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陆川的话,谢宁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心里发出疑问,真有夫君说的那么好吃吗?
谢宁不由问道:“火锅是什么?辣椒和花椒加一起会好吃吗?”
陆川表情故作严肃道:“辣椒和花椒当然不好吃,一个辣一个麻,吃下去怕是舌头都不要了。”
谢宁惊愕:“啊?不好吃?”那表情明显是不好吃为什么还要浪费辣椒。
看着逗到了谢宁,陆川轻笑出声:“当调料放到锅里,就着锅里的水,涮牛羊肉很好吃。”
意识到陆川在逗自己,谢宁没忍住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这不就跟古董羹一样么,说得这么神秘!”
京城地处北方,牛羊肉价格比较便宜,京城有人开了几家古董羹店,谢宁也去吃过,味道还行,主要是牛羊肉比较新鲜。
感觉到谢宁有点生气,陆川赶紧哄道:“这加了辣椒和花椒的古董羹可不一样,保证你吃了一次还想第二次。”
谢宁将信将疑:“真的?”
陆川打包票:“你夫君我说过好吃的东西,哪次难吃了?”
谢宁想想也是,之前陆川说土豆好吃,用土豆做出的几道菜,就挺好吃的,尤其是酸辣土豆丝和炸薯条,用辣椒做出的牛肉酱也很好吃。之前被二哥算计走一罐子,他还心痛着呢。
“好吧,我等着你说的火锅。你说的这个火锅还挺合适呀,火炭上的煮锅。”谢宁一边说一边点头,表示对这个名字的认可。
摘辣椒的几个婶子哥儿,在旁边立着等主家的下一步吩咐。
此时见两人说话告一段落,才有一个婶子上前来,明显是几人中做主的。
那婶子恭敬道:“大爷、正君,这些辣椒要怎么处理?”
谢宁和陆川这才反应过来,这里还有人在。
陆川说:“先放到马车上吧,一会儿带回去。”
辣椒还是要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放心,一筐辣椒也不多,晒晒就更少了。
那婶子恭敬应是,白玉在前面带头,几个婶子哥儿抬那筐辣椒跟在后面。
她们来帮忙采收,是有工钱拿的,管事的承诺了会给他们一人三十文钱。
现在还没到春耕,地里没什么活,家里男人进城干活一天正常也就四十文钱,她们来帮着摘点东西,拢共只干活了半个时辰,就能拿到三十文钱,心里开心着呢。
虽然不知道主家为什么要种这玩意儿,外表红红的,一看就像是有毒的东西,听主家夫夫两人的聊天,这东西叫辣椒,是个好吃的东西。
她们有些担心,这辣椒不会有毒吧。这么好的主家,不仅租子要的少,找她们来干活还会付工钱。若换了别家庄子,他们佃户就是免费的劳力,主家让干什么干什么,哪里有工钱可拿。
她们可不想换个主家。
刚才那婶子没忍住,快走几步到白玉身边,轻声问道;“这位小哥儿,这东西真能吃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白玉停住脚步一愣,能有什么问题?不就是一个调味料吗?
随即他想到,他们大概是把辣椒当成像毒蘑菇一样的东西了。
白玉笑着安慰道:“放心,辣椒没毒,应该就是像花椒一样,有点麻舌头,是正常的。”
听这位小哥儿的意思,应该是已经吃过了,并且没有任何问题,几人这才放下心来。
之后陆川两人去看采收的土豆,那位照料土豆和辣椒的老农正和两个男子等在土豆地那边,陆川看了一下,三分地收上来的土豆共有五筐。
老农姓李,五十多岁,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人,他都当爷爷了,大家都叫他老李头。
老李头此时正兴奋着,当初主家找他来照料,主要看中他多年种植的经验,经他手种出来的东西,收成基本都比旁人的高一两成。
至于为什么,是他种地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什么时候播种、施肥、除草,他心里有数。
但就算他再努力,种出来的粮食也仅是比旁人多一两成,没办法让家里人过得更好,甚至顿顿吃饱肚子都做不到。
当初到陆宅听命的时候,他听大爷说过,土豆这种粮食,亩产能达到一千五到两千多斤。
他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现在一亩小麦长得最好的才三百多斤,怎么可能有粮食的产量这么高!
