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星懒懒)


课后钟博士也没有再说这件事,而是在下学后给陆川默默加了不少课业。
那时陆川已经恢复了正常状态,看到这么多课业,忍不住哀鸣抗议,然而被钟博士一力镇压,只得拿回家去熬夜写课业。
不过此时的陆川还意识不到他接下来会遭遇什么,第二节课依然在偶尔走神中度过。
一直持续到中午到食堂用膳,陆川想起要找唐政帮忙,便没有跟苏幕他们一起去食堂,反把唐政留了下来说话。
苏幕围着陆川和唐政转了两圈,旁边席东也有样学样,两人摩挲着下巴,一边上下扫视一边作思考状。
苏幕故意皱起眉心:“啧啧,有什么事不能跟我们说,还必须要跟唐政单独说!”
席东点头附和:“没错,我早发现你们这段时间不对劲了,老是眉来眼去的。”
陆川简直无语了:“你这是什么用词?什么叫眉来眼去?!”
席东嘿嘿一笑:“差不多,差不多!”
苏幕伸手搭在陆川肩上:“这都是小事儿,我们现在问的是你和唐政最近有什么事儿,总是在悄悄说小话,现在还要避开我们——单独说话!”最后这四个字苏幕特意停顿了一下,突出重点。
席东看向唐政,点头道:“没错!”
唐政反驳:“我们在讨论问题,你们可是见过的,哪里有说什么悄悄话,我和行舟是光明正大地在讨论。”
席东不听:“谁知道你们在讨论什么东西,完全听不懂。”
苏幕赞同:“没错,一点儿都听不懂,所以才怀疑你俩有事儿。”
经常当背景板的刘扬突然开口:“只有你俩。”
席东:“……”
苏幕:“???”
席东;“什么意思?”
陆川强忍着笑意,给他俩解释:“刘扬是说只有你们两个听不懂,他还是能听懂的。”
席东和苏幕齐齐瞪大眼睛,只有他们俩听不懂?!!
难道说他们天生比他们笨?
席东和苏幕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对自己的怀疑。
不应该啊,大家一起长大,能考上秀才,不至于,吧?
刘扬的算数还不错,从陆川和唐政的讨论中,有一些是涉及到算术的,刘扬偶尔能听懂一些。
不过此时这么说,显然是不想表现得跟席东苏幕他们一样……憨傻!
苏幕和席东受到了打击,不过他俩一向脸皮厚,且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只伤心了一会儿就恢复了原状。
苏幕突然叫道:“不对,我们刚才明明是在讨伐你俩,怎么被讨伐的变成我和席东了?”
席东也被这话说得反应过来,该给出解释的应该是陆川和唐政,随即他看向两人。
“你俩到底要说啥悄悄话?”
唐政:“……”
其实唐政也是一脸懵,他也不知道陆川要和他说什么,跟苏幕他们是一样的。之前的交头接耳,主要是陆川在向他讲解物理的知识点。
陆川出的题,有些题唐政自己琢磨一下就能做得出来,有些题琢磨了好几天也想不出来,只得请教陆川。
虽然一开始陆川的说法是有难题想向他请教,实际上开始做题后,唐政就发现了陆川其实对这些试题很熟悉,完全不需要向别人请教。
甚至有可能,这些试题本身就是陆川出的,而且是专门给他出的题。
唐政虽然不明白陆川的用意,但他对这些试题很感兴趣,也就没计较陆川的说法,自然而然地请教起陆川。
如果是讲试题,完全没必要单独说话,他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吗?
唐政有些担忧地看向陆川,陆川被几双眼睛盯着,有些说不出口。
他本来打算,趁着用膳的时间,私下找唐政帮忙给他写两首诗,随便应付一下诗会就成了。
找枪手这种事,明面上大家都是谴责的,但实际上是被默认的。陆川一开始也不想找,但他作的诗词实在太难看了。
他写的诗词,从一开始的平仄不分、语意不详,到现在变成了平仄有序,但牛头不对马嘴。他怕这诗词说出去,钟博士就要把他扫地出门了。
为了参加诗会的学子着想,他还是不把自己的诗词拿出去污染别人的眼睛和耳朵了。
此时被几个人围着,陆川想了想还是决定直说,反正大家都知道他的作诗水平,到时候拿出来一看,就能知道不是他的作品,不如现在先说了。
陆川咳了一声:“我……我打算找唐政帮忙写两首诗,过两天在诗会上用。”
帮忙?写诗?
