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宋秀菊进屋擦了把脸,又匆匆转回厨房,却在门口听到了爹娘的一番对话。她无声地抹了把眼,悄悄走开了。

等宋秀程接了大姐和孩子们回来,一说这个喜信儿,一家人自然是喜悦无限。

王利民连声道:“大喜的事儿啊,今天晌午,我陪大叔好好喝两杯,庆贺庆贺!”

日子过得富足起来,王利民给老丈人买的酒也好了,去年买的是西凤,今年他熟门熟路地又淘换了几瓶西凤,还顺带着买到了两瓶汾酒两瓶竹叶青。年前给老爷子送了两瓶西凤了,今儿他犹豫了一下,就把两瓶汾酒两瓶竹叶青都带了过来。这会儿倒是庆幸,亏得都带上,今天晌午这一场酒,爷几个心情好,自然要喝个尽兴!

宋秀程跟着大家欢喜了一回,也没声张,悄悄出了门去了邮电所。

他不是不相信自家老爹,万一消息有偏差,看一家人这劲儿……只怕还不如没欢喜这一场!两个老人怕也承受不住!

第二百一十二章

给刘芳芳打过电话去,刘芳芳一接电话,立刻欣喜道:“哎,你咋知道给我打电话的?我也正想着怎么给你送信儿过去呢,我们都过了,你考得最好352分,小菊307分。”

宋秀程那一点点担心消失不见,脸上也不自禁地展开一抹笑容,连说话的声音都不知不觉地温柔了几分:“你呢?你还没说你考了多少。”

突然听到心仪的男生这般温柔询问,声音低低的,仿佛在耳边低语,刘芳芳脸颊一热,顿了一瞬,才道:“我考得不太好,只有319分……”

宋秀程的成绩在县里第一,据说地区里也是第一……这个成绩,进名校已经没有悬念。而她这个成绩虽然也说得过去,去京里的几所名校却还是有些困难的。

宋秀程听出了刘芳芳的羞涩,也听出了她的顾虑,于是柔声道:“成绩很不错呀,这个成绩,咱们说的那几个学校应该都有可能。”

刘芳芳被鼓励了,心里压力似乎都小了一些,却多少有那么一点信心不足:“真的可能么?”

“当然!”宋秀程好不含糊地回答,然后轻笑道,“难道你忘了考场的情形?”

他们两个一起报名,考号相邻,考场也在一起,只不过,恰好一个分在第一排,另一个分在最后一排……即便如此,宋秀程一提,刘芳芳也想起考场上的乐子,一个考生不会做题,居然趴在考场上睡着了,还打呼……监考老师都看不下去了,干脆让他交了卷子。据坐在那个考生附近的考生出来说,老师收卷的时候他瞄了一眼,不出所料的是白卷,一个字都没有,连名字都没填!也不知道那个人报名做啥来!

一提这个,再想想走出考场后,一个个考生呼天抢地说不会、没做上……刘芳芳还真的找回来一些信心。

她重新欢喜起来,与宋秀程商议初六体检的事儿,约好碰面的地点时间,这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其他人没注意,宋胜书却看到儿子出门前眉头微缩,回来后,却是春风拂面,眉头舒展,也暗暗松了口气。他猜到儿子出去做啥,不过看表情,应该是确认过了。他也更加放心了。

兄妹二人一起考上大学,特别是在被冤枉了这么些年、委屈了这么些年的宋家,又接在平反恢复工作之后,可算得是天大的喜事,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一扫心中积郁。

王利民带了好酒,钟玉琴并秀莲秀菊姐俩一起,好好地整治了几个好菜下酒,等一家人围坐下来,宋胜书就示意宋秀程:“给你娘和姐姐妹妹都倒上酒,咱们一家人,今儿一起喝盅喜酒,也是秀程秀菊的庆功酒!”

钟玉琴和秀莲秀菊都沾了沾唇,就搁下了酒盅。那爷儿仨却推杯换盏的喝起来,不知不觉的两瓶汾酒喝光了,宋胜书也很是带了几分酒意,王利民皮肤黑不太显,白面皮的宋秀程的脸却已经涨红起来,连脖子耳根儿都红成一片。

“哎哟,这真是喝的不少了,行了,秀菊去把汤端上来,让他们爷仨一人喝一碗,醒醒酒,就去歇着睡一觉去!”

王利民和宋秀程还清醒着,将老爷子扶上炕,他们两个坐在炕上说话,却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这一觉,直睡到日头偏西,宋秀程才醒过来,回头看看仍旧睡得酣沉的老爹和姐夫,笑着摇摇头,下了炕。

看天色不早,宋秀莲就想去把丈夫叫起来,钟玉琴却笑着拦住她:“难得高兴一回,让他睡醒了再说,实在不行,就住一宿再走。”

宋秀莲笑笑,“不是念着回家,是明天他要送小秋去省城……郑院长年前来信了,说过了年初三让把小秋送过去,人家连火车票都给买好了!”

