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晃了晃神,随即就收拢了心绪——汽车进口,占用成本资金太大不说,开放初期进口商品配额审批也特别严格,不是他们几个小孩子能想的事情。
吴戈和秦戎互相补充着把事情交待清楚,小秋又想到一个问题:“车买回来,你们会开么?”
小秋上一世考过本的,只不过,就眼前她这细胳膊细腿的,根本不用想也知道,吴戈秦戎小舅舅,都不会允许她开车!
吴戈和秦戎对视一眼,两个人同时一笑,吴戈伸手拽了拽小秋的辫子,惹得小秋瞪他一眼,他却哈哈笑道:“就说你是个爱操心的小老太太……这个事儿我们还能想不到?”
秦戎轻笑道:“我们昨晚就找了管理处,从今年复原的人里挑一个……嗯,部队里出来的人还是比较可靠的。”就像陈东方和李长江一样。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他们出去碰运气,而是利用便利关系,主动去挑选可用的人。
这个时代的退伍兵回到农村真的就只有务农一条路,不是看不起农民,而是此时的城乡差距实在太大,如果能够留在城里,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相信没几个退伍兵愿意回到村里去,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下来摔八瓣的苦日子。
第三百一十七章
而小秋想的却更多。不仅是开车的司机,以后在开展新的业务,指定用的人少不了。与其到了用人的时候抓瞎,倒不如未雨绸缪。
于是,小秋就拉着吴戈和秦戎在石桌旁坐下来,将自己的想法给两个人说了。
吴戈和秦戎只是因为有了车,才想到找个司机,却没想到,小秋连将来的事情都想到了。
秦戎和吴戈互相看看,已经确定了彼此的意见——小秋提出招退伍兵的办法确实比较靠谱,毕竟人品性格都可以打听清楚,甚至背景、家庭也都更确实可靠,远比到社会上招那些完全陌生的人好得多。
宋秀程拎着一暖瓶豆浆和一捆油条从外边回来,吴戈连忙起身接着,秦戎则帮着小秋进厨房拿碗筷并小菜出来,四个人围坐下来吃饭,小秋就对小舅舅道:“刚刚吴戈和秦戎提醒了我,我们可以从退伍的人员里找人。”
宋秀程听得很认真,吴戈和秦戎却让小秋吓了一跳……等见宋秀程并没有异色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得知,小秋已经向宋秀程坦白了。而且,让两个小子惊讶的是,看样子,小舅舅宋秀程并不反对他们做生意的事,相反,似乎还比较支持!
宋秀程听小秋说完,琢磨了一会儿,道:“退伍兵却是比较可靠,但是,那些人答应留下来,就是希望能有个稳定的工作,最好能够长久地干下去,他们看到希望,才能真正地尽心尽力。”
小秋和吴戈秦戎都听得连连点头,吴戈道:“这买卖真的做起来,就是长期的……只是,冬天没有鸡蛋的时候,那些人就没有活儿了。”
小秋看他一眼,笑着摆摆手道:“别担心冬天……你忘了我爹娘每年冬天在家做啥了?”
吴戈一愣,倒是秦戎道:“孵小鸡?”
宋秀程已经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抬手摸摸小秋的辫子,道:“你个丫头,这是把你爹琢磨了几年的门路都给摸透了呀!”
小秋回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脸,有那么点洋洋自得道:“有现成的路走多好啊,省得沟沟坎坎的看不见栽下去!”
其实,小秋心里盘算的,远不止王利民摸索出来的这些,就生鲜产品供应这一块,她就还有很多想法,比如南货北运啊,比如口外的牛羊肉啊,比如养殖的相关产业啊……他们面对的可是京城市场这个大蛋糕,就生鲜这一块做好了,也不得了了。
几个人说的投契,很快就把小秋的提议商定了,吴戈和秦戎负责联络关系考察人员,小秋则准备一下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再去调研一下工薪标准,等等,生意做起来,不分大小,都是千头万绪的。
不过,吃过饭,他们还得先带着车去昨天联络好的村子里运一趟货。
等吴戈和秦戎带着小秋来到一个单位大院里,她就看到了即将属于他们的那两BJ130汽车。
说车辆型号小秋不熟,但等到她见到停在院子里的蓝色小卡车后,记忆瞬间就鲜活起来——BJ130这种汽车,在整个八十年代都非常风光,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轻型卡车。方方正正的车头,天蓝的颜色,都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见他们过来,立刻从旁边的房间里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出来与吴戈和秦戎打招呼:“你们俩小子这么快就过来了?”
吴戈和秦戎都笑着叫:“三叔!”
