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一说起离别,平常里淘气调皮的让人恨得牙痒的吴戈都异常沉默了,规规矩矩坐在一边。秦戎反而相对平静,嘴角仍旧挂着一抹微笑,只是这笑容着实淡了些,以至于若有似无。

吴海港和李希来一趟,拜会过小秋姥爷姥姥之后,自然还要去见一见王利民和宋秀莲,也让两个孩子跟人告个别。于是,小秋临时去跟郑秋实请了个假,跟着车一并回了家。

晌午饭就在小秋家吃的,吴海港和王利民小酌了几杯,兴致不减。几个孩子却明显打不起精神来,连成河那憨孩子,也一脸沉郁,等吃完饭,几个孩子单独来到小秋书房里说话,成河抬头看着吴戈,开口就问:“你们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

小秋抿抿嘴,转开了头。成江的眼底也闪过一抹不忍。

秦戎下意识地看向吴戈,然后,吴戈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大大的灿烂笑容来,捶了成河一拳,笑道:“别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我们俩就是奉命送我妈回去上班,并半理转学手续,等这些办妥当了,我们就回来找你们……这到开学还有一个多月呢,我们不回来,谁跟你一起下河打鱼,上树掏鸟啊?嘿嘿……”

说着,又伸手咯吱了成河一下,顿时把成河逗得转悲为喜,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李希听着屋里孩子们的笑声,暗暗松了口气。这几年,两个孩子跟王家兄妹玩的投契,感情深厚,这突然一走,她还怕孩子们割舍不下,心中抑郁了。看情况,是她担心得太多了。

小秋默默地走出来,去仓屋和灶房里收拾东西,准备给吴戈和秦戎带上。

咸鱼秦戎爱吃,带上;香辣鱼两个人都喜欢,带上一坛;鸡蛋干是吴戈喜欢,带上……土豆干、地瓜干都带上……

“你这是在干嘛?”

收拾了一样又一样,等听到吴戈的声音,小秋抬起头看过去,才赫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收拾了十几二十种东西,一样一样摆满了灶台、桌子……甚至连灶房的地面上都被她放了好几样东西,摆的几乎无处下脚了。

“你这是……都是给我带上的?”吴戈诧异地点着一样一样东西询问,脸上的表情莫名地有些奇怪,要笑不笑的,好像想笑却拼命忍着的样子。

小秋茫然地四顾了一下,待看清身边摆布的东西后,脸颊缓缓地烧了起来,她果然是把吴戈和秦戎当孩子养活的吧?要不然,这情景怎么看怎么像是有子远游,母亲收拾行囊的场景?!一样一样,恨不能把整个家都给孩子带上……囧!

她都做好准备,被吴戈笑话、嫌弃,甚至挖苦讥讽了,可没想到,吴戈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半点儿不耐、嫌弃,似乎那句问话,也只是走过场地确认了一句,并不等小秋回答,他就自己乐颠颠地开始拎着一样一样东西往车上装。

平常干活,他总不忘拉上几个兄弟陪着,这一回,他却一个人都没叫,一个人默默地顶着七月中午的大太阳,一趟一趟往返着,不多时,就已经汗流浃背。

小秋刚刚还在因自己的举止囧囧有神,一转眼,她就释然了,这也是个不正常的……大家都不正常,阿大不必笑阿二,都差不离。于是,她就平衡了。

再回到屋里去,王利民正跟吴海港商量,要不要他找几个人过去帮着收拾收拾,搬搬东西什么的。

吴海港笑着摇摇头,大咧咧道:“你这份心意老哥领了,不过,这边也没什么东西,家具什么都是公家配的,并不用带走……”

一转眼看见妻子李希示意,吴海港才后知后觉道:“对了,你再进城送鸡蛋的时候去我那边一趟吧,你嫂子和孩子们离开,家里有些东西到底带不走,你过去看看,挑捡着有用的拉回来吧。都是用过的旧物,你可别嫌弃。”

第二百章

这个年代,可没几个人在乎旧物,有时候能有旧东西用着旧衣服穿着,也是极好的了。

王利民虽说这几年日子过得宽裕些了,但也远未到万事不缺的地步。再说,他也知道,虽说是旧物,但吴家用的东西,再旧也不至于破败的不像样子。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让他去取。

王利民连忙说不嫌弃,哥俩就继续喝酒了。

吃饱喝足,又坐下说了一阵子话,大人们也罢了,主要是几个孩子聚在小秋的书房里嘀嘀咕咕说着话,一副恋恋不舍的,大人们也只能耐着性子多等了一些时间。

等终于上了车,坐在前排副驾驶的李希,看着脚下多出来的东西,奇怪道:“这是啥?”