几人先是惊讶,然后想了一下觉得挺合理的。
他们都见过陆川写的诗词,有多糟糕心里是有数的,这也是陆川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涯中,唯一一门夫子每节课都要批评的功课。
因为诗词在科举中占的比重不大,司业安排的课程并不多,每隔五天才有一节课。
每次上诗词课,陆川和苏幕在夫子心中的地位就会掉个个儿。苏幕在其他课程上表现平平,甚至可以说是逮着机会就偷懒,成绩也很一般。而陆川虽然基础不行,但他学习能力强,自己又肯下苦功夫,就课堂知识而言,他学得很扎实,授课的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学生。
苏幕很有作诗的天赋,为人阔达,写出来的诗浑然天成,即兴作诗的水平也很高。通常苏幕的诗是被夫子当做范例的存在,而陆川则是那个反面教材,没有一次遗漏。
夫子批评多了,大家也就都知道了陆川的实际水平。
原来是为着这事儿,唐政当场就应下了。
“没问题,交给我吧,我诗词虽然写得也不算很好,但好歹还能看得过眼。”
说这话的时候,唐政显然是想起了陆川的彪悍历史,眼里是忍不住的笑意,勾起的嘴角想压也压不下去。
相比于唐政的收敛,席东和苏幕是直接嘲笑出声,连一向少言的刘扬都笑出了声。
“哈哈哈!陆行舟啊陆行舟,你也有今天,往常都是我们抄你课业,现在轮到你抄我们的了!”
国子监的课业中,有些是固定答案的,就可以抄一抄,苏幕和席东两个经常晚上回去不写,第二天来学舍了就找别人的来抄。
陆川脸上有些挂不住,诗词不是他努力就能写好的,这玩意儿主要看天赋,像苏幕就没怎么学过,还不是作出了让人称赞的诗词。
反正科举也不靠诗词取中,陆川安慰自己。
苏幕笑够了就停下来,然后反应过来:“不是,我们当中写诗最好的不是我吗?你为什么找唐政不找我?”
面对苏幕的质问,陆川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你觉得以我的水平,能写出你那样的诗词吗?中规中矩不显眼最好,若是写得太好,旁人要求我再来一首,我是写还是不写?”
唐政也知道自己的水平,被陆川说是中规中矩也不生气,他这个人本来就是这样,唯一比较出格的就是喜欢玩机关木工。
听了陆川的话,苏幕想想也是,虽然可以找枪手是默认的事,也不好大喇喇表现出来,容易落下话柄。
说好了这事儿,陆川就和苏幕他们一起去食堂用膳,因为来得有点晚,提前打好的饭菜已经有点凉了,但还能入口。
用膳之时,因为正好聊到了这事儿,几人便就诗会的情况聊了起来。几人中只有陆川没有参加过诗会,于是全程没有多说话,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时间很快就到了诗会那天,正好是雪停的第二天。因为是临时决定的,即便是在相国寺这种公开的场合,也没有多少人来打扰。
大地一片苍白,唯有凛冽的梅花挂在枝头盛放,鲜艳的梅花成了大地的点缀,雪后的相国寺陷入了寂静中。
直到上山的路上出现了第一架马车,马车后面还缀着一溜的车,马车牛车骡车都有。
马蹄声踏破了这片天地的寂静。
来到了目的地,国子监的学子陆陆续续地下车,他们有些是坐自己家的车来,有些住在国子监里的学子,则几个一起到车马行租一辆马车。
陆川是坐马车来的,身边只带了陈青石一个人,这次诗会,允许带一个书童来跑腿。
陆川下了马车,深深吸了一口冷气,野外的空气果然清新,虽然冷冽,却扫空了他一路坐车的困倦。
陆川和苏幕他们四人的马车出发时是排在一起的,此时也跟着一起下车。
苏幕一下车就便看到了这一幕风景,古老的寺庙在白雪中伫立着,鲜艳的梅花枝头攀上墙角,点缀在白墙上,寺庙后面是绵延不断的梅林。
