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计划书,每看完一本,都要在后头留下自己的评语,大部分被直接打回去,只有少数留下,进入第二轮讨论可行性阶段。
“华而不实,词藻堆砌,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建议重写。”
“不看好,建议换个想法。”
“想法是好的,做法全是空谈,建议重新想想,从怎么花钱想起。”
贺元春负责把打回来的计划书还给员工,第一批递上去的,都是老员工,关系也很不错,不兴偷摸回去哭的那一套,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当着众人的面翻开。
看到最没文化的那个,被批了一个华而不实的评语,都快把大家给笑尿了。
特别是贺元春,“我说老李,平时让你写个年终总结,你三天崩不出一百字,最后还是东抄西凑才交上来。这会儿竟然会堆砌词藻了,可以啊。”
老李哭丧着脸,“我这不是担心自己没文化吗?特意找了大学生帮我写的,让他给我多描一描,显得有文化一点。”
“本末倒置,舒总要的是商业计划书,你当是写散文诗集呢。”一起来的同事虽然计划书也被打回来了,但也不妨碍他嘲笑别人。
“切,你也不比我好到什么地方去,我好歹有重写的机会,你的直接就是不看好。”老李伸长脖子看了同事的评语,顿时信心大涨。
“怎么会这样呢?我以为最多是嫌投资太大,没想到是不看好。这可是现在最热门的产业啊,怎么可能是不看好。”同事完全不敢相信。
“你想干嘛,反正被打回来了,我看看。”老李抢过来一看,“寻呼机啊,这创业投资,跟莉莉丝差不多了吧,你也太好高骛远了。”
众人一致评语,公司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钱,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所以才评了一句不看好。
至于寻呼机的前途,没有人会怀疑,这绝对是未来很多年都会发力的产业之一。
“我去,你丫的运气真好,竟然说你的想法好,不就是开个旅游公司吗?这算什么创业,骗钱的玩意儿吧。”
众人推搡着从贺元春的办公室里出去,三个人到了下班时间,结伴出去喝酒。
“你们真想出去创业啊。”看好寻呼机的老万开口道。
老李叹了口气,“不是我们想不想,你没发现,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招聘的都是大学生,甚至还有留学生,不是要求英语好,就是要求会这个,懂那个。我们要是现在求职,连贺主任的面都见不着,就已经被打发走了。”
老张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以后公司是高学历年轻人的天下,没我们什么事了,这个机会不抓住,以后看着一个个小年轻人爬到我们头上,我们得跟小年轻点头哈腰,你们服气吗?”
老万抽了抽嘴角,“我服气啊,反正我不会走的,除非公司不要我,否则哪怕让我去当个保安我也不走。”
他写计划书纯粹是凑热闹,想想也知道,谁不知道寻呼机赚钱,还用得着你说。投资这么大,还需要专家和技术,那是普通人能拿来创业的吗?
莉莉丝的工资高,还给内部价租房,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孩子就在家门口上学,公司给解决的指标,为此每年要给学校捐一笔钱。
这样的福利,除了以前的国营大厂,现在谁还敢想。
所以老万才这么说,他心气也没那么大,给年轻人让路有什么稀奇的,人家是大学生,学历高他们一等。给文化人让路,没什么不服气的。
“再说舒总和许总还不是年轻人,创办公司的时候,舒总刚上大学,你敢说不服气?”
