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在旁边听了一回八卦,终究没忍住,开口问道:“那个姐姐没上过学吗?”
大哥成海虽说没有考上高中辍了学,却是个爱看书的,她从收购站淘回来的那些书,大哥喜欢得很,看了好几本了……若是找个文盲,夫妻俩的差距爱好难免差距太大,以后的生活中,难免生出不和谐来。
大伯娘却完全不在乎这个,一挥手道:“上过,据说只上了两年学,就下了学带兄弟了……上了两年学,该认得字也认得了,不算文盲就行啊。找媳妇儿,要紧的是懂事、孝顺,利落能干。”
小秋张张嘴,见大伯娘和自家老娘谁也不在意的样子,到底没再说什么,默默地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鱼去杀鱼了。
算了,她这个年龄,又是妹妹,大哥的婚事上也着实没啥发言权……
关键是,上一世大哥要二十岁才说亲,那位大堂嫂干脆不识字——大堂哥成海自然是忠厚老实的,但上一世那位大堂嫂却是个剽悍的,还泼赖不讲理贪便宜,那日子过的……不说也罢。
倒是一起听收音机的二哥成江看出了小秋的异样,跟出来笑着问道:“咋了,不爱吃鱼啊?”
小秋看了二哥一眼,叹口气道:“二哥明知道不是鱼的问题……大伯娘刚刚说给大哥找媳妇儿……”
“对啊,大哥都十八了,找媳妇也不稀罕了吧?”成江明显没明白小秋发愁的真正原因,还觉得小秋有些好笑。
平常看二哥挺聪明啊,今儿咋就这么二呢?
小秋很不客气地白了二哥一眼,斟酌着道:“大伯娘说那个姑娘只上了两年学……”
成江呆了呆才回过神来,然后嗤笑道:“傻丫头,没怎么上学很严重……可,你不觉得,只要人好,肯上进,给大哥一个当老师的机会,也不错吗?”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秋回头看着笑得小狡猾的二哥,默了片刻,终于还是觉得自己不能昧着良心不赞同……相亲本就是陌生男女被凑成堆的事儿,老师学生什么的,还真是……一个增进交流加深了解的契机呀!越想,竟越觉得,二哥的主意极好呀!
看着眉头舒展开来,脸上也展开笑容的妹妹,成江笑着摇摇头,大堂妹勤劳懂事的跟个大人似的,让他这几个当哥哥的压力巨大,这么小迷糊的模样,还是很可爱的!
成江二堂哥表示,他欢迎妹妹多犯几次小糊涂,也好让他多找找当哥哥的成就感!
既然丢开那一点小小的纠结,小秋就继续洗鱼。成江就帮着小秋把盆端到院子角落的阳沟旁,又替她打了一桶干净的水过来,这才重新回屋听收音机去了——农村的生活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太封闭了。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外边的世界,而这个小小的收音机,无疑给他们单调的人生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让他们能够根据收音机中听来的东西,想象一下外边世界的精彩和美好,为他们走出去指引了方向,增加了无限勇气。
立了秋,尽管中午还会炎热,但早晚却一天比一天凉爽起来。
宋秀菊回家住了半个月,就又回到三合村,教小秋小夏读书,也帮着宋秀莲做家务,拆洗一家人的被褥、棉衣——这时候没有什么特效洁净洗涤剂,也没有洗衣机,大件的床单被褥都要人用搓板一点点搓洗,辛苦费力不说,若是寒冷季节,河水冰冷刺骨,就太遭罪了。
小秋刚刚满十岁,人小力微,小件衣裳还行,大件的床单被褥之类的,她真的就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弯着腰搓洗衣服,洗的时间久了,不但手疼胳膊酸,连腰背都是僵直酸疼的厉害。看着娘和小姨擦把汗,回手捶捶腰背,复又弯腰搓洗的镜头,小秋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家里扯了电,一定先买一台洗衣机!
放了暑假后,廖辰只回镇上探望了父亲一趟,住了一晚就回来了。一直给小秋开小灶上课。宋秀菊过来的第二天,小秋再去上课的时候,宋秀菊叫住小秋:“秋啊,你们廖老师也一个人在学校,跟他说,晌午饭就别自己烧了,过来一起吃吧!我昨天带了些咸肉来,刚刚发了面,晌午咱们蒸咸肉茄子包子吃呀。”
宋秀菊自觉说得大方得体,眼尖的小秋却发现了她耳廓有些发红,眼睛也不太敢直视,装作忙碌,瞥到一边……
想想相对冷淡的廖辰,再看小姨如此,小秋暗暗叹口气,却仍旧应着。年少慕艾的情思太过美好,让她不忍拒绝和破坏。
等到了学校,不等小秋发请帖,廖辰却通知她,准备准备,去镇上卫生院里实习。当然他也会跟着回镇上,继续给小秋上课。
小秋看着廖辰磨得起了毛的袖口,一边答应着,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小姨织的那条围巾,并没有见廖辰戴过,织成之后,也没再见小姨拿出来过,如今,小姨一来,他就紧赶着离开……看来,小姨怕是一片心意付流水了呀!
