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不想多事,却不防备刘勇也看到了他们,并且主动走上来,却只招呼吴戈:“你是吴县长家的吴戈吧?”
吴戈微微侧了侧脸,上下打量了刘勇一下,漫不经心地点头应了一声,并不想说什么。
刘勇对他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陌生人,还是不怎么讨喜的,看看那一脸的谄笑就腻味。当然,吴戈也注意到了他对秦戎有意无意的忽略,对着人的印象更是又坏了几分。
吴戈的冷淡,刘勇却并不在意,仍旧挂着一脸的笑道:“这是逮鱼去了?哟呵,逮了还不少呐,没想到你这城里生城里长的孩子,下河捉鱼的本领也如此高强呢!”
吴戈突然生出一点点坏心思,嘻嘻一笑道:“你想错了,这些鱼都是村里的孩子们捉的,我和我哥可没这个本事。”
哥?刘勇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秦戎一眼,却见他同样穿的整齐,相对于吴戈的不拘小节,秦戎本就生的清秀,举止又斯文,一看上去,清瘦的身形,加上明显比吴戈白皙一个色号的皮肤,自然也就比吴戈更像城里孩子!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刘勇觉得自己可能所有失误,连忙讪笑一声,描补道:“哈哈,这么多鱼,你们两个孩子拎着走了这么远的路,指定累坏了,来,来,我帮你们拎回去!”
秦戎对这个人不喜,又知道这人与王爱巧的关系,就不怎么想搭理。他拎着水桶下意识地想避开刘勇伸过来的手,却不妨被吴戈挡了一下,那水桶就被刘勇接了过去。
吴戈还笑着客气呢:“那就让你受累啦!”
等王利民下了工回来,进门就看见刘勇坐在自家院子的树荫下,桌子上放着用网兜装的罐头、点心等几样东西。见这模样,刘勇来此的目的和态度也就差不多明朗了,王利民自然欢喜,满脸堆笑地走上去,与刘勇寒暄说话。刘勇也比前一天多了几分热情,张口就喊‘利民哥’,把王利民听得脸上的笑又深了两分。
两人见过,寒暄两句,王利民就问:“你来了没去那边?”
刘勇就道:“我看那边关着门,就想着大概都下地上工了,正好碰见吴戈秦戎两个小兄弟回来,就跟着先到利民哥这边来了。”
“哦,那我这就带你过去!”王利民一边说着,一边拎了桌上的东西,引着刘勇往老宅子那边去了。
有之前王利民和王建国做的工作,加之这一天刘勇态度表现的绝对够好,甚至表态说,他准备借点儿钱给小巧先买辆自行车和一架缝纫机,其他一转一响,也保证在结婚后三年内置办全。
李秀英还有些不太甘心,迫于王建国的目光,到底勉强点了个头。让王利民比较意外的是,妹妹小巧见到刘勇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惊喜,虽然也带了一丝笑,但反应似乎还是太冷淡了些。
三言两语商量妥了,王利民匆匆回家,给妻子说一声做几个好菜,又去叫了大哥一声,中午兄弟俩都去爹娘那边陪着刘勇吃了顿饭,这亲事就算初步定下了。刘勇说回去就央了媒人来上门,到时候,再放小定。
吃过饭走的时候,王爱巧倒是送了刘勇出门,脖子上的红纱巾将她苍白的脸色映出了几分血色,平添了几分娇艳,让刘勇连着回了几次头,方恋恋不舍地去了。
刘勇办事还算靠谱,这一趟回去,只隔了两天,他们农机站的站长,也就是他的本家叔叔就作为媒人来到了三合村。过来提亲,一并连小定的礼物也带了过来。是四包点心、四瓶罐头、两瓶酒、五斤猪肉,还有给小巧买的两件的确良衬衫、两条尼龙布裤子,并一双布鞋一双皮鞋,甚至还有两双尼龙丝袜子。看到这些漂亮衣服鞋子,小巧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
王利民和王利军哥俩自然到陪,又请了大队书记王利群到场,陪着刘站长好好地喝了一场酒,最后虽然那刘站长几乎是被两个人架着走的,却还是把刘勇和王爱巧的婚事定下了。双方约好了,过完八月十五大定,再商量婚期。
又隔一天,公社中学和村小学一起放了暑假。有了成江和成河两个作伴,吴戈秦戎更是玩得忘乎所以、乐不思蜀了。而王爱巧与刘勇定了婚事之后,刘勇也又来了一次,两个人并肩走在村里,小巧那时髦的衬衫裤子皮鞋,招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放了暑假,宋秀菊回家住一段时间,也陪一陪二老。廖辰也离开三合村回了公社,当然,临行前,他奉了郑秋实的吩咐,将小秋也打包带了过去。只不过,到了公社,小秋就交给郑秋实亲自教导,廖辰只在公社里住了一天,就匆匆启程南下,据说去了南方沿海的G城,小秋听他跟郑秋实说话,隐约好像是他祖父父亲的平反工作终于进入了流程……小秋没有多打探,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国家将来几十年的走向。最多两三年,这些曾经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各地的人们,都会平反,重返城市,重返之前熟悉的工作岗位。
她唯一有些心动的是,这个时代的G城啊,即将成为改革最前沿的城市……真想去看看,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伟大年代的变革过程啊!
