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当地这么冷,全用木柱子分割空间根本不现实,你那是傻!冻死你!
“除非你把柱子都砌进墙里去。”他道。
周明愈道:“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既能把木头都用上,而且更加坚固,泥墙塌了屋不倒,“我看有十几根很高的木材当房柱足够的,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在上面搭建阁楼。”
“阁楼?”周培基一脸惊讶,“你要做阁楼?”
周明愈点头,“不行吗?”
“为什么啊?”也没见谁家还做个阁楼,还不如挖个地窖呢。
“我媳妇儿喜欢啊。”
周培基:……
莫茹就给周明愈眨眼,让他忽悠周培基画施工图,到时候就把这新式儿屋子的设计推给周培基。
周培基根本不会画盖房子的施工图,但是又不服软不承认自己不行,硬着头皮画。
反正忽悠二愣子和傻子,难道自己还不如他们?
就这样周明愈和莫茹俩提要求,周培基给画,周明愈就把自己的施工图过了明路。
画完以后周培基还云里雾里的,他怎么就画出来了?
这是他画的吗?
他原来真的是个天才啊!
爷爷奶奶说的一点都不假,自己就是个天才,爹娘还总不信他能做木匠!
他看了一会儿,对两人道:“有个问题,你们没有油漆。”
这时候当然有油漆,不过都在大城市,镇上是没有的,就算去县里也不一定买得到。
更何况他们也没有票!
过去乡下木匠都有土漆,其实就是大漆、生漆,直接从漆树上割下来的。不过现在什么都统购统销,加上现在把地主打倒,也没人家需要做讲究的家具,自然也没有人去弄那些土漆。
没有油漆,木头经不住日晒雨淋。
周明愈道:“房柱都埋在墙里,隔绝空气,问题也不是很大。”至于房梁之类的,乡下盖屋子也没人用油漆刷过,这么多年也就这样。
更何况他们家还有专业捕虫能手呢,谁人能敌?
晚上下工周明愈和几个哥哥一起拉着地排车,又去外村换了一批木头回来。
卸完车各自回家吃饭。
正吃饭呢,周诚志的孙子解放儿跑过来,气喘吁吁的,“二爷爷,俺爷爷说吃了饭赶紧去秧地瓜,全队男女老的都去。”
没等说完他就跑了,然后去下一家喊。
周诚仁赶紧把稀饭喝完,也顾不得抽烟起来就往外走,他寻思肯定是周明青去望仙镇打听着什么消息了,要不周诚志不能这样。
张翠花也催家里人,“都快点,红鲤子你也去。”
这种张根发做派可不是队长的风格,肯定是有大事件!
莫茹给了泥蛋儿和菊花几个烧过的知了龟,让他们哄着弟弟妹妹,她也跟着去看看。
到了地里天还没黑呢,她周诚志也在——躺在一张破木板床上,正指挥呢,“趁着地湿不用浇水,都给我赶紧秧地瓜。我丑话说头里,你们秧的多,今年秋天分的就多。秧少了就等着饿肚子吧。”
现在他哪里还用说这种话,只要说秧地瓜,大家伙儿就赶紧秧地瓜,绝对没有异议的。就算陈建设那三户人喜欢耍心眼的,现在被其他队员监督得妥妥的,谁也不敢掉队。
除了不到十岁的孩子,全队能干活儿的都来了。
他看没有人有反对,就道:“今晚上干到半夜,男人都十分工,女人七分,半大孩子和老人都四分半。”
有高工分拿,大家欢呼一声都赶紧去忙活。
秧地瓜得先打垄,然后把地瓜秧一棵棵插进去,顺便用手怼一个窝窝出来,然后浇水,等水渗下去就开始包起来。
如果不需要浇水的话,速度比浇水快好几倍,因为浇水需要挑水、浇堆、等渗透、包堆的要求也高。
现在直接插进去,将湿润的泥土包起来即可。
这种活不是非要男人来,灵巧的女人动作更快,老人孩子也能帮忙。
地瓜秧是张翠花带着女人们早就剪下来备着的,已经放在专门的混合土壤里培育出须根,现在直接扦插,成活率极高。
之后二十来天就开始结地瓜,麦茬地瓜不需要施底肥,产量也不低,是生产队必种农作物。
既是队员们的主要口粮,也是牲口和猪的主要饲料。
单蝶琴和陈建设几个在一组秧地瓜,她听周古忠在纳闷为什么大晚上秧地瓜。
“咱们比别的队干活都快,有些人麦子还没收完呢,咱们地都耕了大半,用得着这么急?”