心里想着,小秋下意识地叹了口气,就招来廖辰一个爆栗!
“小丫头有什么愁事儿啊,唉声叹气的成什么样子!”
小秋抬眼瞅了瞅仍旧俊美,却明显多了些沉静,少了些忧愤的青年,扁着嘴摇摇头:美色误人啊!
在廖辰又要抬手的时候,小秋连忙捂着头跳到一旁,然后道:“我娘今天包包子,让我请廖老师一起去吃。”
廖辰下意识地瞥了瞥眼,然后笑着摇摇头:“我就不过去了,既然要回去,就要收拾收拾行李……再说,早上我已经蒸了菜,不吃就坏了。”
看他语气温和,态度却坚决,小秋知道勉强不得,于是有些悻悻地告辞回家。
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秋自觉有些对不起小姨,更不愿意看到小姨失望伤心的样子。
她踢踢踏踏往家里走着,尽管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挪,路却终究有尽头。
就在她走到自家门口的时候,恰好遇上王利民脚步匆匆地从奶奶家走出来,这些日子都乐呵呵的老爹,不知为何,竟紧紧皱起了眉头。
小秋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地就觉得不好……这是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她这会儿倒不怎么替自家娘和弟妹担心,毕竟小姨在家,娘也不是坐月子的时候,弟弟也大了……即便口角几句,也不是大问题了。而且,自家老爹是从奶奶家出来的,那么大概是老爹被叫过去,受什么难为了?
心思转圜间,王利民已经低着头快步来到了小秋面前,小秋轻轻地叫了一声:“爹!”
“啊?”王利民明显有些心不在焉,被唤醒抬起头来,见是小秋,那目光就下意识地往旁边撇了撇……上一世,小秋学心理学,这个动作大概代表着心虚?!
“小秋啊,下课了?”王利民打叠起精神来跟女儿说话,又抬眼看了看女儿身后,然后道,“不是说请你老师一起来吃饭吗?怎么没来?”
“老师说有饭,就不来了。”小秋简单地回答了老爹的问话,一边思索着如何开口问,却看见,大伯和大哥成海二哥成江相跟着从奶奶家走出来。
小秋立刻就放弃了询问老爹的打算——王利民虽然醒悟到妻儿受了委屈,更用心地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终究割舍不掉与父母的亲情。是以,平常那边有些糟心事,他也一个人担着,不怎么给妻儿说。
回到家,宋秀菊抬头看了看小秋身后,随即垂了眼,并没有多问什么。
她这模样,反而让小秋更是不忍和难受,正好王利民也觉得心虚,没话找话道:“廖老师不好意思来,拾几个包子给他送去吧!人家放了假还特意回来教小秋,这个情咱们不能不记着。”
第一百五十七章
宋秀莲自然没话说,答应着进屋拾了七八个大包子端出来,王利民接了,亲自往学校去送,小冬蹒跚着出来抱住他的腿,他哈哈一笑,一手端着包子,一手抱起小冬出了门。
宋秀莲又捡了几个包子端出来,让往大伯家送,小秋赶紧接过来,匆匆往大伯娘家去了。
小秋一脚踏进来,就听到大伯娘哽咽的声音,断断续续从里屋里传出来:“……咱家成海的婚事一拖再拖,跟他年纪相仿的小子们差不多都定下媳妇儿了,就他小小年纪就跟着下地挣工分,顶个大人使唤。哪怕跟着老二养了鸡,也没耽误下队里的活计,天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十七八的孩子打熬的又瘦又黑的……好不容易孩子自己个儿挣俩钱,说门亲事吧,却又逼上门要钱讨债……你说说,那还是孩子的亲爷爷亲奶奶吗?咋就那么狠心呐?他们家闺女是闺女,我们家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嘛……谁家孩子不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哇……”
大伯娘还在絮絮地说着,小秋的脚步声又轻,竟没人注意到进来人。
小秋大概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也就离开里屋门口,退回到正屋门口,一手扶着门框,扬声叫:“大伯娘在家吧……”
话音落,里屋的哭诉声一顿,随即门帘子一挑,二哥成江走了出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