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年代好家庭 (桃花露)


  周诚志道:“你就别唱戏了,上头让种棒子咱就种,谁还说不种了?我这样怎么开会,去丢人?”
  日你娘的猴儿,都种棒子是想饿死俺们?
  说全种的是个蠢蛋?上头领导不可能这样,肯定是张根发这个蠢货自己的主意。
  张根发看向周诚仁:“要不老哥去替队长开会。”
  周诚仁连连摆手,“不中用,我耳背不识字,话也不会说听也听不明白。”
  张根发高声道:“那也得有个人去开会。”他知道没法把周诚志弄去,只得退而求其次。
  周诚志就看了一圈,视线在周明愈身上停了停,虽然这孩子现在挺稳重,可年纪还是小才十七岁又没读两年书,去镇上开会不合适。
  他道:“明国,天亮你跟着大队长去开会。”
  周明国高兴地答应了。
  张根发喊道:“都别瞎忙活,赶紧家去睡觉明日再来干活。赶紧把地都先耕好了,到时候一起种。”
  二队收麦子快,耕地也抓紧,就这样也才耕了七十亩,一队就更少,三队四队还没开始呢。
  所以他也不怕没地种玉米。
  等张根发走了以后,周诚志不但不让停,反而让加快速度秧地瓜。还叮嘱饲养员这几天一定要好好喂牲口,喂点豆饼,天一亮就继续耕地。
  一队队长周明贵看着二队大晚上秧地瓜也动了念头,可惜没号召起人来,都说太累明天秧地瓜是一样的。
  结果二队的人秧地瓜大半夜才回去,今天一早几个扶犁的好把式下地耕地、起垄,其他人继续来秧地瓜,饭都在地里吃,看这样子倒像是割麦子要下大雷暴雨似的呢。
  周明贵有点羡慕。
  虽然张根发不许秧地瓜,可周诚志才不听他的,生产安排都归队长说了算,你大队长就好好去开会吧。除非上面正式文件下来,镇上技术干部下来指挥,否则他不会听的。
  趁着文件还没下来,当然是尽快秧地瓜,能秧多少就秧多少!
  见他们这样拼,周明贵走的时候也让兄弟带着全队秧地瓜,跟二队看齐。
  三队四队那些人才把麦子都收回去打完场,麦子摊在场里晒着等着张根发从乡里回来再决定。
  地当然是还没耕的,所以根本谈不上秧地瓜。
  他们队长不在家里,虽然一个个也去上工,不过磨洋工的占大多数。说耕地,那牲口的饲料被饲养员喂一半偷一半,牲口瘦骨嶙峋的没有力气,耕地都格外慢。
  牲口慢,人就更有借口偷懒,一个个慢悠悠的也不着急。干不了一个小时就地歇歇,五天不顶二队一天的。
  其实现在他们比春天那会儿过得好,因为收麦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没少往家偷拿。
  场里还剩下那些断然不能再偷了,因为张根发看过的,谁要是偷就拉他批斗!
  因为上面还没有说免掉公粮,更没有说救济粮,他得去争取,要是他们不听话,他就不管了。
  所以,现在没人敢再去偷麦子。这会儿三四队都盼着来救济粮,好用工分领呢。
  他们休息的时候就开始编排二队那些犟驴,张金乐喊道:“上头都说了要种棒子,他们大晚上不睡觉去秧地瓜,都让大队长给薅了,白秧了。”
  “谁不听大队长的话,没有好果子吃!”赵喜东跟着喊。
  其他小年轻都跟着吆喝,一时间三队地里热热闹闹的,二队的人听了就当他们犯神经,只管自己秧地瓜就是。
  一连几天,二队一队忙着一边耕地一边秧地瓜。二队已经将耕好起完垄的地全都秧完地瓜,保证了秋天队员们的口粮,周诚志松了口气,他让男劳力们轮流耕地、做轻活儿休息,女儿们则继续去忙夏管。
  镇上的会也开完了,红头文件正式下来,要求当地生产队加大玉米种植面积,并将玉米纳入公粮体系,与小麦并列两大公粮。夏收小麦,秋收玉米,每个生产队按照人头、地亩以及收成等情况来合理评定公粮数目。
  只是镇上还没来技术员,而张根发听了也说不明白,文件来了周诚志就当看不懂,反正他也认识不了多少字。
  就这样,二队和一队继续装聋作哑,耕地秧地瓜。
  ……
  对于周诚志拎得清重点一直保持冷静,周明愈和莫茹非常佩服,根本不需要他们提醒什么。估计张根发在村里造假,反而让一队和二队的人们更容易清醒。
  莫茹每天早上去棉花地里拿虫子,也没落下几家的菜园,给管理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