这位三叔姓叶,来的路上吴戈和秦戎向小秋做过简单介绍,是叶家的老三。叶家和乔家吴家一样,不过,叶家老爷子去的早,运动前就去世了,也因为如此,叶家反而避过了这场浩劫,兄弟三个都比较稳定,老大叶建成如今已经是师级,老二叶建明在军校里任教,是比较年轻的核专家,老三就是眼前的叶建辉,任后勤某处处长,也算是年轻有为。
这位叶三叔长着一张白团团的脸,见人先笑,看起来特别和气,只是吴戈和秦戎在他面前,却没有在乔南面前的放松,同样笑的开怀,脊背却是暗暗绷着的。
小秋暗暗警惕,只微笑着跟在吴戈和秦戎身后。
她躲着,叶家三叔却眼睛很尖,与吴戈秦戎招呼过后,立刻看着小秋道:“这是哪里的小姑娘,难得一身灵气呀!”
小秋微微一笑,抿着嘴做害羞状。
吴戈立刻接过话去道:“是我妹妹……三叔,这次的事真是多亏您帮忙啦!”
“哈哈,自家孩子,要说这个就见外了。”叶建辉笑着拍拍吴戈肩膀,回头招呼一声,一个二十出头的兵哥哥小步跑过来。
叶建辉吩咐一声,又回头对吴戈道:“这是小田,田金明。小田当兵四年,开了三年多车了,是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让他跟着你们,我也放心。”
“三叔费心!”吴戈连声道了谢,又和田金明认识了。
田金明就去发动车子,秦戎过去把自行车推过来装车,小秋自然地跟过去帮忙,吴戈则落后一步,继续与叶建辉说话。
等车子发动起来,田金明立刻跳下车帮着秦戎把自行车搬上车,那边吴戈也与叶建辉说完了话,慢慢地走过来。
吴戈和叶建辉握手告辞:“又要让三叔受累啦!”
叶建辉握着他的手,一边用左手拍拍他的肩膀道:“受什么累呀,这事儿说起来还是帮我了……你们俩小子放开手干,只要不杀人放火,我们这些人总站在你们后头。”
这话说的亲切,吴戈的腰又弯了弯,再次致谢。
秦戎率先上了车斗,小秋也要网上爬呢,却被吴戈拉住,将她送进副驾驶坐了:“有车了,你就坐前头。”
安顿好小秋,吴戈又回头跟叶建辉招呼一声,这才跳上车斗。车子启动,开出大院,小秋透过车窗看见叶建辉一直站在那里,目送车子开出大门。
见小秋一直盯着窗外看,开车的小田笑着开口:“叶处长脾气好,谁家里遇上什么难事,他知道了都能伸把手。”
小秋微微一怔,心里道:人邀贤名,所求甚大呀!
第三百一十八章
小秋回头,笑微微地开口:“看着挺和蔼的,我却觉得有些怕。”
“哈哈,当官的嘛,自然有些官威。”小田也没多话,简单回了一句。
小秋抿嘴一笑,这位看着开朗,却也不是大嘴巴,这一点挺好。
之后,她佯装懵懂地和小田攀谈起来,当小秋说自己也是农村姑娘后,小田似乎放开了些,很快把自己的出身和家庭情况说了一遍。说他家在豫省,三天两头闹灾,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穷的许多人家吃不饱饭穿不上衣。他们家还算好的,他上头有三个哥哥,他是老小,上了四五年学,辍学后在家务农干了四五年农活,不到十七岁参了军,才算第一次穿新衣裳,第一回顿顿能吃饱饭。
说着这些,小田有些感慨,却并不觉得丢人难堪,反而很知足地道:“我当了兵,吃穿都不用花钱,每个月还能领八块钱津贴。这样,每年就能给家里寄六十块钱回去。我二哥三哥都说上媳妇,成了家,我就是复员回去也没啥心事了。”说完,扭头对小秋憨憨一笑,看不出丝毫勉强。
听这话,好像叶建辉并没有向他提及跟车过来的事情,也不知是之前吴戈与叶建辉没说好还是怎地,小秋也没多嘴。
只顺着小田的话,说一些农村种地啊,粮食出产啊之类的话题,小田倒是没了顾虑,说起来头头是道的。
一路说着话,小秋暗暗观察着小田的驾驶技术,这方面叶建辉倒是没算夸口,小田开车开得很稳,换挡利落,过障碍也顺畅,一路竟没有一次急刹车。心里更是对田金明这个司机感到满意。
因为有了自己的车,前营子和马家店两个村子又是做熟了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他们索性兵分两路,秦戎带着车装鸡蛋往城里送一趟货,小秋和吴戈则去后来联系的两个村子,现场收购。因为与一家工厂联络好了,他们这一次不仅收购鸡蛋,还收购活鸡。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