,如果卖三文钱一份,至少要卖出五万份报纸才能回本。
陆川对这个预估销量还是很有自信的,不过李掌柜对这个销量不报多大希望,近几年来最热销的话本,一年下来,顶多只能卖出两万份,这还是加印过好几遍的销量。
据荣斋先生的说法,第一次印刷便想刊印五万份,他个人是不看好的。他比较倾向于提高卖价,走中高端路线,第一次先刊印五千份。
两人争执不下,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是谢宁一句话给解决了。
谢宁表示:第一期报纸的印刷费用全部由他负责,包括书局印刷工匠的工钱,滞销造成的损失,也由他负责。
李掌柜这才勉强同意,这样一来,不管销量如何,书局都不会亏本。
协商好成本支出,第一期报纸的样版也做出来了,接下来便是让工匠印刷出来。
大安朝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很成熟了,特别是书局,每天都有要印的书籍,字模有三四套,正适合印刷内容多变的报纸。
得到谢宁肯定的回复,陆川也忍不住激动起来,这个报纸从起草到落实,陆川虽然没有全程跟进,也花费了不少心血。
此时能够出版,陆川心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报纸将是他从现代带来到大安朝的第一样产物。
他从现代文明来到落后封建的大安,自然希望能为这个朝代留下点什么。
而报纸正是他传播思想的第一步。
思及此,陆川按耐不住心中的澎湃,一把揽住谢宁的腰,抱着人转了几圈。
谢宁一时没防备,等反应过来时,身体已经腾空,被陆川带着转圈。
被放下来时,谢宁一点事儿都没有,反倒是陆川,有些头晕,不得不抱着谢宁,倚靠在他身上缓缓。
陆川的头靠在谢宁肩窝,有些虚弱道:“不行了,头晕了。”
谢宁从一开始的惊呼,到对陆川的嘲笑,变化只在一瞬之间。
谢宁嘲笑道:“这就晕了?!!人家唱戏的转上几十圈都没问题。”他话是这么说,心里还是疼惜陆川的,双手绕到他背后,给他顺了顺气。
陆川靠了一下,就缓过来了,但还是没放开谢宁,谢宁一时竟也没想起来,任由他抱着自己。
他们在院子里,相拥着说话,气氛温馨又暧昧,看得周围的下人忍不住脸红。
大安朝讲究礼仪,在大庭广众之下相拥,这对他们来说乃是失礼之事,从来就没见过,哪怕相拥的两人是正经夫妻/夫夫。
所以看到这一幕,他们都愣住了,反应过来时,都不约而同脸红了。
在陆川回来之前,谢宁正在和白玉荷花说话,见此情景,白玉也没有去打扰谢宁,公子和姑爷感情好,他们也开心。
至于失礼,都在自家院子里,他看谁敢说嘴主子。
这么想着,白玉让同样红着脸的荷花,带那两个粗使丫鬟回去,他自己则去吩咐其他下人不准进来。
谢宁没注意到这些,他的心神完全在陆川身上,温暖的怀抱,让他不想离开。
陆川用脸蹭了谢宁一下,开口道:“商量好什么时候发行报纸了吗?”
谢宁脖子被陆川蹭得有点痒,躲了一下没躲开,便由他去了。
“李掌柜说,下月初一,官员书生都休沐了,发行报纸正好。”
“那也没几天了。”
“是啊,所以李掌柜一回去就让工匠赶工,荣斋先生也跟着去监工了。”
此时离下月初一没剩几天了,他们要在初一这天发行报纸,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是印刷出来就可以了,还需要和各个书铺商议铺货。
用陆川的话来说,就是趁着流量最大的时候,打出报纸的知名度。
之后谢宁给陆川说了荣斋先生和李掌柜之间的争执,虽然最后因为他的财力,采纳了他们的方案,但他觉得李掌柜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谢宁说:“我觉得中等或高级纸墨的报纸,也可以印点出来,专门卖给那些有钱人。”就谢宁自己来说,他是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买纸张差的书。
他之前听陆川说过,书籍的内容虽然是一样的,但可以用不同的纸张,给它们分成三六九等,以此得到更多的利润。
闻言陆川不禁笑了:“宁哥儿不错啊,懂得学以致用了!”
谢宁脸上顿时露出自豪的笑容,被教导了这么多,他也是有长进的好吗。
“那当然!”谢宁语气里满是傲娇。幸好此时陆川没见着谢宁的表情,不然又要心动了,抓着谢宁就是一通亲吻。
“不过,其他品质的报纸,可以等等再印刷。”陆川说。
谢宁疑惑抬头:“为什么?”
