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戏做全场,林秀禾没有因为胡水英和程建波一转身就收手,还是拿着扫帚往程欢身上扑,程欢哭得又可怜又委屈。
等两人走了,叫东子的年轻男人问,“还接不接?”
“接什么接,不接了,净会挑唆外人同家里人对着干!”程奶奶这会才抱着被吓哭的宝贝孙子出来。
胡水英来骂的时候,程奶奶心虚,压根就没敢出来,一直把耳朵贴门上听动静呢,这会人走了,才敢冒头。
程奶奶把孩子往程欢怀里一放,“我得去找老三媳妇好好说道说道,她这是怎么教儿媳妇的,大过年的,骂上伯母家门的!”
就是故意这么一说,好显得自己不心虚。
要不说林秀禾知情知趣呢,立马上前拉住程奶奶,温言细语地劝,“妈,算了,这事是欢欢做得不对,您骂欢欢就是,我们回去后,我让欢欢同恩妮好好赔罪。”
话是这样说,但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今天可是过年,这种时候,应该第一时间去把程恩妮接回来才对,但程志强和程大伯一家,愣是没人动。
至于同族的东子,他是有摩托车,也很乐意往县城跑一把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车,但这也没人跟他说程恩妮人在哪里呀,大冬天的跑空门的事他可不干。
也有经事多的老人看不下去,劝程奶奶让程志强去接一趟,但程奶奶转头就抓住对方诉起了苦,说程恩妮怎么胳膊肘往外拐,说胡水英一家怎么哄骗利用程恩妮……
讲到最后,自然偏了题,不过大从也咂摸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
敢情程建波一家把生意做得那么大,是因为程恩妮啊!这下别说是大人长辈,就是年轻一些的东子几个,看程志强的目光,都有些一言难尽。
做女儿的,不帮扶着自己家,自己的亲爹,却帮着别人家,可见胡水英有句话没有说错。
果真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以后程志强肯定要后悔。
不过大家只是在心里想一想,在心里看看笑话,面上还是嘻嘻哈哈地,该打牌的打牌,闲聊吹牛的也重新聊了起来。
“我记得以前恩妮,跟她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怎么儿子瞅着不像他呀?”也不知道是谁提起了程志强的儿子,大家便凑到一起说了起来。
“是不咋像,但就孩子哭得脸皱成一团,也实在不好分辨。”正好林秀禾重新泡了茶水出来,那人扭头就问,“秀禾,你家儿子长是是不是像你多些?”
林秀禾脸色瞬间微白,好在她给脸上抹了粉擦了红,看不大出来,“是像我多一些,不大像他爸。”
“像你挺好的,秀气。”
本就只是出来晃了一眼,大家也没一直抓着这个问题,等林秀禾坐下来,就开始打探起胡水英家的生意来。
别看程志强一家光鲜亮丽地回来,但程志强哪年回来过年不是这样?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倒是胡水英一家,不声不响的闷声发了大财了,听说不光胡水英在厂区学校有摊子,程建波都要菜市场开了档口,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像程志强这样,早好多年就混出去的,大家只觉得程志强挺有本事,羡慕。
但像胡水英夫妻这样的,明明以前也是指天吃饭的,大家都一样,在同一水平生活着,突然间胡水英夫妻就什么都有了,大家心底多少有些意难平。
第123章 人心
说起来,程王氏搞的那一出,是打得胡水英有些措手不及,好在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此时此刻,程王氏突然发现程王氏这个挡箭牌还挺好用的。
程家是个大家族,村子里三分之二的人家,都是姓程,虽然现在不少都出了五服,但大家都姓程,是程家人。
大过年的,程大伯家里热热闹闹,胡水英家里也一样,上门的人络绎不绝。
都是亲朋好友,过年也本就是走动的机会,胡水英一整年没在家呆,看到以前相熟亲近的也十分高兴。
但聊着聊着,还是感觉有些不一样了。
“你现在可好了,到了县城当老板娘,听说手下还管了好几个人。”
“对啊,水英,咱们以前多好呀,你要是有发财的路子,可不能忘了咱们几个啊。”
“这衣服我在县城百货大楼看到过,太贵了,没舍得买,借我套一下。”
胡水英把身上的水红色羽绒服外套脱下来,这是程恩妮年前给买的,胡水英自己其实也舍不得。
刚刚说话的那位立马套上,不过她身形没有胡水英苗条,码子小了,拉链拉不上,肩膀撑得有些变形。
不过看得去来,对方应该是很喜欢,手扯着两边衣襟,左看右看,还不停地问旁边的人好不好看。
“好看好看,我看这衣服型挺好的,我也试试,赶明去省城也买一件。”大家拍着手应和。
她试过后,其余几人又都试过一圈,衣服才回到胡水英身上。
“要是码子大两码就好了。”还给胡水英的时候,最开始讨衣服的那人可惜地道。
胡水英这会脸上虽然还笑着,但心里却已经开始疲惫起来。
她心累不是因为衣服的事,而是因为以前很好的邻居朋友,现在对她的态度对得微妙起来,她仿佛成了闯入鸡群的一只鹅,同她们格格不入。
她们说希望自己带她们发财,胡水英就建议她们到县城或者到省城做得小生意,不管是贩卖水果蔬菜,还是搞小吃卖早点,辛苦是辛苦,但总比光靠种地要好。
建议胡水英给了,但她们嬉笑着说,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没有本钱不说,万一亏本怎么办?