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出现在苏幕眼前,引得他诗兴大发,诗会还没开始,就随口作了一首诗。
至于谢宁安排报社来这里的两个记者,坐着骡车先他们一步到达相国寺,正在里面厢房等候。
来的人是张俞白和另一个比较出色的记者,叫李含微。这李含微听说是个童生,被家里人逼着考了个童生后,便再不想继续考,正巧这时报社招工,就来应聘了。
他们二人是这一批记者中最优秀的,不管是写稿子还是观察能力交际能力,综合下来是最好的,被谢宁派来做记录,然后回去编纂成稿。
而谢宁自己因为起得晚,还需要回娘家和谢母汇合,再一起来相国寺还愿,现在应该还在路上。

第89章 小溪
在京城到城外相国寺的道上,几辆马车有序行驶着,速度并不快。道上的积雪已经被官府安排的人清扫干净了,但仍然有些滑。
谢母和大嫂坐一辆车走在前头,谢宁的马车跟在后面。
谢宁坐的马车,除了白玉荷花随身伺候外,还有一个小孩,正是报社的报童小溪。
现在的小溪跟之前相比,脸上的肉多了一些,瞧着更加可爱了。这些日子以来,报社每天都提供餐食。
给他们做饭的黎星哥儿,做饭很好吃,哪怕是大锅饭,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依然很不错,所有的报童每次吃饭都会把分给自己的饭菜吃完。
黎星分给每个报童的饭菜分量是一样的,就算是三岁的小溪也不例外,他每次都吃得肚子滚圆,仍然有些吃不完,然后分给哥哥大河吃。
在报童们的肠胃都适应了之后,黎星做的饭菜油水很足,小溪每天吃他做的饭菜,跟上了营养,脸圆了一圈,本来有些干瘦的手脚,现在也渡上了一层嘟嘟的肉。
小溪可谓是变化巨大,白白净净又肉嘟嘟的,再加上眉心的红痣,比以前更像个小仙童。
至于他为何会在马车上,这就不得不说他在报社这段时间的经历了。
报社招的这一批报童,共计二十四个人,除了小溪外,全是男孩子,没有一个女孩。
女孩或者小哥儿是无法单独在外乞讨流浪的,除非她或他本身很强悍。能在外流浪的女孩小哥儿,要么是家里重男轻女轻哥儿,把人丢掉减少伙食;要么是家里发生了变故,不得不流浪乞讨。
但她们通常是流浪几天,就会被人捡走,或是被捡回去当童养媳,或是被青楼小院捡回去培养,长大后给他们赚钱。
像小溪这样流浪了半年的小哥儿,算是比较少见的。也幸好他有个好哥哥,去哪都带着他,才不至于沦落到那些地方。
小溪从小跟着哥哥流浪,一起吃一起睡,就没分开过。现在有了报社的活计,两人的生活也算是有着落了。那么就不得不想到一个现实的问题,男子和小哥儿之间的大防。
小溪现在才三岁,跟哥哥一起住自然是可以的,但他们睡的屋子,不只是他和哥哥两个人,还有好几个七八岁的男孩子。
大河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他糙惯了,又没了爹娘教导,自然不懂这些。
谢宁一开始也没在意,还是有一天黎星找上来,他才反应过来。
当时谢宁来报社巡查,正逢中午便在报社用了膳,就是黎星炒出来的大锅饭。谢宁来京城后就没吃过大锅饭了,难免有些怀念,而且黎星做得还不错,他偶尔会吃一两顿。
谢宁正吭哧吭哧地吃着饭菜,黎星找上门来,说自己有事要跟东家说。
谢宁当时一愣,不知道黎星要跟他说什么,报社很多事情是荣斋先生在对接,包括对黎星的安排。
他虽然是把黎星招来的人,其实没怎么接触过。
黎星为人有些沉默,平时不太跟人说话,只默默做事。谢宁实在想不出他怎么会突然找自己,但还是让他进来了。
谢宁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身边伺候的人把桌上的东西都撤了下去,并上了一壶茶水,让谢宁消消食。
黎星有些紧张,双手攥着衣角,不敢抬头看向谢宁。
看他这个样子,谢宁只得出口询问。
“你有什么事吗?”