单蝶琴得意道:“这个我知道一点。”
几个人都纷纷问她怎么回事。
单蝶琴瞅瞅不远处的吴美英,压低声音道:“我听队长嘀咕咱们这里以后要种棒子,除了棉花不许留大秋地。”
所谓大秋地就是秋天收完庄稼留着不种,来年春天再种,比如高粱、春谷子、春地瓜、种棉花等。
“棒子?那玩意儿产量和麦子差不多,家家户户分那么百十斤,那不得饿死人?”
“就是啊,这是不让种高粱了还是不让秧麦茬地瓜?”
“那可不行,棒子那点收成可吃不饱。”
几个人就开始嘀咕,手上动作难免慢下来,陈建设直接蹲在那里开始歇起来。
那边吴美英一直监视他们呢,看他们干活开始磨洋工就道:“拉呱别忘了手上干活,都什么时候了还偷懒!”队长让加夜班肯定是有十万火急的必须得加。
她就见不到这几个人扎堆,说闲话就不干活,对得起工分?
单蝶琴撇撇嘴,队里就你嗓门最大最能咧咧,还好意思说别人呢,她不想和吴美英正面冲突,瞥眼看见莫茹,就拿来当出气筒转换话题,“傻子怎么也来,是来混工分的吧。”
莫茹没有蹲着秧地瓜,她跟着周明愈给家里人递地瓜秧,见筐子里快没了就赶紧过来拿。
没想到却被单蝶琴拿来当出气筒。
她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莫茹不和她客气,拿着一把地瓜秧随手甩了一下,上面的水就甩在单蝶琴身上和脸上。
单蝶琴尖叫一声,跳起来就要去挠莫茹,却被吴美英拦着。
“你都叫人家傻子了,还和傻子较劲,你是不是傻?”
单蝶琴气道:“我刚洗的头发。”
吴美英嗤了一声,“那还是人家刚娶的媳妇呢。”
单蝶琴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傻子能和自己比?她又怕惹了周明愈过来倒霉,扭头恨恨地秧地瓜。
吴美英喊道:“我说那个谁,你可别公报私仇啊,这地瓜是给队里秧的,你要是给秧死了从你口粮里扣。”
单蝶琴:……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大队长还是生产队长!你个多管闲事的丑女人!
张根发得了消息带了人冲过来,他直跳脚,大喊道:“谁让你们秧地瓜的?上面有文件规定要全种棒子!”他气得冲过去就开始拔刚栽进去的地瓜秧子。
“谁敢糟蹋粮食,给我打出去!”
第35章 共产
喊话的是周诚志,他依然躺在那张破木板床上,一副重伤不下火线的敬业架势。
“周诚志,你这是什么意思?”张根发气得头发都要秃光了,脑门在火光里一闪一闪的。
这个老犟驴居然让二队大晚上秧地瓜,简直是岂有此理!他今天就要开会让四个生产队都种玉米呢,这是上头的规定,这一次他一定要抢在头里。
上头说种四百亩他就要种八百亩,一定要比别人更多更好,到时候秋天才能多交玉米公粮,评先进。
结果二队又给他整幺蛾子出来,这简直是恶意阻拦他带领全村百姓“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他如今已经将这句话深深地印在脑子里,挂在嘴边,觉得特别有文化。
“张根发,地瓜都秧进去,你给拔出来,俺们得问问你什么意思?”周诚志吹胡子瞪眼地看着他。
那边周诚仁看他又要和张根发吵吵起来,赶紧上前隔开两人,给周诚志摆摆手。
周诚志读懂他的意思:既然咱们装病那就装到底,不要和他硬碰硬,看他到底整什么幺蛾子就是。
周诚仁道:“大队长咱们可不是和你对着干,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呢。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雨,地里湿乎乎的,要是不赶紧秧地瓜,回头又干起来那不得挑水?挑水多累?五天干不了一天的。你看队长,去送公粮那天扭了腰,又一脚踏空掉沟里扭得更厉害。跌打老邱来看过腰都错环了,就这么着还带着我们来秧地瓜,你说你也忍心来跟他吵吵,叫人听听这不是欺负人嘛。”
张根发伸了伸脖子,明明是周诚志欺负人,怎么还成自己欺负人了?
周诚志为了配合,就扶着腰,一个劲地哼哼,“哎呀,老邱这膏药怎么不带劲了,是不是不舍的给我糊?”
张根发在三队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大干部,来了二队就变成小学徒,说话一点不好使。
他知道不拿上级的文件下来是没有办法震慑这些犟驴的,哼了一声,“天一亮就去镇上开会,谁也不能落下。上级要传达种棒子的文件精神,地里都先停下,谁也不许种!”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