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一九八二 完结+番外 (甜饼)


  主编苦笑,“别说了,找工作要紧。”
  出版社都半年多没发工资了,一月拖一月,一天拖一天,拖到大家弹尽粮绝,实在没法子了,只得出来自谋职业。
  至于出版社的教辅书,就不用多提了,虽然开局卖的还算凑和,但各种各样狗/屁倒灶的事全来了。
  副校长的爱人杨佳嫌出版社人多,开了好几个员工,美名其曰精简,其实就是为了省钱。这一开,把校对编辑给开出去了,其他人接手忙中出错,导致一大批已经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
  又是为了省钱,闭着眼睛把教辅书发出去。这还不是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是渠道的维护方面,舍不得投入,导致一些地方直接对他们关闭大门。
  渠道的减少直接导致销量锐减,等两位校长发现出了这么大的状况后,不骂自己的老婆,却将出版社里的人怪了个遍,特别是当主编的,直接扣发了半年的奖金。
  总之,不到两年时间,主编经历了无数次过坐车一般的折腾。
  而原因总是惊人的相似,杨桂为了省钱,决定如何如何。因为这个决定,导致销量出问题,导致印刷质量出问题,导致要用更多的钱,才能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之后,有可能连最初都回不去。
  左盈永远扮演小白兔,没有任何主见,杨桂永远一副肉痛的表情,员工多喝一杯水,都要投以关切的目光。
  两位校长永远是,出版社是大家的心血,我们要共渡难关。亏钱的时候员工没工资,但赚钱的时候,也没看他把盈利分给员工啊。
  至于路英时期,工资从不拖欠,奖金按最高额度发放,时不时还要分水果分猪肉的日子,遥远的仿佛是上辈子发生的事。
  路英看看时间,打电话上去,叫儿子和舒雨一块吃饭。
  “老太太的事解决了吧,我说我去,路路非不让。”这一带办公的人多,开了不少餐厅,三个人就在这里吃了一顿工作餐。
  “我外公也说,不好劳动您的。再说,您是大杀器,不到最后怎么能轻易使用呢。”舒雨调皮的吐吐舌头。
  引得路英哈哈大笑。
  不过她也是说说而已,舒雨娘家有人的情况下,这种事肯定是不希望未来婆家出面的,这里头的情绪也是十分微妙,所以路英才没有坚持。当然,真要是大家都搞不定了,她肯定也会出手。
  “你外公也不留下来吃个饭再走。”
  “电器城有人来接,外公就跟着一起走了,大概是打算去电器城转转,晚上跟舅舅一块回家。”
  “嗯,老人家是要经常出来走动,不过你外公外婆也太能干了,我现在天天吃的蔬菜,都是现成的,完全不用买。”
  这回轮到舒雨哈哈大笑了,“没法子,种了一辈子地,哪里停得下来。幸好认识的人多,不然真吃不完。”
  金明天弄了个司机,每天去别墅装菜,再给认识的人送去,油钱都不知道花了多少。不过没人计较这个,只要老人家高兴就好。
  三个人聊的很开心,期间路英接到一个电话,是许警官的爱人李宝媛打来的,现在路英的包里也揣着一个大哥大,现在大哥大已经成了做生意的标配,有人是为了联络方便,有人是为了充场面。不管为了什么,大哥大的销量是越来越好。
  路晁几次说给舒雨买一个,她都给坚决的拒绝掉了。经历过智能机年代的人,让她带个大哥大出门,抱歉,没那个兴趣。
  “嗯嗯,嗯,知道了。”
  路英挂了电话,嘴一撇,“那边的出版社倒闭了。”
  老同学都以为路英出了一口恶气,肯定是极高兴的。
  其实路英并没有别人想像中那么高兴,“我有什么可高兴的,他们从来都不在我的眼里。我还以为他们能撑个三年五年的呢,毕竟照着葫芦画瓢,也不至于倒的这么快。结果照着样子都做不来,搞一辈子关系的人去搞业务,能搞得好才怪了。”
  做公司即要务虚,也要务实,或者说在务实的基础上务虚,如果只能选一样那就务实。但这两个校长,路英有什么不了解的,务惯了虚的,做报告能仨小时不带重样的,可放在公司里,有什么用?
