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珠重生在六零 [强推] (言之宴)


  以后上工就按照工分来计算了。粮食则每年发放两次,一次是在秋收稻谷交了供应粮后,一次是在收割小麦后。至于发放的标准是根据工分的多少。而工分高的粮食多,工分低的就少。听起来很公平的。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村里以后,每个月会跟城里一样发各种基本物品的票,到时候按照票上对应的数进行采购。只是像工业劵之类依旧是没有的。
  这一次秋收的粮食上交供应粮后,村里给每个村民分了粮食以及各种票。至于工分则是从分粮后的第二天开始计算。
  村里的干部花了几日,把村里的秋收后的活计全部划分了出来,然后每种活计选了一个小队长,小队长负责这个队的人员安排和分值统计。
  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开始干活了。
  因为今年丰收,村里有了富余。
  为了增大产值,村里换了些牲畜,增加牲畜养殖,来年也能过个好年月。
  村里这次一共买了五十头牛,一百十头羊和五百只鸡和鸭,以及一百头猪。
  这是村里跟县里拿粮食换的,前两年,村里饥荒最严重的时候,村里能吃的东西都被吃了。后面两年村里的牲畜一直没有养起来。
  这一次也是田梗生想发展村里的牲畜提出来的,毕竟这一块在农村是个大头。
  而为了补偿村民,村干部告诉大家可以领牲畜回家养。
  不过,村里规定了每只牲畜的任务。比如一头牛,领养的人得负责牛一年的吃食,并要给村里提供二十背篓的牛粪。同时,成年的牛还得负责产子的事情。而对于猪和养以及鸡鸭,队里则称了初始的重量,按照往年的生长,规定了时间和达标的重量。
  完成任务的是八个工分,没有达到规定的数值,则按照比例来减少工分。
  关于鸡鸭还有个新的好消息,那就是鸡蛋上交的数量每只鸡每天只上交一个鸡蛋。多余的就是自己的。
  村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沸腾了,鸡鸭这些活计根本不用费很多心思打理的,,只要能攒下鸡蛋鸭蛋,第二波孵化出来就是自己的了!
  村民心里沸腾的,暗戳戳地计算要养多少。
  只是听到后面说养死了牲畜则要赔偿时,大部分人止步观望。
  姚奶奶有魄力,第一个领养了五十只小鸡,一只猪,一头牛。
  “地主婆,你不怕养死了啊?”陈大丫吃惊又羡慕。
  姚奶奶有些生气陈大丫说破口话,但这人就是这样没心没肺,跟她计较只会让自己更气闷。于是。姚奶奶没有理睬这人。
  “喂,地主婆,问你话呀,咋不回呢?你领养这么多鸡,要是起了鸡瘟怎么办?”陈大丫见姚奶奶不理人,又追问。
  旁人却道,“陈大丫,地主婆会弄药啊?”
  陈大丫恍然大悟,立刻看向姚奶奶,谄媚地说,“地主婆,我也多领点鸭,你给点药呗?”
  姚奶奶被陈大丫的厚脸皮弄得有些气结,没好气地道,“还没养就想着鸡瘟,怕就不要养。”
  陈大丫这人,若自己帮她,没有出事那还好,若出事了,说不定会惹一身腥。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自己还脱不了身。
  陈大丫被怂得气呼呼地看着姚奶奶,良久后才不悦地道,“哼,会认识点草药了不起啊。”转头不再搭讪。
  谭宗林拿出笔登记,“五十只二十天的小鸡,小鸡平均重量二十克。一个月后看公和母,公鸡三个月重量达到三斤 ,母鸡则三个月后规定每日上交一个鸡蛋。半个月交付一次。小猪一头,初始重量五十斤,春节时达一百斤属于完成任务。牛为半岁,农忙时能下地犁田,同时上交二十背篓牛粪为完成任务。”
  “谭会计,三个月后就是冬天了,天太冷了,肯定不会产蛋的。”姚明珠连忙道。
  “对啊,对啊,谭会计,这不合理啊。如今快十月份,咱们把小鸡领回去养大了也就入冬了。”
  谭会计看了眼姚明珠,姚家这女娃越来越厉害了,三个月的事情也被她给看到了,心计倒是不小。谭会计想到自己外甥女老是跟姚明珠作对,忍不住皱了皱眉眉头。
  “谭会计,鸡生蛋的事情得放宽松些时日啊。”
  谭会计回过神来,连忙对村民道,“这个问题,我会向上反应,等村里开会后给出答复。”顿了顿,对姚耀荣道,“你按手印吧,然后去领牲畜。”
  “谭会计,鸡生蛋的地方得改一改。”姚明珠又道。
  “怎么改?”谭会计有些皱眉和不悦。
  “得备注下,鸡生蛋的时间这项得再议。”姚明珠并不怕谭会计,直言道。
  姚奶奶则欣慰不已,这大半年来,孙女的变化真的很大,不仅独立了,思想也成熟了很多,为人也小心谨慎起来。想着家里的秘密是不是要告诉她了?
