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珠重生在六零 [强推] (言之宴)




第30章
  姚明珠点点。
  她确实是被吓到了,前两日才收到他的一封信,可人却突然出现在面前,“兆明哥,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有点事。”田兆明没有多说,他如今做的事情属于一级保密,不能外泄一点消息的。
  田昭丽在一旁有些不高兴,昨晚二哥回来给她和妹妹带了很好看的头花,本来好欣喜好高兴的。想着村里丰收了,田昭丽一直觉得是她父亲的功劳,于是今天一早就拉着二哥来看他们家分的粮食。可现在看到他一见到姚明珠就忘记自己时,原本的高兴的心情顿时化为乌有。
  田昭丽瘪了瘪嘴,准备自己去领粮食,不理自己二哥。刚转身,田昭丽背篓却被田兆明拉住,“奶奶,阿珠,我先去背我家分的粮食回去,等会去家里看您和叔叔婶子妹妹。”
  姚奶奶连连道,“好,好,去吧去吧,我们家还得等一会儿呢。”
  姚明珠也点点头。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等姚明珠家领了粮食回家,等了半天也不见田兆明。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姚明珠坐不住了,立刻跑到了田家。
  但姚明珠没有想到,田兆明竟然已经离开了。听说是与一个陌生人一起离开的,连口信都没有留下。
  姚明珠去的时候,田梗生和秦小梅正生着闷气。田梗生在院子里抽着旱烟,而秦小梅则抽噎着。
  田梗生之前知道自己二儿子不会回来镇上或者县里工作,这个问题他们老早就谈过了。但田梗生一直在犹豫中,想着先看看老二到什么地方工作后再说。
  可田梗生不知道田兆明竟然进了部队,还是研究什么炮、弹的。
  田梗生一听炮、弹就火了,让田兆明立刻离开,即使回家干农活也比这个好。炮、弹这玩意谁都知道,当年奎县那么厚的城墙就被一个炮弹给打出了很大的一个缺口。
  大儿子在部队,田梗生就无比担心了,如今二儿子还要在炮弹下生活,这还了得啊。田梗生知道这事后,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前几次通信让儿子回来,可田兆明每次推脱,于是田梗生在上一封信中就撒了个谎,说自己从山上摔了,让田兆明立刻回来。
  昨晚儿子深夜到家,田梗生还很高兴,想今天好好聊聊,让他申请回来在镇里或者县里工作,谁知道他分发完粮,这人竟然不见了。
  田梗生气得骂了两句混蛋。
  秦小梅识字不多,以前的信都是田梗生看的。有些事情田梗生也不会给秦小梅知道。如今田梗生这一生气,秦小梅追问之下才知道儿子田兆明的事情,担忧之下就在院子里哭了起来。
  姚明珠心里则更多是担心。上辈子田兆明身上那些伤痕记载了太多往事。他年轻时进部队做的事情,姚明珠多多少少也知道些,兆明哥这么匆忙离开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他不会这样一走了之,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只是如今的姚明珠除了担心和祈祷,什么也帮不了。第一次,姚明珠心里无比期待田兆明的来信。
  ……
  姚家村发粮后的第五天姚明珠一家准备到镇里赶集。
  他们家要准备一件大事,那就是姚家要买铁锅了!
  对,姚明珠家有工业券了!
