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还是很热闹的,杂货铺门口的摊子上许多小孩子玩的小玩意,和五分钱一包的小零食,等等和铜锁蹲在小摊子前都走不动道了。
“二姨,要吃唐僧肉。”等等揪着程恩妮的衣角,指着包装简陋的,看不出样子,其实是苹果干的唐僧肉道。
第124章 辣条风靡盛况
铜锁也一脸渴望地看着程恩妮,程恩妮大手一挥,一人给买了十包,可把旁边同样走不动道的孩子羡慕得够呛。
付账的时候,程恩妮看到杂货铺柜台上摆着她们食品厂产的零食和各种罐头。
发现程恩妮的目光看的地方,老板笑眯眯地,指着一包辣萝卜条道,“要不要买包辣条尝尝,味道可好了,能当零食,也能下饭,最近走得特别好。”
上辈子程恩妮挺爱吃这些的,不然也不能为了卫生自己做,但现在程恩妮对这些东西可没什么兴趣。
去年暑假搞研发的时候天天吃,她都快吃吐了,再多的热爱也早被磨灭了。
程恩妮不打算买,旁边于杨却是爽快地掏了钱,他以为程恩妮想吃,“我看有好几种,都拿一包尝尝。”
过年收了压岁钱,再加上于杨考了个好大学,在亲戚家里压岁钱翻倍,所以现在于杨非常富有。
但价格还是大大超出了于杨的预计,小包一点的三毛五毛一包,大包的一块到一块五,程恩妮他们食品厂里的辣条种类也是真的多。
老板也不知道是遇到慷慨主顾,还是看到同道中人愉快的表情,一边拿袋子装,一边道,“这家的东西是真好吃,货都抢不过来,这还是我一大早去批的货。”
说到这里,老板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上一批货,基本是过年家里消耗掉了。
老婆孩子都爱吃,亲戚朋友们在家里吃过后也觉得不错,他又拿了些送人,反正是进货价,又是零食,比送别的还是要划得来的。
一下子花出去近五十块钱,于杨也有些蒙,不过他很快就没时间蒙了,因为好吃呀。
等等和铜锁挨着程恩妮站着,两个小家伙手上拽着他们的唐僧肉,嘴巴已经被辣得红通通了,还张着嘴巴等程恩妮把萝卜丁挤出来喂给他们吃。
“不能再吃了,辣的吃多了肚子疼。”再喜欢吃,程恩妮没让他们多吃。
食品厂里的所以零食和罐头,为了防腐以及工艺需要,都添加了各种食品添加剂。
虽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生产卫生也达标,甚至远超一般的食品厂,但毕竟是添加剂,还是少吃为好。
零食主要是口味刺激,尤其是辣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吃多了还容易坏肚子。
等等很乖,程恩妮不让吃,就乖乖地不张嘴,只眼里还有渴望。
铜锁就不一样了,虽说没被溺爱长大,但也没吃过半点苦,立马就跟程恩妮撒起娇来,“有商有量”地想再吃两口。
可惜程恩妮不是他奶奶,虽然他年纪小辈份高,但在程恩妮这里也只是堂弟,撒娇无用,只能跟等等手拉手往家走。
唯一的例外是于杨,装零食的袋子挂在左手手腕上吊着,左手一袋辣条,右手一瓶汽水,吃口辣条连哈几口气,然后抿一口汽水。
“……”程恩妮。
见程恩妮目光古怪地盯着自己,于杨以为她想吃,把手里的辣条往程恩妮递了递,程恩妮忙摆了摆手,“你自己吃,对了,少吃点,别吃坏肚子。”
谁料于杨往嘴里挤了一大口萝卜丁,含糊地道,“我又不是小孩子,哪能那么容易吃坏。”
“……吃干净嘴巴里的东西再说话,还有,你一个男同志这样……”程恩妮还真没见过几个男的像于杨这样,走在路上边走边吃东西的。
于杨瞅了程恩妮一眼,把嘴里东西吃干净,“跟你要关注什么形象,你是我妹。”
说完,于杨又抽了两口气,目光挪向手中的辣条,“这东西我估计我妈爱吃,等会你带一半走,剩下的我拿给我妈。”
以于杨吃的速度,程恩妮怀疑一半辣条根本坚持不到他到家,所以干脆就没要。
反正家里什么材料都有,两个小家伙要是实在想吃,她动手做一些就行。
程恩妮平时很少出去买零食,所以对辣条的风靡程度没有什么感觉,等到开学的时候,程恩妮发现,辣条已经席圈了整个学生群体。
就连张娇娇,也高高兴兴地拿出几句同程恩妮来分享,“我姑姑从省城带回来的,三大箱,我觉得萝卜丁和豆干最好吃,你快尝尝。”
程恩妮一看到那个熟悉的包装,“……”
辣条风靡,很快盗版的跟风仿制品就出现了,包装都跟程恩妮他们的食品厂的类似,有的还改了个名字,但更多的干脆就取同音字,或者去掉某个字的笔划。
