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八次奇妙人生 (葡萄)



陈爱萍等啊等,等了好久也没等到女儿的回复。

她只好去买菜,回来做饭,自己一个人吃完饭,睡了一个小时午觉,女儿还是没回。

她气得发抖,又失望到极点,恨不得打电话去骂她。

可她知道这时候是女儿上班的时间,不该打扰她,只好忍住。

她默默看了会书,又看了会电视,天就黑了。

吃完中午剩下的饭菜,她又无所事事了。

算了,晚上去跳广场舞好了。

虽然她根本不喜欢跳什么广场舞,也不肯承认自己是大妈,但是,广场舞至少还能遇到几个熟悉的人,聊聊天,不那么寂寞……

第二百二十二章 思考
当李如洗发现自己成为陈爱萍时,她很难受。

陈爱萍负面的情感实在太多了,寂寞、凄清、绝望、悲伤、怅惘……对孩子的失望,对衰老和死亡隐隐的恐惧,对丈夫的怀念……让她有一种被痛苦淹没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瞬间的剧烈痛楚,而是一种沉浸的、腌渍的、绵绵入骨、无法剔除的感觉。

她好像被腌在痛苦的缸里的一棵白菜,那些所有的难过,无所不在的,挥之不去,把她从头浸泡到尾,一直深入她每一寸皮肤,血肉和骨髓。

生活在这样的负面情绪里,李如洗觉得,陈爱萍可能很快就会生病了。

她想起自己曾经梦到过的那个跳楼的少年,这个梦给她的感觉有些类似。

苦痛和困难来源于内心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梦面临的困境比那个少年的梦要理性、好梳理,但从另一意义来说,其实这个梦比那个梦还要难解决。

青春期的痛苦是混乱的,莫名的,难以名状难以言说的……要找到一个核心,让他认识到生的美好和价值,其实并不容易,但是年轻人又是懵懂而冲动的,血是热的,生来就带着生命的力量,要找几个方面刺激这种热血,令其留恋生,却也不是做不到。

少年是易于改变的,乐于接受和学习的。

但五十六岁的陈爱萍早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生活方式,她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受过教育的五六十岁的人,是很不好糊弄的。

……

李如洗仔仔细细地观摩了陈爱萍的心灵困境。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没有人能解决。

人皆好生而恶死,可惜,随便是谁,终究也难逃一死。

如果没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又哪来这个地球上的诸多宗教呢?

李如洗总不能让陈爱萍去信佛吧?

所以这个问题,她解决不了。

陈爱萍怀恋自己死去的丈夫,这种悲伤同样来自于死亡,别离,正是所谓的“爱别离”之苦……这,她当然同样无法解决。

好在,这两样虽然是她痛苦的底色,但却不是核心问题。

在李如洗看来,这位陈阿姨最大的两个具体的痛苦:一个是孤独寂寞,百无聊赖;一个是和女儿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其实好解决。

陈爱萍年龄还不大,还不到六十岁,可以说,身体还是挺强健的时候,精力也挺充沛,这种状态,再延续十年,十几年,在七十岁之前都还不成问题。

那么,完全可以再去私立学校或者培训学校工作个十年啊!

人一忙起来,就没那么多时间去伤春悲秋,孤独寂寞了……

再不然,还可以去旅游。趁着现在退休了,既有钱又有闲的时候,再不把全世界各地转一遍要什么时候转?

这两者结合也可以啊……

此外还可以写写教辅书,别让自己那么多年的经验白费了。

或者写写教育方面的书也可以……

亲朋好友,老同学,也可以多多联络起来了。

孩子上大学和刚退休不是同学会的两个高峰期吗?

之前的二十年一直在窝里育雏,还要顾着搭窝,顾不上自己的朋友,现在正可以继续友情!

等过了七十岁,精力不那么充沛了,那就看看书,上上老年大学……广场舞如果跳不动了,可以打打太极拳,做做园艺,养只宠物……

一个人,不能把生命的重心放到另一个人身上,否则定然是可悲的。

不管那人是自己的爱人还是自己的孩子。

就像一棵植物,若是重心不在自己的枝干上,而在旁边插着的辅助棍上,一旦那根棍子抽走,便只能倒了。

何况棍子也会觉得累啊!