  这三年因为经济的原因,奎县的工业券很少发放,镇上的工厂也仅仅是对一些有贡献的工人奖励工业券,所以工业券吃香的程度可想而了。
  城里人分到工业券的,全都捂在了自己手里,等到有用的时候才拿出来。
  姚明珠外婆家只有表哥和表姐在一家食品厂上班,近两年食品厂生意无比惨淡,工资和口粮都很难筹齐。姚明珠表哥得到工业券还是上个月他们厂子出了一次火灾时,表哥人老实,一门心思救火,救出了不少东西的同时还救了厂里的支书。
  后来厂里开了表彰大会,奖励了表哥一张工业券和十张票。有棉布,有生活用品的。秦月娥虽然高兴,可看到孙子背上被灼出的伤痕,心里却是心疼不已,赶紧到公社开了证明,带着孙子到了医院配了药。
  后来孙家考虑用工业券买东西时,秦月娥想着姚家至今还没有铁锅,于是做主把工业券给了姚家。
  姚奶奶虽然知道秦家心善,但也不能白占了便宜,于是拿了粮食换了工业券。
  有了工业券后,姚家买锅的事情立刻拿到了日程。
  姚奶奶心情好,也跟着姚明珠孙云芳姚耀荣上了镇子。
  镇子上人很多,附近的村子都在这里赶集。
  姚明珠发现,赶集的人们大多行色匆匆,满脸愁容。
  路上一个老汉赶着牛车唉声叹气地跟一旁的村民聊着天,说着村里的事情。
  “咱们镇子附近的村子虽然丰收,但因为粮种少,村里的产量也不高。如今交了供应粮后剩余得也不多。而现在生产队又改革,明年估计又要勒着裤腰过日子咯。”
  另一人道,“我们村子也是啊,不过大伙商量好了,日子可以苦一点过,但一定要把明年的粮种给留下来的。”
  另外的也有人感叹,“这样的日子估计要两年才能缓和过来。”
  而后几人又聊起了村里发/票的事情,说想用布/票换点粮食。
  其他人纷纷摇头,说如今的日子想换粮食难啊。毕竟好多人家,除非嫁娶会置办点新衣服,其余时候衣服坏了,补一补就好了,哪里舍得做新衣服。
  ……
  听着这些聊天内容,姚明珠才恍惚,原来村民日子依旧不好过啊。不过姚家村这些日子一直洋溢了丰收的喜悦,村民手里稻谷小麦这类主粮虽然不多,但像红薯土豆这类的多啊。明年紧着吃食,大半年的日子还是好过的。
  姚明珠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感激田梗生的。
  姚奶奶也听到了各种议论,心里琢磨着,家里后院回家就种上土豆,这东西可以种两季,产量也高,没有稻谷和小麦时也可以当主食吃的。
  孙云芳和姚耀荣则想着,后面上工得寻工分高的活计,多做点也多弄点粮食。姚明珠已经十四岁了,身子得好好调理起来,否则以后亏的可是姚明珠自己。
  一家四口怀着这样的心思,从镇子口直接到了供销社。
  供销社是唯一的商品买卖的地方,也是唯一正规的地方。
  现在虽然日子苦,但因为生产改革的原因,这个唯一的能买卖东西的供销社还是挤满了人。
  毕竟以前像一些生活用品,油盐之类的东西都是村里分发的,如今第一次实行票了,村里抢着买的也多。毕竟如今生活用品紧缺,村民担心下一刻就没有。
  于是争先恐后地朝前抢购。
  “同志,同志,我有生活用品票,给我针和底针套,还要来一圈黑线。”
  “同志,同志,我要盐……”
  “同志,我有工业券,我要买铁锅和铁勺……”
  “同志,同志,我有布\票,半尺的确良……”
  “同志……”
  供销社的同志没有接那些争先恐后的村民,而是端着高傲的脸孔看着着急的村民,手上却没有动作。
  “同志,同志,赶紧拿下啊,我这里有票。”
  村民着急了起来。
  姚明珠心里有些奇怪,视线扫了一圈供销社内。
  忽然发现,有些冷清的柜台上,买东西的人在说语录,而后就很快地买到了商品。姚明珠连忙拉住准备离开的姚耀荣和苏云芳,“爸,妈,你们买东西之前要说一句语录。”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柜台上,正有买东西的人和供销社的同志对着话。
  姚耀荣和孙云芳也不是笨拙的人,立刻就明白地点点了点头。而后两人分工,朝着不同的柜台挤去。
  姚明珠和姚奶奶站在外围看着姚耀荣和孙云芳朝里艰难地挤着,姚耀荣去买铁锅,孙云芳则去买生活用品以及买点布。
  姚耀荣艰难地挤了进去,孙云芳跟在后面,但卖布的柜台在最里面,所以孙云芳还得朝里挤,而姚耀荣则对着柜台的同志说,“人民万岁,同志,我要买铁锅。”
  供销社原本站着看戏一般的同志闻言诧异地看了眼姚耀荣,立刻回应,“一万年太久,只只争朝夕,同志,买铁锅要一张工业券和一元钱。”
  “人生易老天难老,同志,我有,我有。”姚耀荣连忙掏了出来。
  供销社的同志收了起来,然后从柜台后面的仓库拿出了一个大口锅。直径差不多七十工分左右。姚耀荣接过来,把锅举在头顶,然后挤出了人群。
  那些挤在一起的村民傻眼了,但立刻回过神来,原来要说语录啊。
  有的村民聪明,立刻就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志,我要一包盐。”
  “农民总有一天翻身做主,一包盐要生活用品票一张和两毛钱。”
  那人立刻欣喜地递了钱和票,很快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些人立刻效仿,很快地买回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记不住那些语录,只好求教别人。
  姚耀荣扛着铁锅走到姚明珠和姚奶奶身边。
  姚奶奶满是激动地摸了摸锅,他们有锅了,有锅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