  一个杨佳一个左盈,哪一个是管理公司的料,有今天简直是命中注定。
  再回头说两个年轻记者一脑门汗回到报社,他们只是这家小报的实习生,回去之后跟带他们的师傅说起今天的事,一脸冤枉跑一趟的后悔样子。
  他们的师傅是报社里的正式记者,听完“哈”的一声,“为什么不报道,报啊。”
  两个实习生“哈”一下子傻了。
  “怎么报道啊?”其中一个实习生弱弱的问道。
  记者眼珠子一转,“你们别管了,我来操刀。”
  九十年代,甚至更早一点的八十年代就有地摊文学,经常坐火车的朋友接触的最多,这天下就没有他们不敢排编的。
  而现在一些小报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前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都是可以办报的,而且是有刊号的正规报纸。随着这些年的一些改革变动,有的厂子没了,也有的单位不再负担办报的费用。
  大部分就此封刊,但也有少部分能人,干脆挑起这一摊,当成买卖来做。反正都是为了职工的饭碗,擦边写点老百姓爱看的鸡零狗碎,家长里短,只要不特意去挑战有政治敏感度的内容,根本不会有人管你。
  后世的人总以为这个时候的人保守,古板,守旧,其实还真不是,这时候的人真先锋起来后头的都是弟弟。
  就拿电视剧来说,人家正经拍的,在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甚至都基于剧情需要露过后世绝对不允许露的位置。
  久为流传的酒池肉林中大跳双人舞的桥段,至少后世没人敢拍,拍了也给你咔咔掉。
  言归正传,这位记者同志,点燃一根香烟,抓起一支笔就开始写。
  标题就叫大学生拒绝赡养亲祖母,报警无果洒泪离京。大学生,赡养,报警,都是老百姓爱看的话题。而且标题一看就让觉得,肯定是亲祖母养大了大学生,然后大学生拒绝赡养,最后是祖母报警,警察也无能无力,只能离京。
  这一下子,老人孤独无助的背影一下子就被勾勒出来,联想到的内容更是让人愤怒又心酸。
  记者非常鸡贼的,没有将场景放在两个实习生采访的当天,而是放在了头一天。通篇引用了老太太的话,当然,他肯定得润色一通,让人一看就觉得老太太通情达理,大学生狠毒又绝情。
  不断的引导加引导,最后加了一个问句,“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古人尚且讲究取贤要取德,意思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必须要看重品德。怎么到了现代,变成了惟分是举,上大学只看分数,这分明就是文明的倒退。”
  这段话有没有道理,逻辑通不通不重要,读者在看完了上头的内容后,正一肚子火气,看到这段话,谁还会去思考,只会顺理成章的照单全收。
  记者写完,弹了弹稿纸,非常愉快的递上去,他有把握,这一篇肯定能登。


第170章 记仇
  不管是舒雨也好, 路晁也好,都没有想到, 两个实习记者回去, 还有后续。 一直等到小报登出来,才知道。
  这种报纸的销量几乎都在本地, 上头充斥着大量的道听途说,各种稀奇古怪的臆测猜想。但问题是,标题惊悚, 内容猎奇,又不需要带脑子思考,这种简单的娱乐对于普通人来说,吸引力巨大。
  而且善良的老百姓根本不会想到,报纸上登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一看到标题,再一看内容,气得个个骂娘。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祖父母更是应该的事情,你要是没钱还能扯一扯, 一个在外企工作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没钱。
  也就是现在没有网络,不然舒雨早被人扒了个底朝天。
  路英是最早知道消息的, 毕竟她手下有一间杂志社,媒体方面的消息比较灵通。而下头的人也多少知道老板儿媳妇身上发生的事,对着报道一看, 就知道在说谁。
  “这简直是公开的造谣,还有没有王法了。”路英看完报道,气得火冒三丈。拍着桌子一连说了好几句,“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不行,他们必须得道歉。”路英狠狠说道。
  杂志社的主编抽抽眉角,他也极欣赏舒雨这姑娘,防骗指南二也好,小雨辣评也好,一直都是杂志社深受欢迎的栏目。
  偶尔因为工作关系没法抽出时间,取消一期辣评,就有读者来信问为什么没有。主编只好将辣评办成固定栏目,舒雨写的就叫小雨辣评,要是别人写的就换个某某辣评。
  于是杂志社里的写稿编辑轮着写,可读者来信又说了,还是小雨辣评最好看,你们为什么不给小雨转正。主编心想,我倒是想给她转正,问题是我请不起啊。
  不过这会儿,他的主要任务是劝老板消气,“这报道里用的是化名,我们去问,他们也不会承认。再说,外人谁知道这是说谁呢?”
  主编的意见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主流想法,本来没啥人知道,过了就过了。非要闹大,反而知道的人多了,问题人家都是看热闹来的,谁管你怎么回事?说不得最后,事情没澄清,反而惹得一身骚。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