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年代好家庭 (桃花露)


  售货员们都好奇地看着她,“莫茹同志,过期的你要了干啥?”
  莫茹道:“就是买了看看。”
  有人笑道:“我们家里有,回头拿来送给劳模同志。”
  “你用过的人家劳模才不稀罕呢,咱们供销社有过期的,反正也没用,都要当废纸处理掉,不如送给劳模一本。”
  就有人很勤快地去找了几本过来。
  不但有58年的,还有57,56年的。
  莫茹很高兴,“多谢多谢。”
  她又顺口问道:“那今年是不是没有灶王像请了?”
  张红英摇头:“违反规定,不让卖。”
  莫茹觉得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估计是有干部领会政策过头,但是人家不卖她也没办法。
  “是咱们公社还是都这样?”
  “全国都这样吧?”她也不清楚,反正去县里进货就这么传达的指示。
  莫茹听她语气更加县城也不让卖,管得更严格,那找邱磊也没用。
  她也没办法,只得付钱拿书去一边找那爷俩儿。
  周明愈抱着闺女在柜台前溜达呢,周七七伸着小手要这个要那个。
  最后她盯着一个泥老虎移不开眼睛,泥老虎当地叫吱嘎虎,头尾是泥塑,画着红黄绿的颜色,中间是牛皮纸,里面藏着哨子,捏住头尾往中间凑就像风琴一样会响。
  周明愈就问:“媳妇儿,给闺女买一个呗?”
  莫茹问了问,那泥老虎要五分钱,中等的八分,大一些的一毛。
  真不便宜!
  莫茹索性买一对大的,摆在窗台当摆设,另外买一堆中等的和小的,回去过年当礼物分给孩子们。
  几个售货员见她居然买这么多没用的东西,一个个都暗自咋舌。
  劳模就是劳模,不愧是财大气粗。
  莫茹交了泥老虎的钱,把泥老虎放在箢子里挎着,
  这时候有不少农民过来请灶王像,那售货员跟莫茹说话还乐呵呵的呢,顿时脸一翻,斥道:“搞什么封建迷信!”
  “俺们也不是搞迷信,俺们买灶马头看日子啊。”
  灶王像上面有灶马头,印着几月几月,可以看一些重要节气,尤其农民们要看几龙治水,几牛耕田这些。
  “有历书,七分!”张红英拉着脸,眼睛又斜了。
  那人一听要七分,嘟囔道:“灶马头是灶王像送的,请一张灶王像才五分钱。”
  “不买拉倒!”张红英脸色很臭。
  那几个农民也不敢说啥,犹豫一下转身走了。
  毕竟他们是来买灶王像的,月历在其次,年历虽然更全,可他们也不识字买回去干嘛?再说,没有灶王像,只有历书也过不了年啊。
  等他们走了以后,张红英跟莫茹吐槽:“都要过年,一个个也不知道讲卫生,还带着一身牲口味儿。”
  莫茹不悦道:“要是不用种地,他们也能干干净净的,现在家里锅都没有,喝口热水都费劲,更别说洗什么的。”
  张红英没想到她不同意自己,这才意识到自己跟劳模吐槽农民,而不是自己一起站班儿的售货员,立刻有些讪讪的。
  莫茹又给家里打两斤散酒,一共四毛钱,买两斤忌讳(醋),一毛钱,现在手里有钱,她还觉得挺便宜,如果不是限量她都想多买点。
  忌讳是给张翠花买的,她有时候觉得胸口不舒服,说喝口忌讳就好,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反正她说舒服就喝好了,也没坏处。
  她还买了几尺红头绳,过年给三个女娃娃扎头发,再买上几张大红纸,过年写福字写对联剪窗花都有用。
  她林林总总又买了好几样东西,都装在箢子里挎着,然后和周明愈回去跟大家会合。
  听莫茹说去公社也没请到灶王像,同行的一个个都非常失望,原本兴冲冲来赶集的劲头都淡了。
  再看集上虽然人来人往,可一个个都干巴黑瘦面有菜色,一眼望去黑突突的也没点亮眼的颜色。加上集上原本的树都被砍光,这会儿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越发觉得没什么心情。
  一个个唉声叹气起来,“哪里去请灶王像啊,不贴这个,咋叫过年啊?”
  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都这样过,突然不让贴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就好像被抢走非常重要的东西一样,比不发布票还让人闹心。
  周明愈正哄女儿睡觉呢,把她裹在自己的军大衣里。
  他看向莫茹,笑道:“大不了咱们回去画一张。”
  莫茹低声道:“要是都来要,那能画多少啊。”
  她可不想那么累。
  到时候自己家贴一张,队长家,大爷达达家能不给?还有周诚廉、周培基他们,能不要?