  “若是不改,咱们怎么敢按手印啊。万一到时候冬天要咱们拿出鸡蛋怎么办?”姚明珠又说。
  村里也有人想领鸡养,毕竟鸡养得好的,每日两个蛋的都有的。那多出不就是自己的?何况三个月生蛋,有些鸡两个多月就可以。虽然担着一定的风险,但还是值得养一养的。所以怀着这样的心思,那些想养鸡的也立刻在一旁跟帮衬着说话。
  见赞成姚明珠话的人众多,谭会计无奈之下只好在后面备注了下。
  这时,姚耀荣才上前按了手指印,这个协议是一式两份,村委保留一份,姚家拿走一份。
  而后,姚家四人就拿着有谭会计盖章的协议到村里的牛棚和鸡棚,猪棚领走了牲畜。
  牛和鸡比较好弄,牛鼻子穿一根用枯草搓成的麻绳,姚明珠就能牵着走。而鸡呢,放在鸡笼里,分三次弄到了姚家。至于猪,姚家就费了点心思了,还是田梗生帮忙一起才把猪捆好了四只脚,然后抬回了姚家。
  姚家院子,姚耀荣早就准备好了。之前被移走的花坛位置搭了猪圈和厕所以及洗澡间。而猪圈后面则搭了牛棚和鸡棚。这个区域隔着院子里两米的蔬菜地就是姚家没有拆除的地坝,这青石板铺设的地方,姚耀荣留来晾晒粮食用的。
  地坝再过去就是厨房和柴房。而正对着门口的是三间瓦房,左边是姚奶奶和姚明珠睡觉的地方,右边则是姚耀荣和孙云芳的房间,中间则是堂屋。
  院子很宽敞。
  院子里多了些成员后,每日也热闹了。不过家里几人也忙碌了起来。
  姚明珠下学后完成了作业就忙活着割牛草猪草。而孙云芳,姚耀荣和姚奶奶上工,以前是下工就往回赶,如今下了工还得割一背篓草后才往回走,要不然也会捡些干枯的草回来给牛踩,沤肥料。
  家里的小鸡,姚奶奶是看顾得最周到,每日会喂点她亲自用药草熬制的水。然后把米糠捣碎给小鸡吃。姚明珠忽然想起上辈子有人用蚯蚓喂鸡的事情,于是提了提。
  姚奶奶闻言点点头,蚯蚓倒是个好东西的。于是全家琢磨着怎么养蚯蚓。
  蚯蚓喜欢松软肥沃的土地,姚耀荣就从竹林那边挖了些腐烂的枯枝烂叶混合的泥巴,然后在牛棚边上挖了一个大坑,把挖回来的泥倒入,然后在村子里各个地方开始找回蚯蚓放在里面。
  姚明珠和孙云芳看着密密麻麻的蚯蚓有些犯恶心,俩人离大坑远远的,这活也就落在了姚耀荣的身上。每隔几日就捞起蚯蚓捣碎加入玉米粉或者米糠或者院子里枯黄的蔬菜碎叶子,姚奶奶就负责扔给小鸡吃。
  蚯蚓倒真是个好东西,一个月的时间,小鸡就唰唰地长开了。姚奶奶比较高兴,她挑选回来的小鸡,竟然只有三只公鸡,其他全部是母的。
  小鸡长得非常好。姚奶奶和姚耀荣见这法子管用,更加上心了。
  镇上的外婆秦月娥知道姚家养了这么多小东西后,心里也比较高兴,还说等后面有攒下点鸡蛋后抱一窝小鸡,她也选几只养一养。
  亲家在饥荒时的支助,姚奶奶心里一直记得,对于这样一件小事,姚奶奶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当小麦,冬土豆以及棉花全部种到田地时。村干部组织姚家村的青年把粮食用麻袋装好,一袋袋地运到了镇上的粮站交了供应粮。
  供应粮一交,日子也到了立冬。
  村里迎来了最兴奋,最激动的时候,姚家村要分粮和□□了!
  两年多没有拿过票据,衣服都是缝了又缝。他们终于可以更换点东西了。
  分粮食□□的这一天,全村人破天荒地早起了。
  全村人都背着背篓等在村委后的门前,等着开粮仓。
  姚明珠忽然看田昭丽笑得如弯月的脸,正想着她怎么笑得这么开心,田家是不是有喜事,突然,田昭丽身边出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洁白的牙齿对着姚明珠爽朗地笑着,而后走了过来。
  姚明珠目瞪口呆,“兆……兆明哥?”
  姚奶奶也满是高兴,“兆明怎么回来了?阿珠说你要去西南啊,怎么跑那么远啊?”
  “奶,我就跟着部队跑。”田兆明跟姚奶奶聊就几句,上下打量姚明珠一番,见小丫头比年初的时候长了点肉,心里微微点了点头,见姚明珠呆呆的,忍不住笑,“怎么,吓到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