老李头心里虽然不信,但主家给的活,还是好好执行下去了。毕竟这相当于是主家给的活计,有工钱拿的。他一个老头,在冬季能找到一份活计,那是多么困难的事儿。
不过他在照料过程中,一天天看土豆秧子底下逐渐长大的土豆,慢慢地竟有些相信。他偷偷扒过土豆上面的土,一根苗下面的土豆有好几个个,一个都有半斤重了。
老李头从一开始只是为了工钱精心照料,后来发展成把这土豆地当成自己家的地一样照料,晚上都要来这里守着,生怕出了点什么意外。
就这样终于到了可以采收的日子,今天他和两个庄子上的佃农一起挖土豆,挖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地里的土筛了又筛,生怕漏了一个在地里。
看到陆川和谢宁走过来,老李头赶紧迎上去。
他既恭敬又掩饰不住兴奋,说:“大爷、正君,这三分地的土豆都在这里了,可要称一称?”
据他估计,不会少于五百斤,三分地能种出五百斤的粮,怎么不让他惊讶和欢喜。不过要得到准确的数据,还是得上过称才知道。
陆川点头:“那便拿秤来称一下吧。”他也要计算一下这个时代的土豆亩产有多少。
然后两个佃户便抬着一筐筐土豆开始秤起来,老李头看秤。
“一百一十三斤,一百零五斤,一百零九斤,一百一十五斤,一百一十八斤。”
谢宁问:“这一共有多少斤啊?”
陆川在老李头报数的时候,就在心里做加法,闻言回道:“一共五百六十斤。”
谢宁震惊:“五百六十斤?一共就三分地,竟能种出这么多土豆?”
老李头不太会算数,只知道不会少,如今听到陆川的话,也是一惊,五百六十斤?都快有两亩地小麦这么多了。
虽然这土豆是生的,可换算下来,也比一亩地的小麦多了。
只见陆川点头:“不错,这个产量还行,在正常范围内。”
这还叫是正常范围?陆川这话不仅把老李头和两个佃户震懵了,就连谢宁也有点懵。
谢宁他是没怎么接触过农事,但也知道一亩地的粮食产量不可能这么高。
当初听陆川说的时候,他也是半信半疑,没想到竟是真的!
最后两人午膳也没用,直接载着这五筐土豆和那筐辣椒回城了。
他们没有直接回陆宅,而是回了永宁侯府。
这么大的消息,当然得回去跟他爹说,一样高产的粮种,将会给大安带来多大的变化,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好处,谢宁想想就激动。
事实证明,有高产粮种一事,不仅谢宁激动,连历经世事的永宁侯也震惊不已。
他直接扑上去,抱着一筐土豆,左看右看,然后不可置信地看向陆川:“这里真有五百六十斤?”
陆川点头:“没错,岳父大人若是不信,可以重新找人来称重。”
永宁侯又问:“真是三分地种出来的?莫不是来玩笑本侯吧?”
陆川笑道:“真是三分地种出来的,岳父大人不信可以问旁边这位老伯,这土豆是他一手种植的,从移苗到采收,他可是一直盯着的。”
老李头也跟着一起来了侯府,谢宁的陪嫁庄子以前就是侯府的产业。不过只有主事可以按期上门来回报庄子的情况,老李头还是第一次到侯府来。
面对侯爷这么大官,老李头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地说:“正是如此,老头子亲自种的,三分地种出了五百六十斤土豆。”
之后永宁侯又问过所有今天去了庄子的人,才终于相信,有如此高产的粮种。
谢宁受不了直接打断他:“爹,真是三分地种出来的,我亲眼见着的!”
