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就开始陪小姨去了一趟考场,之后也没再去,自然也没再遇上王爱巧。家里人都知道王爱巧也参加考试……王利民去了县城,其他人自然不会提她。
考完试的晚上,王利民就回来了。钟玉琴和宋秀莲接着他,就都往后边看。
王利民知道她们看啥,哈哈笑道:“程子说有点儿事,明天才回来,我看他考完试了,也不用我了,就先回来了。”
钟玉琴和大女儿宋秀莲对了下眼,母女俩心里都有数,宋秀程和刘家那个闺女要好几年了,如今他们家平反了,儿子再考上大学,两个年轻人的事情,也就能过明路,该定下了。
果然第二天吃过早饭不久,宋秀程就到了家。
一家人见了面,自然要问一问考试的情况,之前考试中间他们不敢问,只怕让考生紧张,如今全部考完结束了,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宋秀菊回答的是:“不太难,会做的都做上了,而且检查过,应该不会大意丢分。”
宋秀程的回答则是:“题不难,之前都复习过了。哦,语文有一个填空没填上!”
宋秀程略有点儿偏理科,数理化自觉做得很满意,就是语文,他背诵了,却到底知识积累不够,才有不会的。
看他们两个都很放松,一家人也就满意了,考试嘛,哪能一个题不错的,大部分都答对了,尽了力也就好了!至于考不考的上大学,其实宋胜书和钟玉琴都没有太大的执念,考不上就考不上吧,反正两个孩子也都有工作,儿子的工作已近转了正,女儿的民办老师也比较稳定,好好干几年,说不定有机会也就转正了……都不错!
紧张复习了几个月之后,考完试终于能够放松放松了。
宋秀程这一次把自己用的复习资料都带回来了,吃过饭,连妹妹用的资料一并收拾了,去了廖家。
廖辰这一次高考错过了,还有下一次高考,他找人打听过了,下一年的高考就在夏天,放暑假之前,算起来,也就半年时间,没几个月了,这个时候开始复习并不早了。
宋秀菊将那块牛皮夹在了复习资料里,一并用包袱包了。她没再放什么别的东西……有些东西太美好,她还是珍藏着自己的小欢喜,留待以后慢慢回忆和品味吧。
王利民和宋秀莲与宋秀程一起吃了顿饭,就也匆匆回去了。王利民鸡场里养了几百只鸡,这几天都让大哥大嫂帮忙看着呢,宋秀莲的缝纫活儿也离不了人,村里人日子过得松快了,手里有了余钱,又赶上过年,大部分人家都要扯几尺布,给老人孩子做件新衣裳,也是她缝纫活儿最忙的时候,挣不挣钱不说,耽误了大伙儿过年穿新衣,可就太不好意思了。
宋秀程和宋秀菊兄妹俩也只在家里休息了一天,转天,就各自回了单位,上班的上班,教书的教书。中学里也开始上课,成江也从家里回来……一切又回归了原状。
一眨眼,十二月过去,一月到来,紧接着就是春节。
随着时间推移,一天天过去,人们对于悬而未知的高考成绩的紧张似乎也与日俱增。因为这个,过年都没觉得怎么喜庆,各种好吃的似乎也没了香味儿……
从过完阳历年,进了一月份开始,宋胜书老爷子每天早上散步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到邮电所那边去,在那边绕一大圈,等着邮电所开了门,他就过去问一声,有没有他们家的信件。
一天一天过去,一次次落空,他却一直没有放弃,连大年初一都没落下。结果过去之后,人家邮电所的值班人员哭笑不得地告诉他:过年信件送得也缓,只有加急电报才会按时送达。当然,他们值班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接电话——这会儿电话还是人工接线呢。
初二一大早,宋胜书又溜溜达达出门了。
钟玉琴在后头提醒老伴儿:“你今儿少转一会儿,早回来吧,秀莲带着孩子们一会儿该到了!”
宋胜书也不回头,遥遥地答应一声,背着手走了。
宋秀程跟着也起来,简单梳洗了,穿了大衣就去推车子:“娘,我去接我姐了!”
“哎,你不吃饭了?”
“不吃了,到我姐家里正好吃,小秋每年都替我做着饭呢!”宋秀程笑眯眯的回答,长腿已经跨到了车子上。
“行,行,那你路上慢着些!”
宋秀程骑了车子出门,宋秀菊也起身梳洗了,过来帮着娘准备早饭,还要准备午饭要用的食材——尽管大姐平日里也回家,但过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却是正经客人,要多备几个好菜才行呢!