“去省城啊?”钟玉琴略感意外,一时感念郑秋实是真心喜欢小秋这个弟子,一时又觉得有些担心,小秋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一个人在省城留下……虽然有郑秋实照料,却还是有些不放心呐!

宋秀莲忙劝慰她,说王利民送了小秋过去,还要住几天,联络联络省城的工厂,看能不能要几个订单回来——村子里的鸡和鸡蛋不愁卖,县里和地区就消化了。那批鹅,还有后来又孵的小鹅,也有不少了,却一直没能找到很好的销路。

他却认定了,好好盘算盘算,鹅和鹅蛋都能挣钱,甚至不比养鸡差!

听到这么说,钟玉琴才略略放了心。然后,自然地说起新一年孵鸡的事情来。

宋秀莲就说,新一年想着多孵些鸡,自己喂不了的,大可卖出去,村子里如今养鸡成风,最少的人家也得养个三四十只,据说,大多数人家开春后,还都有扩大养殖规模的计划。更别说四邻八村看着三合村养鸡挣钱,也都想着跟风……

小秋午睡了一会儿,这时就带着弟弟妹妹在炕上玩耍,一边听着炕沿上姥姥和娘、小姨说话。

听到四围邻村的人都想着跟风养鸡,小秋心里就是一动……说实话,养殖这个生意只能做基础发展,一旦带动起村民们形成了养殖规模,那养殖的事情也就该考虑控制规模了。

其实,单纯的种植和养殖,都是又累又不挣钱的事情,挣钱快,还是中间商。若周围村子里的养殖真的形成规模,那么,可以提醒提醒老爹,把重心转移到收购销售上来,进一步,还可以把孵化提供种苗和饲料生产销售加上……种苗销售、饲料销售、加上成品的销售……何愁不挣钱!

不过,这些也只是小秋心里的想法,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还得找时机,慢慢给老爹提示。

大概晌午喝的酒没有醉的太厉害,宋秀程醒了之后,王利民也很快起来了。

怕天黑了路不好走,王利民喝了杯茶醒了醒神,小秋一家就辞别姥姥小舅小姨,赶着车回了家。小秋姥爷却是醉狠了,他们走,宋胜书都不知道。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正月初三,王利民带着小秋离家,先骑车子到县城,把车子放在宋秀程的宿舍里,然后坐了汽车去地区。从地区再换乘汽车去大店市,到了大店市,才能坐火车去省城。

这一路折腾、颠簸,小秋跟着老爹晃荡到省城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初四晌午了。爷俩晃得头晕脑胀地走出火车站,就看见火车站广场上人流稀疏,偶尔有汽车从广场前头经过,没有成群的出租车,也没有如水的车辆……放眼望去,骑自行车的人不少,但更多的是步行。

这种情况,两个人想打车也没处打,于是只好拿着郑秋实写来的信,向路人询问公交车站牌,然后,倒了两次公交车,临近黄昏,王家父女俩终于来到了省中医院的大门口。

郑秋实平反后,他原来的房子也落实回来了,是一套六几年的小套单元楼,两居室加一个小门厅,大概只有五十来个平房。

两间房子,一间书房,除了一张单人床外,其他空间几乎都被书籍堆满了。另一间屋子是一张双人床,郑秋实主动睡了书房,把小秋安排在大床房间。至于王利民,就在门厅里打了个地铺。

第二天一早,小秋早早醒了,看书房的门还关着,自家老爹在门厅的地铺上也睡得沉沉的,显然是长途坐车折腾,把他累坏了。

小秋也没洗脸惊动,只简单梳了个马尾,拿毛巾擦了把脸,就出了门。

昨天她坐公交车过来的时候,看见街上有不少饭店,小吃铺子也有,不过,大都写着‘国营’字样。她就想着早起去看看,除了饭店小吃店,有没有私人小贩摆摊……当然,也能顺便带点儿早点回来。

郑秋实住的这栋楼在医院后边的宿舍区,与医院的门诊病房中间有一道墙隔开,平常只开着一扇小门,供医院的职工们出入。

按照上一世的常识,医院附近一般都会伴生小吃街,于是,小秋出了宿舍楼就往医院后门走。一出门,她就看见一个五十几岁的大妈一手拎着个菜篮子,另一只手拎着一只暖壶,她微微一笑,迎了上去。

果然,她没猜错,大妈就是买早餐回来的,菜篮子里装的是油条,暖壶里装的是热豆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