吴海港也一脸茫然,看了一眼摇摇头,随即就从倒车镜里看了看后排的俩小子,他虽然喝了点儿酒,但并没有醉,心思清明着呢。

李希顺着他的动作干脆回头看了一眼,就见秦戎半垂着头,没什么异样。倒是他们家儿子,向来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的,这会儿却依着车窗闭着眼睛,一副我睡熟了,别吵我的样子。天生好动的孩子突然安静了,肯定有问题呀!

李希和吴海港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睛中看到了一抹忧心:看来,他们对两个孩子与小伙伴们的感情还是低估了。

吴戈、秦戎走了,小秋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公社——郑秋实就准了她一天假。

郑秋实超负荷地学习任务压下来,小秋从睁开眼睛,一直不停歇地忙到上床睡觉,实在分不开精力去想什么离愁别绪,倒是从另一方面缓解了朋友离开的失落。

八月十几号,郑秋实递给小秋一封信。是秦戎的字,口气却像是吴戈的,大概是吴戈口述,秦戎执笔的。

信中说,他们已经回到京里,因爸妈那边没分房子,就住在奶奶家。他们的学校也安排妥当了,原打算回来的,却因为被爷爷抓了壮丁,塞到连队里锻炼,暑假没法回来了。不过,他们会找机会再回来。

小秋立刻给他们回了信,在信中就说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请吴戈秦戎在京里尽量找一找高考复习资料,抓紧时间寄过来。

这也是在吴戈和秦戎走了之后,小秋才后知后觉想起来的。已经是77年八月,很快就会下通知恢复高考了。恢复之后的第一次考试高考不是夏天,而是安排在了年底,各地考试时间并不统一,大概在十一月中到十二月底。小秋记得很清楚,S省的77年高考是12月10号。

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恢复,让无望了太久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于是大量的人,工人农民知青,结了婚的生了孩子的,各式各样,一起涌进了这一年的高考考场。小秋曾经看过后来的统计数据,这一年全国报考人数是570万,各大专院校录取的总人数却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只有291!单看数据,简直令人绝望!

不过,这个录取比例看起来很吓人,但仔细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届高考说容易,也是真容易。

十一年高考的中断,不仅仅是高校停课,有一段时间,中学甚至小学也停了课。又因为高考无望,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严重缺乏,别说系统学习了,就是自己看书的机会都不多。所以,这一届参加高考的考生水平普遍不高,事后据说各个考场都不乏交白卷的学生。甚至,还有人因为考题不会,直接在考场上睡着了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小舅舅和小姨一直没放下学习不说,自从小秋重生回来,就一直没停止变着法子地督促两个人学习。就小秋对小舅舅和小姨的了解,他们两个如今的水平去参加这一届高考,绝对能被录取。

即便如此相信小舅和小姨,在没参加高考,没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小秋还是不敢又丝毫的大意。她在信中再三地叮嘱了吴戈秦戎一番,一定一定多找高考复习资料,参考书、习题集,统统都要。

为了让这封信尽快到吴戈和秦戎手里,避免意外的信件丢失,小秋还特意跑了一趟邮电所,花两毛钱给信挂了个号。

这封信寄出去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十二号,自从信寄出去,小秋就日日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算着那封信该到了京里了,吴戈和秦戎改看到了,再给他们一个搜罗复习材料高考资料的时间,再加上材料邮寄过来的时间,怎么也得九月份了。

各大专院校是在八月到九月陆续作出决定恢复招生的。那么,即便是小秋所在的偏远小县,到九月份,也该有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了……到时候,小秋拿着高考资料给小舅小姨也就不会招人怀疑了。当然,吴戈秦戎的关系、和京里来的,这两个前提,也是这些资料来路的最好注释。

而在辅导资料到来之前,小秋也没干等着。宋秀菊和宋秀程发现,他们的外甥女小秋突然进步神速起来,廖辰走之前,小秋就开始学习初中课程了,但还只是刚学到初二的课程。可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她每天要完成郑秋实那么大量的学习任务,之后还飞快地学完了初二初三课程,然后开始学习高中课程了。

宋秀菊当初上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也搁下几年了。要给小秋授课,自然要自己先复习起来。宋秀程的学习成绩更好一些,特别是数理化很好,相对的,宋秀菊稍稍有点儿偏文科。于是,宋秀程就拿了小秋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高中课本,复习加备课,每个周六下午回家,利用周六晚上和周日一天给小秋讲课。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