  这会儿那吊方瓜长势喜人,一个个墨绿色的大头弯瓜让莫茹眉开眼笑。这东西长得快吃不完,她每天摘了存起来。四达达家不舍的给她鸡蛋就给她这种吃不完的吊方瓜,她也不嫌弃一并存起来。
  秧完地瓜周明愈又轻松,继续回来收拾他的小屋。莫茹早上拿虫子,白天就给他帮忙——尤其周培基不在的时候。
  现在宅基地的基础工作已经处理完毕。
  此地地势本就比别处高,他们又垫土夯实,现在还把莫茹收来的那些大块平整的石头当地砖铺上,所以房基高,到时候需要三四层台阶,如此就不用担心汛期雨水倒灌问题。
  很多人家的老屋子年岁太久,地势下沉,加上庭园地面越来越高,下大雨的时候很容易倒灌进屋子里,那就麻烦得很。
  周明愈自然不允许新房有这样的隐患,可以没有砖瓦,但是基础设施都要弄好。
  周明愈把西间地面上留了火道,有石头帮忙,火道安全又好用,导热快,再用黄泥把那些缝隙抹好,就跟盘炕一样。
  堂屋和东间没有地面火道,因为东间要挖地窖的。
  他还得跟张翠花要钱买一车脊瓦回来,大面积覆盖瓦片不现实,但是脊瓦还是要的,如果没有脊瓦,到时候屋顶全是麦草很容易烂掉漏雨。他算着差不多需要70-80片脊瓦,一片要4分左右,买个一百片顺便把家里也修修,那就要4块钱,需要130多个鸡蛋。
  他盘算着晌饭后跟张翠花申请一下。
  两人回家做晌饭的时候,外面吹吹打打的,像是有人结婚。
  泥蛋儿从外面跑回来汇报,“娘娘,好多大官都来了,说开大会呢。”
  莫茹一听就知道是种玉米的事儿。
  吃过晌饭大队又四处吹哨子,要求家家户户都去开会,听乡干部指示。
  莫茹就拉着周明愈去看看。
  会场还是一队的场,前面一溜桌子,坐着几个干部。
  当中那个穿着白短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是相书记,瘦瘦的,一双眼囧囧有神。左边是宋乡长,粗眉小眼,扫视间自有一股气势。
  然后就是周家庄的大队书记李柏青、乡里书记员、技术员等。
  李柏青虽然是大队书记,但他不是周家庄人,而是上头调来记的,根本管不住张根发。加上去年的整风运动他身体有些不好,现在常年休息,所以周家庄基本上是张根发这个大队长还代理大队书记的工作。
  张根发虽然坐在末尾,却一副意气风发扬眉吐气的架势,那脑门亮的跟要烧起来一样。
  “各位队长、社员们,大家热烈欢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坚定光荣的革命战士相书记、宋乡长来我大队指导工作,大家热烈欢迎!”
  噼里啪啦的掌声,伴随着三队四队等人已经演练过的狂热的欢呼声。
  相书记话不多,说了几句鼓舞的话就让给宋乡长。
  宋子杰便说了一通共产主义的大道理,什么共产、共劳、共食之类的概念,把下面那些没读过书的农民们弄得云里雾里的。
  周诚志今天不躺在木床上了,而是改为拄着双棍儿,“瘫”在椅子上。
  他敲敲周明国。
  周明国却一紧张把之前说好要问的问题给忘了,主要是上一次开会的时候,他被宋乡长点过名有点胆怯。
  那天因为周诚志没去开会,宋乡长特意问了他好几个关于二队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回答得对不对,总觉得宋乡长看他的眼神不对劲。
  他回来跟周诚志说肯定是张根发告黑状,周诚志几个老头儿却说不怕,那货什么时候不告状?
  周明国一紧张脑门出汗,更说不出啥来。
  他旁边的周明愈见了,就问道:“乡长同志,我们这里土地贫瘠,玉米产量不高,可不能全种玉米。”
  宋乡长探着头看看下面,这声音清朗口齿清楚,说话也不粗俗,比其他人好多了。
  他笑道:“土地贫瘠不怕,要多施肥嘛。人家那些亩产上万斤的,基肥一亩地使你们五倍的,以后还灌淤泥,下豆饼、豆渣、骨粉,各种肥料一起下去,那亩产可不就高了嘛,是吧,小同志!哈哈哈,不知者不怪嘛。”
  周明愈:你会种地吗?
  下面老头儿一听忍不住了,炸了锅一样开始嘀咕,俺们还不知道多施肥?就这么些人,一年积肥有数,能多到哪里去?还使五倍的?你有那么多?变戏法?还使豆饼豆渣,这都是俺们牲口的精饲料,只有干农活才吃。骨粉是什么?
  “肃静,肃静!”张根发见他们叽叽喳喳让宋乡长尴尬,给自己丢面子,赶紧维持秩序。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