廖辰走后,小秋就再次开始了在镇卫生院实习的生活。而随着小秋离开家,吴戈和秦戎也终于回了县城。
而这一次过来实习,小秋不但要跟着郑秋实学习识药辩药,学习调配、炮制、煎药,还跟着他学习临床的望闻问切,感受不同的脉象……早晚还要将每天实习学到的知识点复习之后记牢……如此每一天,小秋的生活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充实无比,让她根本没有一点点心思想别的。
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最快,一眨眼,她的暑假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然后突然有一天,她中午回家吃饭,一进家门,迎面姥姥就送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脸:“哎哟,小秋回来啦,我的初中生外孙女儿回来啦!”
小秋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吗?”
宋秀菊也从屋里走出来,笑着点头:“是啊,上午我刚刚去中学里看的成绩,你不但考上了初中,而且考了个双百分,全县第一名!”
“啊,双百啊?”小秋知道自己考得还行,却实在没想到能考双百。不说别的,五年级升初中作文占四十分呢,而一般的惯例不是应该多少都扣两分么?
宋秀菊又道:“你不知道,我去看试卷,遇上个镇中学的老师,应该是看语文试卷的,他在那里跟人正说你,说你答题答得好,卷面整齐、条理清晰,更难得的是字写得也好,那样的卷面,他们几个看卷子的老师都传阅了一遍,谁也没舍得给你扣一分。于是,双百!”
“哎唷,姥姥的好乖乖哟,真是争气啊,全县第一,搁在过去,可就是秀才了呢!”钟玉琴满心喜悦无法言表,干脆把小秋揽在怀里,跟哄孩子一样,一顿亲昵揉搓。
小秋虽然觉得被叫好乖乖有点儿小羞耻,但考虑到老人的心情感受,她还是强撑着有些发僵的笑容,尽量放柔了身体,乖乖地依偎在姥姥怀里,让姥姥尽兴发散她满溢的喜悦和疼爱。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下午,小秋回卫生院,郑秋实就笑眯眯地问她:“是不是有点儿小骄傲啊?”
小秋哪里敢承认,连忙摆手否认:“只是个小升初考试罢了,哪里值得骄傲!”换来的不过是郑秋实的一声轻哼。
小秋的这个成绩据说本县教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所以,很快就不胫而走,甚至传到了县城里。
成绩公布只隔了一晚上,吴戈和秦戎就过来了,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吴海港和李希。小秋被拘到镇上后,俩小子也回了县城,这回趁小秋考试成绩出来,又跟过来了。
两个小子一见小秋就笑容满面地连声恭喜,小秋都被闹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却仍旧能够保持着表面的平静,示意吴戈伸出手来,她在他手心放了一枚五分的硬币:“赏你的,拿着买糖吃吧。”
吴海港和李希落后片刻,进门正好看见这一幕,吴海港立刻毫不客气地大笑起来,就连一向矜持的李希都掩唇而笑。
吴戈手里攥着那个硬币,脸颊有些涨红着,愣了片刻,竟一言不发地把那硬币揣进兜里,扭头进去跟小秋姥姥姥爷问候说话去了。
看到吴海港和李希一同过来,小秋就隐约察觉到了一点儿不对。年前,吴奶奶已经回京了,而且如今已经是77年夏天……
果然,坐下没多久,李希就笑着道:“这回过来,也是带两个孩子过来跟小秋丫头告个别。……嗯,我已经接到了调令,买了三天后的火车票。……哦,他的工作上还需要一定时间安排,暂时不回去。这一次我先带两个孩子回去,正好趁暑假办一办转学手续,也免得开了学耽误他们的学业。”
虽然小秋了解历史的发展走向,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三天后吴戈和秦戎就要离开时,她还是难以抑制地觉得有些失落和难过。
本以为自己可以洒脱地说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临到头,小秋才发现,自己到底只是个俗人,纵不至于‘泪沾襟’,却大抵摆脱不了萧索和失落的离愁别绪,忧怀于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