仿制品虽然包装一般,但价格低廉,口味是差一点,但也很相似,很快就把囊中羞涩的学生给笼络了住。
就连张娇娇也差点要去买一毛钱一包的辣条来吃,被程恩妮给拦住了。
“你要真爱吃,还是吃贵的,有保障一点,这种还是少吃,零花钱不够我给你买,再不行我家里还有自己腌的萝卜条。“程恩妮道。
能吃好吃的,张娇娇自然乐意,不过她既不好意思老让程恩妮给她买,也不好跟两个小豆丁抢零嘴,只好央求父母多给他一些零花钱。
这些突然冒出头来的仿制品对辣椒的销售冲击还是很大的,不过谢茂衍也不是吃素的,拿到谢令君交上来的财务报表和市场报告,立马就调整了策略。
市场上突然多了小包的物美价廉的正版辣条,很快又引起了学生群体的注意。
“哎呀,别买便宜的,便宜的不好吃,有几种味道特别冲,一股农药味儿。”
“对呀,你尝尝我这个,是不是更好吃,就是量有点儿少。”
“我看了克重,两包小的价格跟大包的一样,但比大包的重30g,当然跟那些便宜的没法比。”
“那以后就买两包小的。”
……
程恩妮放学路过学校门口的南食店,还听到几个小姑娘在那里研究讨论买哪个更划算。
还有精明的店老板,直接把大包的划开,像是豆皮做的香辣片,一毛三片多的是学生来买,比整卖要多卖出一毛五来。
零食都是薄利多销,这一毛五可都是白得的利润。
第125章 二更合一
辣条一夜之间风靡女性和学生群体,就连不怎么爱吃零食的部分男性,也无法抵抗它的魅力,做了罐头的衍生产品,辣条反而成了意外惊喜。
程恩妮自然是乐于见到这一幕的,辣条卖得越好,也就意味着自己分到手的钱越多。
“想到过不了多久就要考试,连辣条都不香了。”张娇娇叼着根竹签牛肉,一边吃一边写作业。
这是食品厂出的新产品,从程恩妮的罐装牙签牛肉演变而来,因为程恩妮快要高考,谢令君没有把人揪过去,而是把新品邮了过来。
程恩妮给家里留了几包,其余就拿到班上来给大家都分了,再把意见稍稍整理,给谢令君打个电话沟通就行。
高考逼近,班上的同学都紧张起来,除开一部分已经完全放弃的,其余人都非常拼命,再加上各科老师天天紧弦,大家心里都很紧张。
“有得吃就不错了,赶紧做题。”不同于大家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紧迫感,程恩妮显得很从容。
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除非高考当天发生不可逆的意外,程恩妮觉得自己达到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而且程恩妮也不是真正象牙塔里的学生,高考确实是一条康庄大道,但也并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尽人事听天命。
程恩妮不紧张,反倒是胡水英她们挺替她紧张的,甚至朱桂先也紧张,他买了不少补脑的保健品送了过来,叮嘱程恩妮一定要记得吃。
其间,程志强没有出现,姚美华也没有任何动静。
最开始胡水英挺看不上姚美华的,但朱桂先表现得很不错,每次送东西过来,都说是姚美华让他送来的,不管是真是假,胡水英都记他们夫妻的情。
转过头来,胡水英到底还是多劝了程恩妮几句。
程恩妮知道,胡水英他们始终信奉的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不管父母多过分,毕竟是他们给了你这条命。
别说现在姚美华似乎有弥补的意思,就算没有,等到以后姚美华老了变得弱势,他们还是会劝她不要不管姚美华。
当然,程志强也是一样。
人都是更同情弱者,如果程恩妮从小家庭幸福,父母恩爱对她宠溺,甚至不需要这样,只要她家庭健全,她可能也会是一样的想法。
可惜不是,刀子被人拿鲜花挡着,割到人身上,受伤的人才知道疼,别人是不知道的。
胡水英劝的时候,程恩妮就听着,她可以理解,但不会接受。
至于朱桂先送东西,第一次上门的时候,程恩妮是直言拒绝的,钱这东西还好说,程恩妮收着记个帐,到时候原样退回去就好,吃的用的就不好收了。
后来朱桂先再送东西,就挑程恩妮不在家的时候了,他那么热情,又打着姚美华的幌子,又是程恩妮的继父,胡水英推不过就收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