第二百一十一章
因为中午饭要多做菜,早餐做的就相对简单清淡了些。初一的饺子有剩的,钟玉琴少放了一点油煎了一下,宋秀菊熬了粥,顺手把初一的两碟剩菜热了热,又加了一碟辣白菜、一碟腌椿芽。
娘儿俩正往屋里收拾着摆饭呢,宋胜书一反平日的四平八稳,脚步匆匆地冲进来,也不等进屋门,就在院子里叫起来:“秀程,秀菊,你们过了,考过了!”
秀菊手里拿着勺子正准备盛粥呢,听得这话,勺子往锅里一扔,人已经跑了出来:“爹,你说啥?我和我哥考过了?来了通知啦?”
“嗳,嗳,过啦,过啦……哈哈……”宋胜书一脸喜色地说半句,就得喘一会儿。
宋秀菊也察觉到了老爹的异样,连忙按捺着心情,扶着老爹进屋坐了,又倒了杯水给他,看他喝了两口,喘得才缓了些。
钟玉琴反应慢一些,跑过来老头子已经坐下,正在喝水。
她急的不行,催促道:“你先别忙着喝水,究竟是什么情况,你先说清楚呀,是不是来了通知啊?”
宋胜书见老伴儿急的不行,也就将茶碗子放下,又缓了两口气才道:“你别急嘛……通知还没来呀,不过,我刚刚在邮电所亲耳听见县里打电话来通知,说是让通过的考生初六去县医院体检……我怕有失误,就特特地问了一遍,名单上一共就八个人,理科六个,文科俩,秀程是理科、秀菊是文科,错不了!”
钟玉琴听到这里,算是终于放了心,脸上的焦急不再,全部换成欣喜,只不过,不等那笑容完全展开,眼角却有泪珠子滚落下来:“我就说,我的儿女们不能都这么白瞎了……呜呜……”
被她这么一哭,宋秀菊也跟着落下泪来。家里遭难的时候,她年纪最小,体会却并同样深刻,父母一夜之间成了被打倒的坏分子,富足和乐的生活瞬间崩塌,父母没了工作,他们被撵回来家,她和哥哥在学校里不管如何努力学习,也总觉得被排斥在外,也总是低人一等……
终于,有这么一天,父母平反了,她和哥哥也一起考上了大学,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被老伴儿和女儿这么一哭,宋胜书也忍不住悲从中来,湿了眼角。
他终究比老伴儿和女儿强一些,抹抹眼角道:“哭啥,哭啥,大过年的。秀程、秀菊都考上了,可是喜事,天大的喜事,就该欢欢喜喜的,咋还哭上了……”
被老伴儿这么一说,钟玉琴也渐渐收了悲声,擦擦眼,又拍拍小闺女的肩头,吸口气道:“好啦,不哭了,我这不是欢喜的不知道咋好了嘛……呵呵,老头子,你今儿算是立了一功,要不要喝一杯?”
宋胜书有一点小意动,但当着小女儿的面终究有些不好意思,笑着摆摆手道:“大早上的喝啥酒……等晌午,利民来了,我们爷仨再好好喝两盅!”
钟玉琴这会儿满心欢喜,没什么不答应的,连忙拍手道:“成,吃过饭我就动手,好好给你们整治几个下酒菜!”
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又去了厨房。在老头子和小闺女看不见的地方,钟玉琴再次抬手抹了抹眼——儿子和小闺女这下子出头有望了,唯独坑了大闺女呀……要说起来,大闺女的性情人才,可是一点儿不比小闺女差,却嫁到了村里务农不说,前些年还被婆婆小姑子欺凌。
宋秀菊满心欢喜没注意到母亲的细小动作,宋胜书跟钟玉琴相濡以沫几十年,却最了解她。看着小女儿进了自己屋里,他就起身走进厨房。
“你个丫头,欢喜地慌了神,把勺子都扔在了粥锅里,我找半天找不到……”钟玉琴听到脚步声,只当是小女儿过来,于是絮絮地说着话,一回头却看见是老伴儿过来,“哎,你咋过来了?你去坐着歇一会儿,我马上就把饭端过去了。”
宋胜书应了一声,却没有挪步,他沉吟着道:“你也别难受了,利民那孩子不错,待秀莲好,这几年看着也算是有了点出息,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再说,眼看小秋和小夏小冬也长起来了,小的两个不说,小秋丫头笃定是个有出息的,秀莲的福气在后头呢……”
本来只是自己难受抹抹泪,被老伴儿这么一说,钟玉琴反而更止不住地眼泪滚落下来。她一边抬手抹去泪珠子,一边抽噎道:“我就是替秀莲可惜……就坑了她一个呀……”
宋胜书抬手拍拍老伴儿的肩头,眼圈儿却也红了,他不想再落泪,只能把头高高地仰起来,用力地眨着眼睛,好一会儿,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行了,行了,让秀菊看见也跟着难受……唉,各人各命,秀莲的命是享后福的,你就看着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