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后悔。”斩钉截铁。
“于是,女孩变成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九十九年的风吹日晒,女孩却不以为苦。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相中了她,把她凿成一块条石,运进城里,原来城里正在建造石桥,女孩则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
“他行色匆匆,很快地走过石桥。当然,男人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两者匆匆相逢,男人又一次消失……”
佛祖的声音再次出现:“满意了吗?”“不!为什么我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就能碰到他、摸他一下了!”
“想摸他一下?还得修炼五百年。”“我愿意!”“过程很辛苦,你不后悔?”“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一棵大树,立在人来人往的官道上,每天观望。直到又一个五百年的最后一天,他终于来了,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容貌俊美,女孩痴痴望著。并且,这次的他没有匆匆走过,因为天太热,男子注意到路边有棵大树,打算休息一下。女孩摸到他了,还紧靠在她身边!但她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的相思,只有尽力把树荫聚拢,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男人只小睡片刻,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头也不回离开。
当那道身影逐渐消失,佛祖又出现了。
“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哦?”“对我来说,能够再见他,已经很满足。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不过,我有些好奇,他现在的妻子,也曾像我这样受苦吗?”
佛祖微微点头。
女孩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一刻,女孩似乎发现佛祖微微地舒了一口气,她诧异:“佛祖也有心事?”
佛祖叹:“这样就好。因为有个男孩为了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故事前半段,程改改感觉女孩是自己,过客是魏光阴,所以没勇气听完。而她不知,故事结尾,有更深情的等待。正如她未曾察觉,佛牙寺献莲花时,身边人曾偷偷看过她一眼。甚至当山谷的灰尘漫天扬起,外套里的钱夹跌落,那人最后的目光,也只定住了一张崭新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孩护着胸口,避免走光,笑得张狂。身后的男子,西装加身,意气风发,手中却不忘为她系上漂亮的蝴蝶结。
其实,叶慎寻并不清楚,为了那小心翼翼的一眼,自己是否已修炼千年。唯一庆幸的是,这短暂残生,她曾为他着婚纱。
【全文完】
第17章 后记 “我”一直在等一个人
听说用第三人称写故事,通常容易些。脉络清晰,视角开阔,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我”。
身边熟悉我的都知道,我并非乐观人格。在做某件事前,总习惯考虑最坏的结果。然后等到最坏结果真正来临,就迅速开启自嘲模式:“看,我就知道是这样。”仿佛无形间扳回了一成。
可自知,并不快乐。
世事无常,这样的“成熟”好坏兼有。好的是,学会了评估,懂得怎样去作相对正确的决定,可以避开许多无须走的弯路。坏的是,再也无法像十七岁那年,为了一本心爱的小说被没收而心惊胆战、郁郁寡欢。更没有勇气,在细雨蒙蒙的街道,为心爱男孩递去一把卡通雨伞。于是,“我”出现了。
1999年夏天,“我”冒着被胖揍的风险,向院里最壮的孩子借了一毛三分钱,买《灌篮高手》的文具贴,只为送给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孩,尽管无人知情。
2006年春末,“我”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地混入电视综艺里大放异彩,只为接近有他在的地方,被同一缕艳阳照耀。
2007年盛夏,猎猎晚风中,“我”信誓旦旦地对他说,永远陪伴……
这些年少轻狂时才敢许出的终生事,好在时过境迁,还有个“我”能代替再行一遍。
除了“我”,故事里其他角色也都是浓墨重彩的笔画。
他们之间,有人钟鸣鼎食,有人活色生香。有人被珍藏,有人被放弃。有人是偶然掠过的耀眼极光,有人是毫不起眼的清晨霜……可无论是盛大或微末的存在,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着所有人——
有限的生命,理当用力活。
曾关注过一个特别喜欢的作者,她在日记里写,异地遇见一位年近七十的陌生老者。那天正好是她生日,陌生老者忽然打开自家的门,言笑晏晏地邀她进去坐坐,并在桌上摆放了蛋糕和蜡烛,祝她生日快乐。
她恐惧着退出,结结巴巴地说:“不用了,我有个朋友,他在等我……”飞奔而走,差点绊倒,听对方在身后叮嘱:“慢点儿走,看路。”
事后,与朋友产生讨论,结果不外乎是一个脑子不大清楚的寂寞老人阴差阳错地将她叫住。或者是一个关于变态杀人狂的惊悚故事。可最终,她选择相信了自己的揣测。
她选择相信,那个二十岁错过的人,会在五十年后的时空里等着她。为她准备蛋糕,提醒她小心看路。她选择相信,年轻时的遗憾,老来会有机会弥补……所以,每个写字的人,无论到几多岁,心底始终有股难以名状的拧劲儿吧?
