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去, 就看见林冉小姐姐在和自己打招呼。
“蓁蓁, 我就知道你没问题的!”林冉高兴的从位子上站起来,跑过来拉着叶蓁的手。
叶蓁也笑了,道:“哪有小姐姐你厉害,一个糯米蛋就搞定了评审。”叶蓁在做乌鸡饭的时候也关注了一下评审席上的状况。
“嘿!叶姑娘, 又见面了。”旁边一个粗壮的男人的声音传了过来。叶蓁和林冉转过头,才发现说话的也是一个熟人, 就是络腮胡子项大成。
旁边那个矮个子厨师居然站在项大成旁边,两个人看起来似乎是……成了朋友?
叶蓁疑惑的看着两个人, 问道:“你们这是……化敌为友了?”
“哈哈, 哪有什么敌不敌的!”项大成一双大掌拍下来, 眼看就要拍到叶蓁的肩膀上,叶蓁那个小身板,一看就受不住啊!
没想到手掌拍下里,最后却歪了歪,没有拍到。
看过去, 原来是矮个子厨师拉了一下项大成的手臂,看到几个人都看过来,矮个子厨师似乎不太习惯有这么多人注视他,淡淡的说了一句:“你那么大的力气,别把人拍坏了。”
叶蓁和林冉一听,都笑了。
项大成也反应过来自己的不妥之处,抓了抓后脑勺,呵呵的笑了起来。
原来,连续这么多次,每一次都和矮个子厨师分到相邻的灶台,项大成也不禁觉得这有点太巧了。
因为第一次的时候在背后说别人坏话正好被捉到了,让他每次看到矮个子厨师都有点想要跑路。
但是万一之后再碰到呢?项大成不是那种一直逃避的人。
这次和矮个子厨师又分到一起,他鼓起勇气和对方讲话,“喂,喂?!”
矮个子厨师刚开始还没发现项大成在叫自己,直到听到声音,往项大成那边看过去,发现项大成在看自己。
他指了指自己,示意是不是在叫他?
项大成点点头,道:“那啥,对不住啊,之前第一次见面怀疑了你的厨艺,现在我已经知道了,你文火功底是这个!”说完还比了个大拇指。
矮个子厨师彭远疑惑的看着项大成,问道:“你是在说,你怀疑我的厨艺?什么时候?”
原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虽然项大成在和叶蓁开玩笑般的说到了彭远,但是彭远路过的时候压根就什么都没有听见。
项大成一听这话,就僵硬了。
嘴巴张了张,又合上。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合着之前都是他自己在瞎猜啊!
项大成打了个哈哈,摆了摆手,略过这个话题,对着彭远道:“那个,那个事情不重要,我叫项大成,来,咱们一直都是相邻,也算是一种缘分,认识一下。”
什么都不知道的彭远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人家和他打招呼,他也介绍道:“我是彭远,你好。”
项大成在考核里做的是竹筒饭。
一般的竹筒饭当然是难以打动评审的。并且虽然竹筒饭少见,项大成也不是唯一一个想到这么做的人。
首先,厨师协会虽然提供了可以用来作竹筒饭的竹子,但是都是同一个品种,项大成还仗着自己的身材高大抢到了最好的一根。
接下来是米饭,项大成选用的是山兰米,这是一种很珍贵很稀少的稻米,原产地在黎族,是一种特殊的"香米"。
有关资料记载,山兰米“其粒绝白”,“一家煮山兰饭全村香”,绝对是珍品中的珍品。
其次是米饭中的配料,一般的竹筒饭之中,配腊肠,火腿,香菇什么的都有,但是项大成没有,他的竹筒饭取的就是一个"和谐"。
做的是竹筒饭,配的是山兰米,米饭里面加的是竹笋丁以及竹鼠肉。
吃过竹鼠的人都知道,这竹鼠味道鲜美异常,并且因为以竹子为食,肉里还带着一股子竹香。
项大成把材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以后,把山兰米、竹鼠肉丁以及竹笋丁都放到竹筒中,在里面加适量的水,然后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
点燃炭火,把竹筒放在火上烤。需要注意的是,烧竹筒饭的时候,千万不能让竹筒着火,要适当的旋转竹筒,因为竹筒很烫手,所以准备一双手套是必要的,还不会脏手。
但是项大成明显没有这个意识,他对于火力的控制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只见他直接削了一根很长的竹签子,插住竹筒,然后手握竹签,放在碳火上不停的转动。
一股子竹子的香气随着碳火的烤制慢悠悠的冒了出来,带着浓浓的米香。
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项大成估摸了时间差不多,也不看看饭熟了没有,直接一筒竹筒饭就端到了评审台上。
到了之后,项大成才想起来,把竹筒上面的香蕉叶拿开。