陆川解释:“现在还不知道销量如何,待卖上几天,再粗略统计一下有钱人的数量,再决定印刷也不迟。”
闻言谢宁更不解了:“他们都看过了,怎么还会再花钱买更贵的报纸?”
陆川轻笑:“若是有一本好书,你看过后特别喜欢,这时候告诉你,有品质更好的版本,可以让你收藏,你会不会买?”
谢宁想了想,他还真的会买,好看的书就是要好好珍藏,纸张越好他越珍惜。
谢宁严肃点头:“我会!”
陆川笑了一下,才继续道:“况且,他们多买一份普通的报纸,我们不就能多赚一份钱了吗?”
谢宁恍然:“也对哦!”有钱人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之后谢宁又聊到了铺货问题,他们这次印刷五万份,墨雨书铺就要了五千份,剩下的四万五千份,要跟一家家书铺谈。
对此陆川没有什么建议,记得他小时候,大人们看报纸,要么直接从报社订报纸,要么到附近的书报亭买,基本就这两种途径。
虽然他长大之后,书报亭因为电子产品的进步,慢慢地消失了,但在纸质时代,书报亭曾是他们一代代人的回忆。
他们的报纸是新鲜玩意儿,没有一定的推广,一开始肯定不会有人订报,干脆就没开放这个途径。
书铺跟书报亭的性质差不多,他觉得报纸放到书铺里卖很正常。
结果问题就出在这书铺上,他们不愿意在店里卖报纸。
报纸这东西,他们见都没见过,哪怕翰墨书局给他们看了样版,内容很精彩,他们还是不愿意。
因为报纸的价格太低了,才三文钱,他们能拿到手的利润非常低,还不如多卖两本书呢。
也有几家书铺愿意在店里卖报纸,不过他们要的量很少,大部分是要两三百份,最多的才一千份,加起来需要的量一万份都不到。
接到李掌柜来信的时候,谢宁和荣斋先生都愣住了,他们自信满满地印了五万份,结果人家书铺连一万份报纸都没订够。
此时李掌柜也是一脸愁容,虽然他一开始不支持印刷五万份报纸,这次印刷的成本也不需要书局承担,但现在报纸都已经印刷出来了,后悔也没用。
这对一个刚开始的报社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报社的人知道了这事儿,他们也都愁容满面,他们的生计,是在报社,报社的生意不好,难说不会把他们辞退。
众人集思广益,讨论了很久,还是没讨论出办法来。再过两天报纸就要发行了。
这天陆川回家,发现谢宁情绪低落,跟之前得知报纸出版消息时的兴奋完全不一样,一问才知道出问题了。
陆川不由扶额苦笑,是他想岔了,报纸没有基础受众,大家对报纸的印象跟话本小说一样,只是内容简短一些。
愿意购进报纸的书铺,购买的数量跟普通的话本小说一样。
陆川皱眉想了一会儿,跟谢宁说:“这样,你让李掌柜跟那些书铺说,这报纸放在他们那里代卖,卖不完可以退回报社,这部分的损失报社承担了。”
陆川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原本不愿意购进报纸的书铺,也都愿意订一些报纸放在店里售卖。
但还是不够,报社里仍然积压了两万多份报纸。
对此陆川又想了个法子,找一些小孩,沿街叫卖。
追根溯源,报纸最开始就是由报童沿街叫卖。小时候邻居家的奶奶,哄小孩时会唱歌,其中就有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
这也是一个办法,于是谢宁又让人去找了一群口齿伶俐的小孩,简单培训了一天,就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出去卖报。
到了陆川休沐这天,报纸正式发售,陆川和谢宁没有到报社去坐镇,而是在家中准备接待来客。
之前孩子被拐的王家,今天要上门来道谢,这是早就说好的,陆川和谢宁也不好改期。
主要是到了现在这一步,谢宁在也发挥不了作用,在报社等消息还心烦,不如在家待客。
第82章 卖报
在北城一个破旧的宅子,有三间屋子,里面都盘上了长长的炕床。每间屋子都躺了七八个小孩,其中最大的才九岁,最小的才三岁。
这宅子是之前谢明为了在北城推广火炕,特意在北城买下的房子。北城的百姓大多数都见识过火炕,到了现在,对这个火炕展示点没多大兴趣了。
谢宁决定采取陆川请小孩当卖报童的方策后,便想到了他二哥讲的,北城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小孩在流浪乞讨。
大安立朝之初,专门为那些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设立了慈幼院,只要是符合条件,都可以到慈幼院生活。
现今距离立朝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慈幼院早已名存实亡,朝廷每年拨下的款项金额极少,还要被下面办事的人盘剥,到慈幼院账上,少得可怜。
京城中的孤儿众多,慈幼院压根就收容不了这么多小孩,只能任由他们在外流浪乞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