随着年龄增长,也是这股拧劲儿,才支撑我们继续构架一个又一个完整的世界,打造出看似遥不可及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们。
这些人,带着我走失的天真少女心,在最好的年纪,去遇见同样干净的你。他/她们使你疯狂地笑、尽情地哭、默默发呆、淡淡遗憾……届时,你也许会问,难道这条追寻自我的路,你从未觉得孤独?
我会回答——No.
因为,他们在等我。“我”,也在等我。
林桑榆
2016年10月
==============================
《惟有光阴不可轻2》作者:林桑榆
内容简介
《惟有光阴不可轻》第一部的结尾,魏光阴不知去向,叶慎寻林中遇难,留下了很大的伏笔。第二部中,魏光阴从一个病娇少年逐渐黑化,叶慎寻也强势归来,两个人为争夺程改改互相较劲,而背后几大家族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
楔子
若有人问程改改,都见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求婚仪式?
她应该会立马指给你看,“现在。”
门外漫天风雪,餐厅内气氛却似壁炉暖洋洋,照亮英挺男子的眉眼。他手执哑绿丝绒盒子,满目深情溢出。
“贵吗?”
倏然,餐厅隐秘一角,暗处窥伺的她正头问。
对面坐着的周印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什么?”她扁了扁嘴重复,“他手上那枚戒指,贵吗?”周印摸摸下巴,“还行……吧。”
钻石是从艾克沙修本体切割下来的,足见用心程度。
听完,女孩开始搜索视线范围内最尖锐的金属,周印问她要干嘛,她说:“找刀,杀了他。”
凭什么自己被告白,是一张没用的纸。他向别人求婚,就天价钻戒?太不公平了!简直现代版陈世美!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动手前,她还得想想,要不要通知新闻媒体什么的,将事情闹大,杀鸡儆猴,给天下负心汉一个教训……
心动不如行动,程改改五指微拢起身,周印胳膊越过桌面,适时将她摁住,神色忽然蘸点儿怜悯。
“别忘了,是你把她送到他面前的。”
原子弹杀伤力也不过如此。
缓缓坐下的人,周身燥郁偃旗息鼓,重新将视线定在不远处的男子身上,似自我安慰又似感叹,幽幽道:“唉,算了,谁叫他那时候穷。”
那时候,是真穷。
一起逃到西藏,坐火车,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她以往兼职翻译赚来的,支付学费生活费后所剩无几。所幸两人都履历光鲜,应聘到同所学校教小孩说汉英文。
他呢,以往大手脚惯了,对钱根本没概念,看见漂亮的异族事物就想买来收藏,以至每到月底,工资未到账前,两人都要度过一个吃糠咽菜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连买肥皂都成为需要斤斤计较的事情,最后干脆用当地生长的白玉草代替肥皂来洗衣裳。
“反正成分差不多。”她讲。
但,也曾有过好时光。
当地大型文化节,他带她穿过熙攘拥挤的宏伟宫殿,抵达人烟罕至的小巷,循着巷子找酒香。
酒老板是个本土老人,因缘际会与他成为忘年交,遂在假日里送出一坛好酒。久旱逢甘霖的男女,为了这坛好酒大打出手,最后不小心砸了坛子,院里霎时香气扑鼻。
男子怕给老人添麻烦,纡尊降贵收拾现场,无意间被碎片划伤。她蹲在石檐上方,看他微微蹙眉的模样,明明酒没入口,却恍惚在青天白日下醉了,眼泪猝不及防淌下。
程改改以为,自己情绪的波动,他未曾发现。回程路上,才知那人心如明镜。
后来,路过宫殿,他忽然在吵嚷的人群里停住脚步,不知从哪儿变出一张纸,往她怀里一塞。定睛一看,是张保险单。被保人是他,受益人,却赫赫写着她的名。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