永宁侯呵呵笑道:“我不是不信你们,这事儿太大了,爹总得慎重点。”
嘴上说着相信的话,那边已经叫人拿秤来了,当着陆川和谢宁的面,又一次称重。
就这永宁侯还不放心,非得自己去看秤,直到秤完,跟陆川说的数是一样的,才终于相信。
永宁侯激动得直接抱起陆川,抱着他转了三圈,他本来还想抱谢宁,刚要碰到谢宁时想起他哥儿的身份,哪怕他是当爹的,也不好再抱成亲了的哥儿,转而奔向一筐土豆,抱着那筐土豆上蹿下跳了好一会儿。
难为永宁侯快五十岁的人,还顶着个啤酒肚,能抱着一百多斤的东西活动。
陆川被放下的时候,头还被转晕了,自己抵着桌子缓好一阵才缓过来。
抬眼就看见自家岳父激动的行为,不免笑出了声来。
谢宁则是捂着眼没脸看,这样的爹太丢人了。
第101章 心虚
永宁侯抱着一筐土豆舞了一阵,才终于停下来,然后整个人趴在那筐土豆上,一动也不动。
谢宁一开始还以为他爹是累了,趴在那缓缓,结果却发现他肩膀不断抖动着,不像是休息的模样。
谢宁不安地看向陆川,发现陆川也在看他,眉心微蹙,显然是发现了他爹的不对劲。
本来因为永宁侯的动作而欢快的气氛,开始变得凝滞起来。
陆川挥手,示意伺候的下人退下,老李头一开始还看不懂陆川的手势,还是白玉把他拉下去的。
谢宁凑到永宁侯跟前,蹲下身来,拍了拍他爹的肩膀。
“爹,你怎么了?”谢宁语气里有一丝担忧。
永宁侯本来还在抖动的身躯,被谢宁这一拍,立刻停止了抖动。
半晌,才冒出一句话来,声音有些沙哑:“爹没事,爹是太激动了,让爹缓缓。”
谢宁只喏喏应了声“哦”,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无助地看向陆川,陆川上前牵着他的手,把人拉起来,无奈地冲谢宁摇摇头。
陆川说:“我们还没去给岳母大人请安,不如现在去?”
陆川话音刚落,没等谢宁回复,永宁侯抢先开口:“对对对,先去看你们娘吧,爹一会儿再过去。”
于是谢宁被陆川拉着出了前院,来到谢母居住的正院。
陆川和谢宁每次回谢家,都是直接去正院,这次是在门口被永宁侯给拦截了。
谢明知道他们今儿要去庄子上摘辣椒,本来还想跟着一起去,奈何他的差事跟陆川朝中大臣的不一样,没有固定休沐日,是轮值的。今天刚好轮到他值班房,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巡逻呢。
前两天谢明巡逻到陆宅附近,就像平时一样,直接进去喝口茶水,顺便看看谢宁。从而得知了他们要在陆川休沐这天到庄子上采收辣椒。
陆川和谢宁是不打算让谢家人知道的,谢家人自从吃了辣椒牛肉酱后,就对辣椒一直念念不忘。至于土豆,谢家人没吃过,只听陆川说过有这种作物,但都不大信他说的,产量这么高,他们只当是个笑话。
谢宁不知道辣椒的具体产量,怕他们跟自己抢,索性一个都没告诉。结果偏偏叫谢明给知道了。
谢明因为自己不能去,索性就一个家人都没告诉,打算等宁哥儿和弟夫采收回来后,直接上门要求分赃。
因为这次土豆的产量,陆川他们昏了头,直接到侯府来给大家报喜,本来应该是重点的辣椒,都被大家给忽略了。
永宁侯是正好准备出门,在门口处遇见了,看他们带着大筐小筐的东西,好奇之下瞄了一眼,发现是其中有辣椒,瞬间激动了,硬拉着陆川他们来前院。
谢母他们一般不会到前院来,前院基本就是他的地盘,有好东西都想自己占了。
结果辣椒还没有分,就被陆川的话给镇住了,注意力直接转移到土豆上。
刚到正院,谢母身边伺候的嬷嬷就迎了出来。
嬷嬷一边给两人引路,一边笑道:“公子和姑爷刚进门,门房就来报了,夫人等了许久,也没见公子和姑爷的身影。再一打听,才知是被侯爷截去了。”
谢宁被永宁侯影响,心情不是很好,闻言没有搭话。
陆川接过话茬,礼貌道:“我们来侯府送东西,岳父大人刚好看上,便被拦住了。”
陆川说这话的时候,已经走近厅堂,谢母刚好能听到他这句话。
几人还没进门,便听到谢母的问话:“到底是什么好东西,那老头子竟要抢了去。”
谢宁奔向谢母:“是土豆,我们刚从庄子上挖回来的。”
谢母让谢宁坐下,给他倒了杯茶水,问:“是行舟之前说过的新粮种吗?听说产量很高,到底有多高?”