  所以,不如不画。
  周明愈想起什么来,两眼一亮,附耳道:“要不咱们自己印?”
  莫茹:“那咱们也没那些工具啊。”
  周明愈:“不用什么特别的,反正咱们就为了自用,对付一下呗。”
  既然供销社都说县里不许卖,那邱磊估计也不好弄,不如自己想办法。
  一路回了生产队,有人说去别的村问问看,谁也没想到以往过年的必备小物件现在居然买不到,都有些心急。纷纷张罗门路,怎么也得找一张灶王爷回来贴上才行,否则总觉得不踏实。
  往家走的路上,正好周培基过来问,听说他们也没买到灶王像,他就问莫茹,“要不你给我们画一张呗,我们拿钱买。”
  莫茹道:“那要是满村都要来,不得累死我?”
  周培基一想也是,毕竟不是只有自己家要。
  周明愈对周培基道:“叔儿的手好了吗?要不让莫茹画出来,请叔儿刻出来,咱们印,印完一起帮忙涂颜色。”
  他看过那灶王像,简单粗糙得很,没有美术功底的都可以画。
  周培基笑道:“倒是个主意,跟我爹一说没好也好了,走,家去说。”
  家里也正犯愁呢,都听说今年不许卖灶王像,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现在听周培基说刻出来自己印,周玉忠和柳秀娥等人都很好奇。
  周培基大嫂王云霞道:“那咱们就赶紧吧?俺们能干嘛?”
  周培基看莫茹和周明愈。
  周明愈道:“莫茹画画,咱们找块两面刨光的厚木板,等莫茹画完了,咱们就把画糊上让叔儿帮忙刻出来,然后就可以印。印出来以后,再用笔往上刷彩色就行。”
  “那得刷多少啊?”
  周培基道:“灶王像也就红色青色黄色黑色,没几个颜色。”
  大家一想还真是,周玉忠喊道:“那就赶紧着啊。”
  板子现成的,只需要刨光就行。
  莫茹则回去画画,她不舍的用宣纸,而是用一张麻纸,大小刚好,先用铅笔画,再用细毛笔勾线。
  听说她要在家里画灶王像,周诚志几个队长和一些老头子们最激动,纷纷过来瞧,主要是预约。
  “劳模同志,多少钱一张,俺们也要预定一些啊?”
  莫茹不好意思道:“要等玉忠叔儿刻出来再看,要是来得及就多印,来不及就只能印多少是多少。”
  周明贵喊道:“咱们赶紧走,别打扰劳模儿画画。”
  一个个又赶紧离开去找周玉忠,关心他,“手好了没啊?能不能刻木头啊。”
  周玉忠道:“来二两酒就能。”
  很多人都看周诚志,“队长,来二两酒。”二队刚得了十斤好酒呢。
  周诚志笑道:“就你馋,等着,让食堂给你炒俩鸡蛋当下酒菜。”
  “好好好!”
  周诚志:老人们早就说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来不及的只要奖励到位,那也来得及!
  莫茹画灶王像的时候,周明愈翻出年历来对照,周诚廉和周培基也在一旁指点。
  周诚廉:“上面是灶马头,有两条龙,画一些格子把几月大几月小的写上,这个大家要看几龙治水,中间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下面是灶王小奶奶,被灶王奶奶打,用那个掏灰耙子……”
  “你快拉倒吧啊,胡咧咧啥呢。”周培基打断他,“中间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右边是上天言好事,左边是回宫降祥瑞,底下就是一些花花绿绿的人……”
  “不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吗?”周诚廉想起听人家说过的话来,他不识字,但是这种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类的对联老话儿他也是从小听到大的。
  “反正就是那么回事,怎么都行,也不是全一样的。”
  莫茹看周明愈。
  周明愈道:“就写那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简单好刻。”
  的确如此,太麻烦刻起来也麻烦。
  周明愈又告诉莫茹下面,那些花花绿绿的人其实是各小神仙,左右俩还拿着一幅吉祥话,比如“天官赐福,九府招财”“招财童子,利市仙官”等等。
  莫茹道:“小五哥,咱们是不是得换换?”
  周明愈立刻明白她的意思,现在正大跃进反封建呢,要有点时代特色,他道:“那咱们写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大跃进、东方红,三面红旗、天官赐福这种类似的话。”
  这样哪怕还是灶王爷,但是也是歌颂人名公社的,就算有人查应该也没问题。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