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感觉自己游了三海里,抑或只有两海里,那道光不动了,它微弱下去,渐渐消失在他们眼前。
他停下游动,他感觉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不惟是肉体的疲惫,还有再一次失去目标的绝望。他将头埋进水里,双肩不可控制地颤抖起来。
就在这时,辛霓兴奋的大喊声隔水传来:“海岛,看哪,祁遇川,那有一座岛!”
他不敢相信地抬起头,扭头往辛霓指的方向看去,一条岛屿的弧线出现在他青黑的视野里。一股热流窜向他四肢百骸,他拿出仅剩的那点潜能,飞快地朝那边游动。
二十分钟后,那座岛屿的近貌落入他们眼中。严格意义上来说,那根本不是岛,而是一片怪石嶙峋的岛礁。这种岛礁附近往往水流湍急,涡流暗涌,是海上极凶险的地方。祁遇川停止前行,定睛观察着那处翻滚的涌流和涡旋。良久,他做出判断,推着辛霓小心翼翼地朝一座往外突伸的礁岬游去。
正式进入岛礁的势力范围后,救生筏不受控制地猛烈摇晃起来。祁遇川将九成力都用在稳住筏子上,他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阿霓,你听我说,这一带浪太大,我们不可能同时上岸。稍后我把筏子顶上礁石,你不能犹疑,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跳上岸。听明白了吗?”
听他这样说,辛霓猛地一震,紧紧盯着他的眼睛问:“我跳上去后,筏子失重,你怎么办?”
祁遇川喉头滚动了一下,勉力一笑说:“你不用担心我。我可能会死在任何一个地方,但绝不会是海里。”
辛霓从不质疑他创造奇迹的能力,她将慌乱紧张的情绪沉淀下来,含泪点了点头,艰难地弓起身,为稍后的起跳做力量准备。
祁遇川无比眷念地看了她一眼,肃容收回眼神,目视正前方沉声道:“我数到三,你就跳上去。”
说话间,辛霓身下的救生筏如离弦之箭般朝礁岬撞去。巨大的冲击力中,辛霓听到祁遇川的指令:“一、二、三……”
筏子堪堪撞上礁石那一霎,她拼尽全力纵身一跃,飞扑向离她最近的一片礁石。与此同时,失去重心的救生筏瞬间便被激流冲了出去。
重重摔在礁石上的辛霓顾不得彻骨的剧痛,爬起来转身朝海里看去,什么都没有——汹涌的海面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她眼前骤然一黑,感觉整个世界沉了下去。
辛霓是在心脏处的剧痛中醒来的,她听过疼得昏过去,却不知道原来人还会疼得醒过来。她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也许有一小时,也许只有一瞬。天边群星已退去,只留下启明的那一颗。她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一点点爬到礁石边,头晕目眩地看着那片恶浪滔天的海。她不相信他去了、永永远远地去了。她需要闭上眼睛,才能控制住跳下去的冲动。
她将额头磕在粗粝的岩石上,咬着牙跟自己说不可以哭,哭了就是认了。她不认,他会死在世间任何地方,但不会是海里。他会回来,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会将他找回来!她悍然从地上爬起来,四下里去寻找引他们过来的光。当她看见那道光,以为前路光明,以为他们会永远相守。她要质问那光,像受苦的约伯质问耶和华,质问它为什么要用美好的希望诱骗她。
也就在这时,另一道光刺破暗夜,朝她照射而来。直升机隆隆的声音盖过海浪声,也盖过她心底的悲号。一道软梯从天而降,她缓缓抬头,僵如死尸般看着那道迟来的软梯。眼泪沁出来那一瞬,她伸手抓住了它。从祁遇川那里,她学会一件事,如果必须离开某处、某人,那就要尽可能断然地离去,永不回头。她不怕死,她怕慢走一步就会失去带着回忆和爱活下去的勇气。
尾声
我在这里等你
5月底,辛霓带着顾问团赴华盛顿谈一桩收购案。
祁遇川走后的这四年,名仑于风风雨雨中砥砺前行,数度险遇覆灭之灾。幸而祁遇川打下的基础足够监牢,辛霓方才能屡败屡战,带着名仑一次次绝处逢生。
“小辛总,我刚收到消息,康卓群的团队明日飞华盛顿,准备介入洽购SOLAR EC。如果消息属实,我们收购SOLAR EC的计划可能会有变。”Alisa关掉蓝牙耳机,小声向辛霓汇报。