谢宁开办报社这些日子以来,接触过的人比前面十八年都多,像黎星这样性格的人也不少,三棒子打不出一句话来。
谢宁一开始对这种人很烦躁,一件事总得问上两三遍才肯说,经历多了,便多了几分耐心。
黎星倒是没让谢宁问第二遍,虽然有些紧张,但口齿还是清晰的。
“东家,我看小溪是个小哥儿,虽然才三岁,但总跟着他哥哥和一群小子住一起,会不会不太好啊?”
黎星白净清秀的脸上,一半是紧张,一半是担忧,可见他是真的在为小溪着想。
黎星半生孤苦,小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叔伯侵占了家产,却不愿意养他,便把他扔给了有婚约的白家。
白家碍于上一辈的情谊,而且黎星和自家儿子也有婚约,便把人收留了。
只是他还没长大就到了夫家,难免被当成童养夫,小小年纪洗衣做饭照顾白家人。
后来长大了,白家郎君考上了秀才,白家父母就不想让自家儿子娶个没娘家没助力的夫郎。黎星虽然长得好看,但性子太过木讷不爱说话,白家郎君不喜欢。
要说白家不喜欢黎星这个儿媳,可以直接退婚,但黎星在白家干了十几年活,且离开白家后没有去处,他们怕被人戳脊梁骨,到底不敢随便退婚。
直到这次过年黎星被拐,他们才有理由以名声有损退婚,且不被人说嘴。
黎星被退婚后一开始是恐慌的,感觉没了活路,幸好谢大人宽厚,给他找了份活计,凭自己也能生存下去。
来报社上工之后,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干活,把报社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尘埃。做的饭菜也很认真,谢宁来报社吃饭的时候,更是用心了几分,尽量让东家吃得更好。
看到小溪的时候,黎星觉着这个小哥儿跟自己很像,也是从小没了父母,但他比自己幸运,有一个好哥哥护持着。
于是黎星对小溪便多了几分关注。
大河到底是个半大小子,能靠乞讨把弟弟养活就不错了,哪里会想到其他的。一开始小溪的头发是枯黄又乱糟糟的,穿着一身破烂又不合身的衣裳,完全符合一个流浪小孩的形象。
还是黎星看不过去,花了半天时候给他洗发梳顺,扎上三个小发包,又用自己的工钱买了块布,给他裁了件新衣。把人打扮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小溪虽然才三岁,但也知道谁对自己好,除了跟哥哥出去卖报,回到报社就经常跟在黎星后面,甜甜地叫着星哥哥,帮他干点小活,比如剥个蒜子,端杯水之类的。
黎星一开始对小溪好只是出于同病相怜的怜悯,慢慢地,就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小孩,便开始为他考虑。
黎星无处可去的时候,是谢宁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份活计,因此他对谢宁很是感激,每天尽心尽力地干活,不敢提半点要求。
现在却能为了小溪,特意来找谢宁。
黎星不说,谢宁还真想不到这一茬,报社的其他人,每天忙着学习或是出去找新闻写稿子,也没想过报童当中有一个小哥儿合不合适,荣斋先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注意不到,也就没人提醒谢宁。
谢宁拧眉,确实真不太合适,让小溪一个小哥儿跟一群小子住。
这些报童这段日子卖报以来,一直都做得很不错,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报社不倒,他打算一直留着这些孩子。
既然不是一杆子买卖,那他就得为他们以后考虑一下。
谢宁沉思道:“确实不合适,还是另外找个地方安置他吧。”
一听这话,黎星赶紧自荐:“东家,平日里报社的人下值后,整个报社就我和张婶两个人在,不如把小溪安排在报社后院吧。白天让他跟哥哥出去卖报,晚上就住在报社,我可以照顾他。”
黎星很少一次性说这么多话,却一点不显生涩,语气里满是急切。
谢宁想了一下,把小溪安排在报社让黎星照顾确实是最好的,现在小溪也算是报社的员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