陈爱萍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真正为了自己而活。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是很有利于解决第二个问题的。

因为那根棍子感受到不堪重负的压力,也是母女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陈爱萍最在意的。

而在李如洗看来,陈爱萍和她女儿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确实是陈爱萍自己的问题。

在李如洗成为陈爱萍之后,陈爱萍所有的记忆和情感她都了如指掌,自然也非常清楚她和她女儿之间发生的事情。

陈爱萍是一个好妈妈,这一点毋庸置疑。

她对女儿关心备至,无私付出,爱的深厚和真诚程度,和李妈妈对李如洗的爱无异。

其实,李妈妈也有唠唠叨叨的时候,也有说别人家孩子比她好的时候,也有不放心她,给她各种提建议的时候。

李如洗觉得,子女自己内心如果强大,包容妈妈这些有时候其实挺伤人,至少是不中听的小唠叨是不难的。

但陈爱萍的女儿却未必强大,至少,她现在恐怕并不处于强大的时期。

其实,子女在外,谁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如果生活中没什么喜,甚至只有忧,那确实会不知道该跟母亲说什么。

生活本身已经够累了,还要去向妈妈强颜欢笑……

至少,得让她能把日子过得略微顺当起来,才能做得到。

可惜,陈爱萍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她只是一味想女儿不贴心,女儿不孝顺,女儿大了,翅膀硬了,女儿以前没听她的,所以导致现在不如意,而要改变目前困境的唯一途径,是照着她的建议去做……

她没有去仔细了解女儿现在面临的困难到底是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在李如洗看来很正常的交流,对许多中国上一辈的爸爸妈妈来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之前二十年的育儿过程中,陈爱萍,和很多那时期的爸爸妈妈一样,已经习惯性认为女儿的很多看法是幼稚的,不可取的,而自己的建议才是真知灼见。

其实,陈爱萍以前也有过问女儿的困难和打算的时候:但是问困难的时候,她女儿报喜不报忧,说没什么困难,钱也够用,她就算了;问打算的时候,女儿刚说了一点,就被她认为不靠谱,给直接否定了。

这之后,她就陷入到现在的情况里了。

越是寂寞、想女儿,她就越多打电话。

如果她女儿混得很不如意,很窘迫,本身生活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又不愿意让妈妈知道她的状态,那么,接到陈爱萍这样总是带有指责意味的电话,对她的心理负担是很重的。

所以,才会选择逃避。

而得不到爱的回馈的陈爱萍,就直接陷入到对女儿的失望和伤心中去了,她的每一次电话,就带了更多或明显或隐晦的指责。

于是女儿就更想逃避。

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造成了。

而要解决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陈爱萍的女儿已经不信任妈妈了。

不信任她会心平气和不带偏见地跟她谈。

陈爱萍也曾许多次作出委婉的语气来跟女儿循循善诱的交谈,但一旦谈起来,就免不了带出点指责或指导的意思来,多次下来,她女儿已经相当敏感。

李如洗得另外想法子才行。

第二百二十三章 说走就走
李如洗想来想去,没有给陈爱萍的女儿打电话或发任何信息。

逼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李如洗打算先从陈爱萍的第一个困难开始解决起:为她找事做!

她先是给陈爱萍做了个简历,介绍了她的基本情况,年龄、职称,从教多年的经历、心得,获得过的荣誉等等。

然后就开始找附近的私立学校,或者别的省的也无所谓,最好是陈爱萍比较喜欢的地方,去那里住几年,教教课,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她下一步才会考虑当地的培训机构。

把简历发出去之后,她又按照陈爱萍的爱好,开始筹划旅行。

陈爱萍以前每年也有学校组织的旅行,云南贵州江浙海南四川之类的去得很多,北方相对少,只去过京城、山西、胶东半岛等寥寥可数的几个地方,所以接下来国内旅行要多去北方,走走丝绸之路:西安、敦煌、新疆……去趟草原,去趟漠河……南方也有没去过的,比如两湖和江西的景德镇、庐山……福建广东去得也少,也可一游。

东南亚陈老师也去过两次,但都是那种新马泰几日游,要想好好玩,东南亚还得去几次,越南可以去一次,柬埔寨也可以去看看吴哥窟,尼泊尔也可以去……

欧洲,陈爱萍也去过,和以前李爸爸他们一样,也是那种好多国一起游,若是想实现她心中期望的旅行梦想,还得去几次,南欧的意大利和希腊,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瑞士,巴伐利亚,荷兰,英国,北欧那几个国家……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