一股子清香飘来。
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竹之中,悠然自得。
竹香中还隐隐有着些别的香味。
三个评审都不由的耸动着鼻子,仔细的搜寻香味的秘密。
“是竹鼠!”谢天琦眼睛一亮,他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另外两个评委这时候也恍然大悟,竹子、竹鼠、竹笋,项大成这个厨师看着粗犷,实际上却有些巧思。
三个评审各自从竹筒中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细细品味。
首先是山兰米特殊的清香,味道香软可口,吸收了肉味以及竹笋的鲜香,米饭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然后是米饭中夹杂的竹鼠肉,口感鲜美,肉质细腻,并且吃过之后唇齿留香,和竹笋搭配在一起又不会显得腻,果真是恰到好处。
毫无疑问的三个人都给了通过。
*
旁边的矮个子厨师彭远是个地道的广州人,擅长炖煮,对汤品极其有把握。
但是今天米饭这个主题,他却选择了一样广州人常见的小吃——糯米鸡。
这是一道广州的特色小吃,制法就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排骨、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然后以荷叶包实放到蒸具蒸熟。
但是彭远却另辟蹊径,他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制作糯米鸡。
他把糯米先在里面放入馅料,闲聊是腌制过的排骨,然后用荷叶包实。
但是他没有第一时间把糯米鸡放到蒸笼上去蒸,而是把它放到一边熬制好的高汤里去煮。
高汤带着荷叶的清香,慢慢通过熬制进入到糯米鸡的内部。
让米粒不禁带着浓郁的鲜香,而且吃起来会有淡淡的荷叶清香。
炖煮过后,再把糯米鸡上蒸笼,蒸几分钟。
之后,就可以端给评审品尝了。
先炖煮,再蒸,又因为被荷叶紧紧的包裹住了,让所有的精华和香味只进不出,牢牢的包裹在荷叶的内部。
在三个评审把糯米鸡荷叶上面的棉线解开的一瞬间,荷叶自动散开,一股香味就如□□一般爆发开来。
糯米鸡入口充满着荷叶的清香,咀嚼时黏牙并带有着鸡肉的肉香。
尝上一口,鲜味四溢,不禁是高汤的浓郁、荷叶的清香,还有糯米本身的米香以及包裹住的腌制过的排骨的香味。
一口吃下去,糯米润滑可口,荷叶的清香回味悠长,总是会让人有一种荷塘月色的幻觉浮现在眼前。
原来所谓的高汤,用的也是荷塘里的鱼熬制出来的。
冯珏不禁评价道:“你的文火功底我已经在这道糯米鸡里品尝到了,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你现在可以达到的极致。但是我建议你可以再多了解一下其他方面的火焰的运用,这样对你文火功底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好处。”
彭远默默的点头,向冯珏鞠了一躬感谢他的指点。
至于周凌,在品评过叶蓁的菜品之后,他一直都处于精神比较低落的状态,也没有多说几句话,整个人都有点恍惚的样子。
***
项大成和彭远两个人认识了,后来又都通过了第一轮考核,在休息室里聊起厨艺,正好一个擅长武火一个擅长文火,相互交流,还真得到了不少心得,关系就更加亲近了。
等到叶蓁进来的时候,项大成已经开始和人家称兄道弟了。
四个人正在交流刚刚自己做的什么菜的时候,又一个人走进了休息室,正是蔡主厨。
他看到叶蓁,径直向她走了过去,道:“你就是叶蓁?”
叶蓁看过去,发现这是在之前一直盯着自己的其中一个人,并且完全不认识,就问道:“我是叶蓁,请问你是?”
蔡主厨道:“我姓蔡。”
叶蓁点头,继续以询问的眼神看向对方。
蔡主厨道:“你应该不认识我。我来找你只为一件事情。下一轮考核,参赛者大概只能剩下200人左右,会实行打分制度,而不是简单的通过或者淘汰。我希望你能在下一场拿出自己的全部实力,让我能和你比一比。”
叶蓁愣住了,这是为什么呀?!她又不认识这个蔡主厨,为什么要比?而且他哪里看出自己没有拿出全部的实力,每一场都是尽力了好嘛!
叶蓁问道:“为什么要比?而且有什么意义?”
蔡主厨对前面的问题避而不答,说道:“没有什么赌注,我只是想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和你比一比而已。”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