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熟悉,说不定心里还是排斥对方的,因此也没说多少话,只客气几句就走了。
至于东西,杨珠珠收下了,这两天她收到的礼物不少,只奶粉就够三个孩子吃两个月的了。也算是解了她们燃眉之急。
杨珠珠只在医院住了十五天,就带着孩子出院了。三个孩子养的都不错,小三也长了两斤,不在瘦巴巴随时会夭折的样子。
依旧是赵老夫人让司机送的她们,这回因为有孩子,就给开了两辆车,一辆坐人一辆放东西。
回到家乡,杨珠珠深吸一口气,感慨道:“还是咱家里好啊。”
“快别在这傻站着了,赶紧进屋,仔细吹了风头疼。”车子一路开到大门口,杨抚琴抱着孩子下来就见闺女在门口傻站着,赶紧催促道。月子里吹了风最难好,像她那个时候都没有做好月子,如今这腿阴天下雨还会疼呢。如今条件好了,闺女自然要把月子做好。
家里一直给杨珠珠留着房间,知道他们要来,张红翠早就给晒好了被褥铺好了床。如今入住刚刚好。
三四月的天,不冷不热坐月子刚刚好,不受罪。
三胞胎比较稀奇,一听说杨珠珠给添了三胞胎,护田队的人就嚷嚷着让宋时元请客。宋时元就说满月的时候大办,让大家都来。
满月的时候不少人都来了,还有人排队等着抱抱孩子也跟着沾沾喜气。
何家跟梁家听说了这热闹很不是滋味,梁母更是骂何君君是不下蛋的鸡。
何君君跟梁永宁结婚第二年就跟去随军了,如今已经三四年了,别说孙子,孙女都没有一个,为此梁母没少怂恿梁永宁休妻。何君君自己也觉得愧疚,每日里伏低做小,梁永宁对她越来越平淡。
杨珠珠生了三胞胎,梁母特意给梁永宁写了信说这事,何君君看到信之后哭湿了被子。她这几年药没少吃,医生也没少看,偏偏人家都说她一点毛病也没有。一开始她也不是没怀疑过梁永宁,可梁永宁也去检查过,跟她一样都很健康。
两人没有孩子,人家只能说是缘分未到。
知道杨珠珠生了三胞胎,日子越过越好,何君君心里不知道暗骂了多少遍,可她也只能在心里骂骂人出出气而已。越是这样她心里就越气愤,于是就写信回去怂恿何老二找杨家的麻烦。
可惜,何老二虽然贪财,可也不傻,以前他或许敢找杨家的晦气,如今可不敢。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得被何松柏知道了,他心里还记恨这个妹子呢,就又告诉了梁永宁。梁永宁没想到何君君是这样的,两人吵了一架。碰巧梁永宁要出任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就把何君君送回了老家。
不巧,何君君回来的那天,正好是三个小子的满月宴。
第81章
要说何君君的脸皮也真是够厚的, 自己做出了那样的事情, 她还有脸来参加满月宴。她大概是算准了大喜的日子杨珠珠不敢跟她翻脸。看到张红翠等人不善的目光她也不在意, 自己笑嘻嘻的进屋, 还要去床边看孩子, 不过被何娟跟杨家的三个儿媳妇站起来挡住了。
她不在意似的拢了拢头发, 没敢跟杨家的儿媳妇呛声,反而质问何娟说道:“怎么?好歹我们也是十几年的姐妹, 如今妹妹大喜, 我这个做姐姐的来看看小侄儿都不行?何娟你管的也未免太宽了。这屋子里可就你最没有立场来管这事。”
不是说她跟着随军去了么, 杨珠珠怎么也没有想到人居然回来了, 而且回来就找自己的麻烦。她内心冷笑,还真当自己一家子都是软柿子呢。她推开挡着自己的何娟,直面何君君,说道:“十几年的姐妹?何君君这话你也好意思说, 十几年的姐妹就能做出抢姐妹男人害死姐妹的事情?那跟你做姐妹的人还真是悲哀。老何家出了你这么个心狠手辣的人物,可真是倒了八百辈子大血霉。在一个, 你姓何我们姓杨, 你少跟我们套近乎。”
然后她手一指何娟,接着道:“再说何娟, 不说我俩从小要好, 就说她如今是我二嫂的表妹, 我们两家也是亲戚,我儿子满月她为什么不能来?倒是你不请自来,还带着满身的晦气, 你这是想搞砸我儿子的宴席,不准备跟我家善了了是吧?”