谢宁接过茶水,灌了一口下去,舒缓一下心情。
“对,就是之前说的土豆,用暖棚种的,三分地收了五百六十斤。”
“行舟也来坐……下。”谢母本来在招手让陆川来坐下,话说到一半,便被谢宁的话给镇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木讷地说出下一个字。
陆川在谢宁旁边坐下,谢宁抄起桌上的茶壶,自己给陆川倒一杯茶喝,给谢母时间回神。
“什么?三分地?五百六十斤?”
陆川正喝着谢宁倒的茶水,被谢母这一声突然的惊叫吓到,差点被呛到。
谢宁也被吓了一跳,回过神后不免抱怨:“娘,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都是正常的产量。”
他说这话的时候,完全不记得自己在庄子上的震惊,回城的这段时间,足够谢宁接受这个事实了。
谢母喊道:“正常?你跟我说三分地能种出五百六十斤土豆,这叫正常?”
闻言谢宁有些讪讪,好吧,他一开始也觉得不可能,这不是亲眼看到土豆被挖出来嘛,由不得他不信。
谢宁说:“那土豆就放在前院,娘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看看。”
谢母半信半疑:“你俩不会是来框我的吧?有新粮种可是大事,这可不能开玩笑。”
谢宁无奈:“我们闲得慌吗,做什么要框你,不然你去前院瞧瞧?”
谢母想想也不大像,宁哥儿可能会没有分寸,但儿婿是个稳重的,怎么可能开这种玩笑!
这么一想,她便想去前院瞧一瞧。不过谢母刚起身,便被陆川拦住了。
“岳母且慢,岳父大人在前院有事儿,岳母怕是不太方便去前院。”
谢母疑惑:“有事儿?”那老头不是准备出门吗?在家能有什么事。
谢宁这才想起他爹刚才的反应,还真是不好让他娘过去,但若是不说明白,恐怕他娘还坚持要去呢。
谢宁凑近谢母耳边,小声道:“爹在前院哭。”
谢母一听这话,立马停下准备往外走的脚步,愣愣地坐了回去。
谢宁实在好奇,他爹怎么就突然哭出来了。在他记忆力,他爹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从来就没哭过,怎么一看到这新粮种,就突然哭了呢。
“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谢宁轻声问道。
谢母叹了口气:“这就说来话长了。”
“没关系,我们有时间听。”谢宁积极道。
陆川也暗暗点头,壮汉落泪,怎能不让他好奇心发作。
谢母说:“知道你爹为什么能封侯吗?”
谢宁点头:“知道,十二年前打败了戎人,歼灭了他们大半的兵力,让他们二十年内再不敢来犯,大哥还取了当时戎人首领的首级。我们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帝给爹封了永宁侯。”
谢母脸色变得沉重:“你当时还小,又被我关在府里,不知道当时的情势。”
难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当时天下大旱,不仅是北疆干旱,关外同样干旱,草原没水,戎人的牛羊养不活,他们没了食物,只能来大安抢劫掳掠,陈兵十万至北疆关外。”
“当时北疆军只有五万守兵,紧急从附近城池调来了三万,共计八万抵御外敌。可北疆军常年被克扣粮食,加上当时朝中各种扯皮,没能及时补给粮草。”
“我们僵持了三个月,朝中的粮草还没运到,有不少士兵是勒着肚子在打仗。但是吃不饱就没力气,很多士兵与其说是打仗死的,不如说是饿死在战场。”
“戎人粮食告缺,只会越打越勇,北疆军根本抵挡不住。最后是你大哥,点了一千骑兵,急行三天三夜,绕到戎人后方,突袭王庭,围魏救赵。你大哥带着戎人首领的首级回来,击溃了戎人士兵的心理防线,和你爹里应外合,才把戎人赶出北疆。”
“这一场仗,留下了戎人的八万士兵,再无力卷土重来,但我们北疆军也是伤亡惨重。”
“你爹大概是想起在北疆战场上,那些饿着肚子上战场的士兵。你爹对他们一直有愧疚,若是当时有这种粮种,他们一定不会饿着肚子上战场,应该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伤亡。”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