拿老板当例子举出来,谁敢说不服气。
老李端起酒杯,“你别一竿子支到老板头上,那是我们能比的?就说公司里的事,我不是不服气,我是怕这个机会不抓住,以后当个普通员工的机会都没有。”
老万有点害怕,“不至于吧。”
几千人的厂子,还能容不下他们。
只有老张是真的不服气,早就有自己干点什么的想法。
“要是我的计划能行,算咱们仨的怎么样?”老张出主意,把三个人绑在一起,旅游公司是服务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手。
“行啊,我没意见,要是公司搞不成,我能回来上班就行。”老李和老万异口同声的答应下来。
“老李的计划书到底是想说什么,要不要重写了。”老万还在调侃他。
“不写了,我自己都不搞不明白我想干什么。”完全是出于恐惧才写的计划书,既然有人更靠谱,也就随波逐流的答应下来。
一幕幕或相似,或不同的情形,在公司轮番上演着。
那头齐俊已经飞到深城,给舒雨负荆请罪。
“谁能想到那帮龟儿子那么缺德,活生生把我的货给抢了啊。之前跟我称兄道弟,结果翻脸比翻书还快,我不该相信他们的,真的不该啊。”
舒雨和许然各出十万块,加上他的全部积蓄,全都扔了进去,想一票来个大的,没想到是一票全给坑了进去。
齐俊越讲越伤心,抱头坐在舒雨对面,号啕大哭起来。听到声音不对的夏明赶紧端着咖啡进来,看到老总没事,这才放下咖啡重新退了回去。
看了一眼面前的两杯咖啡,齐俊终于止住眼泪,“喝两杯咖啡,我的货也回不来了。”
“行了,多大的事啊。我们不找你还钱,投资有风险,敢投就敢承担风险。”
得了一句准话,齐俊终于活了过来,一口干掉一杯咖啡。太好了,难怪女孩子那么爱哭,眼泪果然有用。
“我们正好有点事,想找个靠谱的人去办,海城你熟的,对吧。”
舒雨顺便就把认购证的事交给他,三月初开始摇号,摇中了就可以去买新股。也催生了炒作认购证,直接倒卖认购证的地下黑市。
“我不需要炒认购证,你直接按中签的情况购买就好了。”
“这个简单。”齐俊因为炒外汇的原因,对金融产品十分熟悉,直接就打了包票。
等他飞去海城,发现认购证竟然这么赚钱的时候,躲在没人的地方,咬着手指头又哭了一场。他累死累活组织货源的时候,风里来雪里去组织车皮的时候,被人抢了货的时候,舒雨只动动手指头,在安全又舒服的海城买认购证,就比他赚的多了。
“人和人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吗?”他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想到舒雨一直反对炒外汇,从不踏足其中的时候,终于拿起了电话,“嗯,不炒了,还有多少钱,全部抽出来,是的,有急用。”
就剩下一万,一万投进去,一万出来,齐俊苦笑,自己折腾这么久,是折腾了些什么呀?
舒雨终于将计划书推进到第二轮,讨论可行性。
黄灵最近走到哪儿都有人巴结,虽然以前也是这样,但现在特别明显。
一是舒雨身份曝光,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区别,就是工人也能理解。二是投资计划正式推动,一旦成功财务人员都是由黄灵派出去的,而且资金也需要黄灵调拔。
不敢要求黄灵违规操作,至少要保证不会因为得罪她,而让她没事给你拖上几天吧。
郁远志过来给舒雨汇报工作,看舒雨埋首在一堆计划书当中,失笑道:“公司真的要推动这么大的计划吗?”
不过幸好有这份计划的存在,公司员工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才能够比较平滑的过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对抗事件,也没因此而让公司蒙受损失。
明年要筹建集团公司,直接在国内推进莉莉丝的门店,这些大动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恐怕没有人手再去推动投资计划。
更何况,在他看来,这些想着创业的员工,年纪大了,又没学历,见识也不够,拿钱给他们创业,他反正不看好。
“这个投资计划不属于莉莉丝,属于燃犀基金。”
郁远志这才知道,老板名下又多出一个燃犀基金,专门用来投资操作。
人手都找好了,过几天就来莉莉丝,专门针对这些投资进行讨论。
郁远志自嘲道:“大家伙都在猜,会交给谁讨论,一顿四处串联,结果全白费。”
舒雨笑了,“对了,我考虑再调几个人去国外工作,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欧洲那边比较困难,多派几个,美国再派上两个就够了。”舒雨继续说道。
“好,我明天就把名单送过来,我听说林华提交了计划书,想回国创业是吗?”
舒雨点头,“是这样的,这个投资计划针对所有员工,流水线上的工人,国外的员工,统统一视同仁。但目前只限于,在中国境内的投资项目。”
所以国外的员工根本没人参与,但没想到林华会积极的写了计划书寄回来。而且看完所有计划书,他的最为专业,连怎么分阶段花钱都想好了。最关键的是项目,他想回来开超市,站在九二年来说,这绝对是风口上的投资项目。
燃犀基金的工作人员从京城飞来深城,借用了莉莉丝的会议室讨论工作,舒雨偶尔去旁听一回,尽量让他们先充分讨论出问题,自己再做判定。实在走进死胡同了,她便略提一句帮他们转转思路。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