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道墓天师 (张天怪)



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

印度还有很多奇特的习俗,列如树叶当饭盆,不分男女的露天浴场,都是印度的一大特色。

苗伟强,周天翼,董廷华三个人用手抓着饭塞到嘴里,总感觉特别的别扭,但还是将就着吃完了,现在最只要的就是找到迦毗罗卫王国所在的位置。

“神棍,我们去哪里找迦毗罗卫王国的位置呢?”董廷华边吃边问道。

“查一下历史资料,询问一下当地的老百姓,应该能找到一些线索!”周天翼说道。

三个人吃完饭离开了餐厅,见大街上一个印度老僧人在地上摆了一个奇怪的画布,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案,从整个布局来看像是一个算命的老僧人,但是这个算命老僧人坐在地上的姿势让三人不解,想到了印度的瑜伽术,从老僧人做的动作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算命的老僧人应该是一个高人。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

“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们是不是要寻找什么东西!”老僧人问道,他并没有睁开眼睛,却知道周天翼,苗伟强,董廷华三人是从远方来的,这个老僧人的确有点道行。

从老僧人的神情话语中,周天翼已经明白这个老僧人定是隐藏在民间的世外高僧。

“这位大师,我们是来寻找舍利塔的!”周天翼回答道。

听到周天翼的回答,老僧人突然睁开了眼睛惊问道:“你们是来寻找舍利塔的?”

“没错,不知道大师知道舍利塔在什么地方吗?”周天翼继续问道。

老僧人意味深长的看着周天翼,苗伟强,董廷华三人,一副看透世间万物的模样。

周天翼心里有种感觉,这个老僧人好像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

“舍利塔在迦毗罗卫王国西面的白象山上!”老僧人说道。

由于历史的变迁迦毗罗卫王国的遗址早就消失不见,根本无法确定遗址的位置,周天翼继续问道:“大师请问迦毗罗卫王国在什么地方!”

老僧人一脸的平静说道:“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应该会有所收获!”

“大师,我们哪有时间听你讲故事,你要是知道迦毗罗卫王国在哪里就赶快告诉我们吧!”董廷华急道。

周天翼知道这个老僧人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讲故事,这个故事一定与迦毗罗卫王国,释迦牟尼佛有着密切的关系,急忙拉了拉董廷华。

“年轻人你们要是想知道迦毗罗卫王国在哪里,就坐下来听我慢慢地讲!”老僧人说道。

老僧人所讲的正是释迦摩尼离开印度去中原以前的故事。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后叫摩耶。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壮严论经·卷第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摩耶王后怀孕已满10月,一日率众宫女漫游兰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初旬,风和日丽,生机畅达。花园里芳草萋萋,百花争妍,行树耸翠,莲蕖送香,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

游历花园一周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尤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无尤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上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净饭王得子后,喜悦非常,替他取名悉达多,就是说他生时即有许多奇异祥瑞的意思。

第三四九章释迦摩尼佛(一)

周天翼,苗伟强,董廷华盘腿坐在地上,听着老僧人讲着关于释迦牟尼佛的故事,想从老僧人的故事中得到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寻找舍利塔的线索。。

释迦牟尼诞生刚七天,他母亲摩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顾年幼的王子,更是怆恻。于是他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闍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养王子。

摩诃波闍波提贤淑仁慈,视王子悉达多为己出,十分钟爱。净饭王又令三十二名宫女协助抚育,八女抱持,八女洗浴,八女喂乳,八女带领玩耍。后来摩诃波闍波提与净饭王结婚,抚养王子更为尽心。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聪明伶俐,无出其右。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将护,寒暖得时,饮食得时,饮食有节,身体异常健康,发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树,得种肥沃之土,正与日俱长。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有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尤怖。

有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有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

悉达多王子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行,净饭王和摩诃波闍波提夫人涕泣不许。他又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净饭王一听,知其意仍要出家,重增尤戚。

无奈之下,净饭王苦心孤诣,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舞,以悦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护,不许稍离,想使王子去掉出家之念。

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二月八日的半夜,月色明朗。他消消起身,凝望着熟睡的妻子耶轮陀罗和儿了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然后便出了房间。他看见宫女们和守卫之人都呼呼熟睡,犹如木石,又生感慨。

悉达多王子别了妻儿,唤起马夫车匿备马。车匿高声泣谏,想惊醒宫中之人,不料却都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马。

王子跨上白马,取道北门逾墙而出,车匿也紧随其后。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际,发下誓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车匿,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悉达多王子见这里山林繁茂,寂静无哗,心中欢喜,便命车匿牵马回宫,车匿不肯,涕泣相劝道:“王子生长宫中,安享尊荣,今到山林,伴随荆棘虫兽,怎经得住这诸多苦患险难呢?”王子回答说:“你不必多言,须知我在宫中,虽能免有形的荆棘虫兽,却不能免无形的荆棘虫兽,我现在正欲解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乐。”

说罢,悉达多王子心中思忖;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即拔金刀,手自削发,且发誓言:“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这时来了一个猎人,身著袈裟,王子就以身上的华丽服饰相换,完全成了僧人形象。

马夫车匿见此情形,知不能挽回,只好牵马拜辞,寻路回宫。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