自从康卓群前年正式上位康氏总裁后,便将康氏在内地的战略布局转为新能源开发。内地的市场那么大,但他偏紧盯着名仑,无所不用其极地试图控股大盛电力等几家名仑的子公司。
辛霓听完,波澜不惊地将脸转向车窗。窗外,华盛顿夜色正浓,斑斓的城市灯影如水般从车窗上流过。她看见倒影里西装笔挺、烈焰红唇的自己,有一刹那恍惚。她越来越像他,连蹙眉时眉心的纹路都跟他一模一样。
四年,一千四百六十天,对人的一生来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可以转瞬即逝,也可以漫长无期。是快是慢,只取决于身处其中的人用什么心境度过。对辛霓而言,这四年并不难熬,当她站在他曾经所处的位置,操纵着他曾经操纵的事情,她总会感觉他并没有离开,他始终在她左右,陪她前行。
“如果祁先生在,他会怎么办?”辛霓回过神,垂眸看着Alisa。
Alisa垂下眼帘:“他也许会考虑同意康先生投资我们在云南的水电站项目,来寻求名仑、康氏在深圳阳光城项目上的再度合作。这样一来,也能减轻我们此次的收购压力……但是,您并不是祁先生。”
辛霓轻笑了一声:“我会认真考虑。”
辛霓根本不打算考虑这个方案,她之所以会问Alisa,只不过想找个合理的由头,让他在别人的口中短暂地“复活”一回。
因为康卓群的介入,名仑对SOLAR EC的收购陷入了僵局。辛霓在华盛顿待了几天后,做出回国观望的决定。
回国前,她专程去了趟曼哈顿。在清晨的浓雾中,她将车停在了贝塞那栋别墅外。她摇下车窗,怔怔看着栅栏处的那一片浩瀚的月季海。许久,她在漫天的香阵中合上了眼睛。一滴冰冷的东西从她眼角无声滚落。
浓雾散尽时,别墅里的大门打开,她隐隐瞥见一个男人拿着花洒走出的身影。她摇上车窗,在他注意到这边的同时,将车驶出了那条狭长的甬道。
几小时后,她出现在旧金山那条唐人街上,她循着记忆找到那幅“凤穿牡丹”,推开了古董商店的门。她一眼看见那道佝偻着的背影,她久久注视着他,直到他迟缓地回过头。他隔着一道尘埃曼舞的光柱,惊疑地望着她,一脸茫然地问:“你是?”
她的心口像被拍了一记重掌,胸口有什么在翻腾,却梗在那里吐不出。他不记得她了,他已经老得记不住过去了。原来没什么东西会在原地等她,也没什么记忆会是永恒。
她的目光透过眼前的水雾,从满屋子罗列的小物件上一一滑过,最后停留在一方贝雕小像上。她神情恍惚地上前,手刚伸过去,却被一道声音打断:“小姐,那是非卖品。”
辛霓回头看去,见是一个亚裔年轻人。老人放下手里的活计,颤巍巍地上前拿起那方贝雕,宝贝地端详了一番,絮絮叨叨地说:“这个不卖,这是阿霓,不能卖的。”
年轻人从她的容颜和神色里看出了些端倪:“你是——辛霓?”
辛霓微微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测。
年轻人展颜一笑,片刻后又叹息起来:“你要是早一两年来就好了,他没准还记得你。”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耸肩无奈道,“阿尔茨海默症,没办法的,再聪明的人也会变傻。”
辛霓见老人打了个哈欠,乖觉地上前扶住他,将他搀到一旁的躺椅里:“你是他什么人?”
“学徒。”
辛霓在老人脚边的黄花梨八足圆凳上坐下,仰面望着眼睛发直的老人,问道:“他现在的监护人是谁?”
年轻人为她沏了杯玉兰香片:“也是我。”
辛霓捧着厚瓷茶杯出了会神:“我想带他回镜海。”
年轻人滞了一下:“他习惯了这里,去别的地方也许会害怕。我会一直在这里,你不用担心他老无所依。”
辛霓沉默了一阵,去柜台拿来纸笔,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有任何事都可以打这些电话找我……”
这时,她注意到柜台上的一本书。她眼窝一热,片刻后却笑了。她拿起那书,柔声问:“你也在看这本书?”
那是老人收藏的一本线装的《梅花易数》,自小她便拿着这一本背。那时候,他待她严苛极了,若是背不出其中的卦象,他会拿尺子敲她的手心。有次她气不过,故意拿原子笔在封底画了一只做鬼脸的猪头。他见了后,气得吹胡子瞪眼,末后摇头揶揄她:“你别的本事不见长进,自画像倒是越画越见好了。”
辛霓翻去封底,见那只猪头还在,心中百感交集:“那时候他跟我说,我爸爸让我学的那些东西统统都是消遣。女孩子这一生最要紧的学问只有两样,一是识人,二是识货。我若跟他学会了这两本学问,一生都能平平顺顺……”
只可惜他们缘分太浅,以致她一生都折戟在识人这件事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