生意还没开始做,就已经担心起水果卖不出去烂掉,小吃摊没生意的事情来,这还怎么做生意。
既然大家害怕风险,不敢做生意,那就去外头打工,现在外头缺人工缺得厉害。
村里男人们倒是大多都去了工地打工,但女人们基本都坚守在家里,照顾孩子伺候公婆土地。
“去打工啊,可家里的孩子和田地可怎么办?田荒了可是要遭天谴的。”
“工资听起来是不错,可外头花销也大吧,听说城里人专门欺负咱们乡下人。”
“也没个熟人,哪里敢去啊,水英你那里就不要人吗?”
“你那个大嫂,也太不是东西了,可惜了诶……”
“……”
这个年过得远比胡水英想像中的糟心,晚上看到程志强一家嘻嘻哈哈地在屋外放鞭炮,胡水英极度无言。
这世上,果然是没良心的人过得比较幸福。
他们除了上门闲聊的,更多还是想打探一下,胡水英和程建波这里有没有发财机会或者工作机会的。
等年初二去娘家走了亲戚,初三胡水英一家就回到了县城,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村里人都以为她们家发了财,那些财好像是天上掉下来似的,不用付出半点努力,殊不知,她们是吃了多少苦才挣下手里那一点点钱的。
每天起早摊黑,大冷天了泡在凉水里洗菜,虽然请了人工,但胡水英也是跟着一起做事了,能省一点是一点,经常一洗就是几大筐子,手都没法看了。
档口那边,她弟弟弟媳妇也不容易,弟弟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杀猪,杀了猪收拾好再拉回档口卖,身上常期又腥又臭,弟媳妇在档口角落里杀鱼卖,一双手没离开过水,被泡得又红又肿,满是冻疮。
还有程建波,更是陀螺一样,哪里需要往哪里转,一刻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这年头,哪有不付出努力就能赚到钱的,除非你有知识,有技术,要是都没有,就脚踏实地的凭劳力干活,老天爷怎么都不会亏待你。
回到家里,不光程恩妮在,程花带着等等也在。
看到等等,铜锁立马就跑了过去,两个小家伙现在感情好得很,等等去省城的这段时间,铜锁几乎每天都要问一遍他外甥女什么时候回来。
舅甥两个很快玩到一起,互相分享兜里里的零嘴糖果,欢欢喜喜地。
那头胡水英看到程花也很高兴,“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厂里放假了?”
“放了三天假,想着回来看看,三叔奶,婶子,我给家里买了点东西,我拿给你们。”人还是要走出去,多跟人接触,不能一直呆在乌龟壳子里,尤其是程花这样的情况。
程花现在开朗了一些,之前就跟主动跟程恩妮问起家里的境况,现在面对拿她当闺女疼的胡水英,更是亲近自然。
胡水英十分高兴,“走,我跟去看看,要我说啊,你赚的工资就攒着,别乱花,以后你们娘俩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程花抿嘴一笑,没有反驳胡水英。
三叔奶也很高兴,乐呵呵地跟进屋子,没一会就穿了件暗色碎花夹棉袄背心出来。
“这个好,方便做事,花啊,以后别买了啊,叔奶黄土埋脖子的人了,穿不了几天,浪费。”三叔奶很喜欢,不过老人家嘛,喜欢归喜欢,总还是要念你几句的。
看到家里其乐融融,程恩妮微微一笑,过去逗两个小不点玩。
下午于杨一家来拜年,于杨不耐烦听大人们闲扯,拉着程恩妮,扛着两个孩子出门玩去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