两家什么关系大家心知肚明,换了谁见到她都会觉得恶心。更何况以她恶毒的心思做派,杨珠珠才不信她是真心来祝贺的。
何君君还想说什么,张红翠二话不说,上前扭着她的胳膊堵住嘴拉了出去,她带来的东西也让梁萍萍拿着给扔出大门。
此时院子里有不少人,梁萍萍二人把何君君扔出去之后说道:“我们家念着大家好歹相处一场,当初的事情才同意私了,可这不代表仇恨就真的放下了。当初说好的井水不犯河水,今天我们珠珠大好的日子,你来捣乱,等今天的事情了解,我们非上梁家,让他们给个说法去。”
何君君虽然是何家的闺女,可嫁人了,这管教的事情自然就得梁家来办。梁萍萍对何君君这么不客气也并非是因为杨珠珠。
她当年结婚的时候何杨两家还没离婚,当初何君君仗着自己小姑子的身份没少跟她要东西。那个时候她就知道这丫头不是善茬。后来她一直没怀孕,何君君背地里喊她不下蛋的鸡,嘲笑她仗着镇长爹拴住杨钦,差点没把她气死。
也是从那时候起,她不怎么回村了,对何君君更是完全没了好感。
何君君走的时候,她就差放炮仗庆祝了。谁想到这个祸害如今又回来了呢。
何君君的到来只是一个插曲,大家很快就把话题转移到杨珠珠的三胞胎儿子身上了,不过也有人在心里嘀咕,何君君这回闹的哪一出,该不是被梁家休了吧。谁都知道她是跟着梁永宁去城里享福的,这去了才几年,人就回来了,再联想到她以前做的事,这回指不定得罪了什么人呢。
何君君的到来是大家没想到的,杨珠珠也就气了那么一会儿就过去了。因为生了三胎,又是剖腹产,杨抚琴跟宋时元都决定让她做双月子,正好也能让刀口愈合的好些。
杨珠珠剖腹产回来,村里不少人来看稀奇,等看到她肚子上的那一道疤痕,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要他们说与其在肚子挨一刀子还不如自己生呢。就是原来觉得剖腹产挺好的杨家儿媳此时也不觉得好了,甚至庆幸自己没有挨刀子。
时光这东西转的飞快,等杨珠珠出了月子,地里的小麦又到了收割的时候。杨家自留地因为一直有用杨珠珠的营养液,收成很不错,一亩地达到了三四百斤不说,成熟的还早些。杨家人多,杨抚琴一琢磨,正好趁着队里还没手割,先把自家地给弄好。
杨抚琴也大方,小麦收下来之后每个儿媳妇娘家都让送了一百斤过去。她这几个亲家都不错,不管家里有了啥稀罕东西,都会给女儿女婿送点,所以杨抚琴送起东西来也不心疼。尤其是罗晓禾娘家,作为城里人没有自留地吃穿全靠买,如今面粉可金贵,正好也给他们尝尝鲜。
罗晓禾的爹因为跑运输,又知道闺女嫁了这么个人家,那真是隔三差五就给邮寄个包裹。杨家每次不管多少都给回了礼,让罗家很高兴,这次收到这么多的粮食,等看过女儿的信之后,罗家更高兴了。罗家人更是直言要好好努力,争取给女儿做最大的后盾。
收完粮食,天气也热了起来,大家就越发的不爱出门,等天气转凉,又到了中秋。这时杨家三兄弟带着媳妇去了京城。这是当初跟赵家说好的,杨珠珠因为孩子小就没去,反正赵家的人她也都认识了。几个人都有工作,去了也没待多久就回来了。
回来之后,两个哥哥都没说什么,心机耿直的杨锦却说不想再去了,“赵家那边我们就十五呆了一天,其他时间都在奶奶给准备的房子里。奶奶对我们还好,就是其他人,感觉怪怪的,大伯表面挺热情的,剩下两个比较冷淡。后来我们还去了奶奶娘家,娘家舅爷对我们到不错,给了不少见面礼。我觉得吧,赵家还不如舅爷家对我们亲呢。”
杨珠珠心想,那是当然了,赵家家庭复杂,跟咱们可是有利益冲突的。舅爷家也只是多了门亲戚走动而已,跟人家没有利害关系。这不存在利益纠葛,态度自然就好了。当然也不排除舅爷为自家姐姐高兴。
“既然不想去就不去呗,如今外面还是乱,咱们这小山村没什么不好的。”杨珠珠看着杨锦说道。
杨家其他人点点头,如此,等过年赵家再来接人的时候就婉拒了。
时光飞逝,一晃眼就到了七七年,这一年过年赵老夫人亲自来了,还给带来了好几套书本。她说道:“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喜欢读书,这些书都是京城书店里买的,算奶奶送给你们的新年礼物。”说完她又压低声音,偷偷说道,“上头有意恢复高考了,听说今年的大会就会提这事。老赵说这事八九不离十,让我提前给家里孩子准备准备。我就顺便给你们买了书。”
老赵想的挺好,可惜他忘了,自己已经找着了亲孙子孙女,家里的那些跟她有什么关系,她不过是吩咐一句就完了。这些书才是她亲自用心找来的。自家的孩子都是好的,等到时候高考得了好名次,狠狠地打那群人的嘴脸。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